《绣云阁》转载请注明来源:吉内斯小说(www.genessiscs.com)
四语以志有感云:春去冬来数几周,韶光易逝又逢秋。云游已遍东西地,大道无成暗抱愁。狐疑见而询曰:“吾师沉吟不语,面带愁容者,岂为弟子辈不能惟教是从乎?”三缄曰:“否。吾见秋景又至,屈指计之,世外周流,已十余载。抚躬自问,道尚未成,恐其岁月悠游,有负诸徒追随之意耳。”狐疑曰:“师道成在旦夕,其不即归静处者,以弟子未能尽收也。”三缄曰:“吾欲仿古圣人七十二贤之数。如收齐七十二弟,吾将归隐焉。”狐疑曰:“弟子亦常略计,业有五十余人,合师有云,已不远矣!”师弟谈谈论论,晓行夜宿,不觉又走旬余。一日,三缄见得天布阴云,恐秋雨缠绵,阻其行路,命狐疑前去觅一刹观以安身。狐疑奉命访寻,果得一刹焉,名曰古佛寺,庙宇宏敞,幽深曲折,面会庙僧,言及师徒借庙暂住。庙僧欣许。狐疑回覆师命。三缄即率徒众,来至此庙。庙僧接入,以左廊空室与师徒居。三缄见是刹幽深,好传大道,住居数日,暗于一夜齐集诸子,依其所得深浅而一一传之。诸子各得所传,各习乃功,颇有进境。三缄暗计:弟子虽多异类,然与道必受,终可观成。心念中不胜欣喜。因嘱弟子等在刹炼功,独自一人缓行村郭。
左探右望,见一高楼大厦,隐露丛林,以为古刹在兹,亦不介意。及至陌上,遇二三农叟,牧犊其间,遂与闲谈此地风俗。谈之已久,农叟欲归。三缄曰:“前面高楼大厦,微露林梢者,是何刹耶?”农叟笑曰:“非刹也,其地名金花库,乃金姓所居耳。”三缄曰:“奚取为金花库哉?”农叟曰:“是地金老,富甲一乡。道长所见高楼,即是此老之库。以金花名者,每逢库上野草开花,金老生意中必获大利也。”三缄曰:“金老厚富如斯,于一切善行,尚能作否?”农叟摇首曰:“金老虽富,刻薄非常。以一事言之:凡贫穷者与彼易粟,即少一文之数,其粟不予。富而不仁,天下岂少?村人虽甚怨恨,奈彼富有,毫不求人,亦只怒于心,而不敢形诸口言已。”农叟归去,三缄亦返。
次日晨餐后,三缄欲化金老为善,以保其富,独向金花库而投。行至粉垣,犬吠不休。家人出视,见是道士,急止之曰:“道长速退。吾家养犬数十,客至,必呼出主人,向犬叱之,群犬隐时,方敢入室。如不乐之客,主人不叱其犬,客即不敢进焉。且吾家主翁一毫不施,道长此来,空劳步履,不如他适,以免犬伤。”三缄不听其言,竟到首门,而群犬齐吠。将手一指,群犬卧地。遂度入中堂,整整精神,大声言曰:“善哉善哉,结缘而来。富贵求保,方灭祸胎。”念了数十遍,无有人出,又易其词曰:“人独贫而我独富,其中必定有缘故。若是其中无缘故,天又何使我独富?快出来,快出来,吾将此故与解开。解开缘故方能保,不然暗地长祸胎。祸胎深时家自败,那时才知天不爱。”金老闻之,暗想此人必有大道,于是辟户出会三缄,曰:“道长何来?”三缄曰:“特为老叟而来也。”金老曰:“为吾而来,究属何事?”三缄曰:“特为老叟保富而至也。”金老曰:“尔试言之,吾当一听。”
《传》(又名《八仙全书》)一书,是八仙题材的小说中,叙述八仙故事最全,情节最为丰富的一种。该书作者系清代无垢道人他自幼流落成都,师从清云观志元法师长达二十八年,熟读道教典籍,深通玄理。后又出蜀游历全国,曾在北京停留数载,有人慕名不远千里前来问道。后无垢道人因忧心当时道教统序失次,少有人知,故根据诸仙得道始末及修道情形撰成此书。
其他 51万字 5个月前
《》又名《扫魅敦伦东度记》,明代小说。书叙达摩老祖由南印度出发,自西而东,经东印度国,再往震旦国阐化历程。作者精心塑造了一大批千奇百怪的妖魔形象,它们有的是人,像酒色财气四魔,本是巨鼋巫师的徒弟;有的是人的心理幻化,它们给社会带来各种危害,诸如兄弟不和、夫妻失睦等,皆由它们拨弄而成,而与达摩老祖和不如密多尊者始终作对。小说虽极写神怪妖魔,光怪陆离,虚幻神奇,但却揭露了明末社会和家庭的各种矛盾,真
其他 48万字 5个月前
《》与《》的体例大致相似,但内容则多为《搜神记》所未见。该书凡十卷,一百一十七条。《搜神后记》在魏晋南北朝的志怪群书中是颇具特色的。它内容上略为妖异变怪之谈,而多言神仙;艺术上是芜杂琐碎的记叙减少,成片的 有关当地风土的民间故事。作者赋予这些山川风物丰富的人情美,所以显得美丽动人。一类是人神、人鬼的爱情故事。著名的有《白水素女》、《李仲文女》、《徐玄方女》等。这类题材写得绚丽多姿,极富浪漫梦幻意
其他 0万字 5个月前
十六回,明末董说(字若雨)著。它补入《》的“三调芭蕉扇”之后,而又自成创作的结构,其思想性和艺术性,毫不比《酉游记》原书逊色,是一部想象瑰丽而具有当时的现实意义的神魔小说。
其他 0万字 5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