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云阁》转载请注明来源:吉内斯小说(www.genessiscs.com)
时。”三缄曰:“如不迎之,可有异乎?”僧曰:“如一岁不迎,庙内必飞沙走石,无故火起,延烧妓女所居。”三缄闻言暗思:天地虽大,宜其一道同风,胡梦觉园中,又是一番风俗?待吾明日前去,一览所迎老妓若何?
果于诘朝,持定飞龙瓶、隐身旌,向春台大道,弯环曲折,竟到阖闾宫。举目望之,无数女娘,盛服浓妆,各捧金炉,候于门外。庙内梨园子弟,装束宫娥、八仙等类,静立而待。无何,炮声三震,鸣钟击鼓,旌旗夹道,陆续前行。三缄将此项人儿逐一让过,又见后面绣轿,八人舁定,众妓女跄跄济济,拥之而去。一时香烟密布,馥满街坊。行约四五里之遥,绣轿已驻,众妓女齐入一室。约有半刻时辰,见四女孩簇一老妇出,登于绣轿。仍然炮响三举,雅约齐奏,拥至庙前。老妇下得轿来,坐于中堂。但见钟鼓交鸣,众妓排班,拜舞而退。俄而台上剧演头场。
三缄此时恨入骨髓,欲要骂彼,奈无隙可入。于是假意以背向老妇面,使之着怒,以好乘隙而骂之。老妇被三缄背立,果不能目睹其剧,乃吼之曰:“何处野道,敢背吾视剧耶?”三缄一吼,曰:“尔系何人,敢在中堂高坐?”老妇曰:“尔尚不知老母为妓女之首,众人奉若神明者乎?”三缄曰:“老虿妇,既为众人所仰,吾的问尔:有何德行,当此宠荣?”老妇曰:“尔老母少时,花街驰名,谁不夸为月中仙子?若论道法,凡幼年子弟,入吾春台一人,必倾家一人。且有命丧吾手而不悟者,皆为老母一口吸尽西江水也。道法如〔此〕,岂尔能及哉!”三缄曰:“尔以色身迷人子弟,倾人家产,能无罪乎?”老妇曰:“吾在春台,如花开放,非叫人采。而风流浪子,自入迷途如饵鱼。然鱼自饵之,非饵鱼者强之也,其罪安在?”妓女之言,不为无理。但恨贪花浪子,不自省悟耳。三缄曰:“女子所重者节烈。能守节烈,天地爱敬,神鬼钦遵。惟此二端,可为众仰,不闻妓女亦威显如神者。在生任尔如此胡为,死入冥间,恐难受其阴律。况身为妓女,皆尔往劫好淫人妇,阎摩罚变女子,添上几分容颜,以还前生所欠淫债。又必择其好淫者投生膝下,俾彼家声大败,贻笑于人尔。自思之,天之罚淫,何其毒也!见到之言,可为妓戒,亦可为好淫者戒。尔等不急改行,从良终老,以顾父母遗体,反以倚门卖笑、朝秦瞢楚为荣,吾恐天罚尔躬,殆不于是止也!”
老妓闻此,心若愧甚,不敢再辨一词。孰知庙中有一母猿,享受香烟已惯,见得老妓女似有悔意,恐将此庙废却,血食断绝。于是飞砂走石,狂风大起,瓦解鸳鸯。众妓惊惶,齐跪殿庭,焚香悔过。三缄吼曰:“尔等不必如是!吾将庙内妖孽,与尔除去,各人改恶从善,各嫁夫郎。”当取飞龙瓶抛入半空,只见万道火光,在庙乱窜。不逾一刻,母猿飞奔出庙,兢兢战战,跪于三缄之前。三缄谓众妓曰:“尔庙之享尔血食者,即此怪也。”众妓女彼此相观,无不咋舌称奇。三缄不慌不忙,招转飞龙瓶,而询母猿曰:“尔何在兹,享人淫祀?”母猿曰:“来祀于庙者,人皆不正,吾故乘而享之。其罪归诸妓女,与畜生无涉。”三缄点首,向众言曰:“享神而在正人也,则正神至;享神而非正人也,则邪鬼临。此理昭然,人当从乎正道矣!”诚哉是言也!言已,合庙妓女齐向三缄拜舞,各愿悔过从良。合市居民,共议阖阊宫为五谷神庙,自是罢了此会。春台内外,妓女从良殆尽。此系后来之事,不必多言。三缄随将母猿带回大士观内,复加二番教训。母猿愿拜门下,学习大道。三缄予以道号曰从善道姑,命回洞中,将所传首步功夫,勤勤习练。母猿去,三缄师弟始离梦觉园而行。
时光易过,又值秋深气象:红蓼江头含紫,白芦岸上飞霜,叶落萧萧,极目秋山,空有树虫鸣唧唧,惊心秋夜暗生寒。三缄触景,心怀又忧:大道未成,不知何时得正仙果?因之默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传》(又名《八仙全书》)一书,是八仙题材的小说中,叙述八仙故事最全,情节最为丰富的一种。该书作者系清代无垢道人他自幼流落成都,师从清云观志元法师长达二十八年,熟读道教典籍,深通玄理。后又出蜀游历全国,曾在北京停留数载,有人慕名不远千里前来问道。后无垢道人因忧心当时道教统序失次,少有人知,故根据诸仙得道始末及修道情形撰成此书。
其他 51万字 5个月前
《》又名《扫魅敦伦东度记》,明代小说。书叙达摩老祖由南印度出发,自西而东,经东印度国,再往震旦国阐化历程。作者精心塑造了一大批千奇百怪的妖魔形象,它们有的是人,像酒色财气四魔,本是巨鼋巫师的徒弟;有的是人的心理幻化,它们给社会带来各种危害,诸如兄弟不和、夫妻失睦等,皆由它们拨弄而成,而与达摩老祖和不如密多尊者始终作对。小说虽极写神怪妖魔,光怪陆离,虚幻神奇,但却揭露了明末社会和家庭的各种矛盾,真
其他 48万字 5个月前
《》与《》的体例大致相似,但内容则多为《搜神记》所未见。该书凡十卷,一百一十七条。《搜神后记》在魏晋南北朝的志怪群书中是颇具特色的。它内容上略为妖异变怪之谈,而多言神仙;艺术上是芜杂琐碎的记叙减少,成片的 有关当地风土的民间故事。作者赋予这些山川风物丰富的人情美,所以显得美丽动人。一类是人神、人鬼的爱情故事。著名的有《白水素女》、《李仲文女》、《徐玄方女》等。这类题材写得绚丽多姿,极富浪漫梦幻意
其他 0万字 5个月前
十六回,明末董说(字若雨)著。它补入《》的“三调芭蕉扇”之后,而又自成创作的结构,其思想性和艺术性,毫不比《酉游记》原书逊色,是一部想象瑰丽而具有当时的现实意义的神魔小说。
其他 0万字 5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