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云阁》转载请注明来源:吉内斯小说(www.genessiscs.com)
”衣甫捧出。又命以金盆盛水。盆水刚至,复命持梳一柄焉。三缄事事呈毕,老道曰:“尔可向东跪下。”跪已,老道执梳,将髻梳定,曰:“髻本不凡,于有仙缘,自今结后,名注瑶天。”赞罢,三缄起,命服道衣,曰:“服此道衣,春秋不易,待八大罗,仙封定及。”将衣赞讫,三缄于是举行师生礼。老道曰:“师礼已行,还宜向东三步,向西六步,向南五步,向北五步。”三缄依数走之。走毕,老道曰:“从此神气须自条茂,乃能全尔性命,固尔形躯,可以隐显尘褒,长生久视矣。”三缄叩拜老道,退入室内,试试所传,已在将得未得之间,然总不能如意而获。因于次日又求之老道曰:“弟子得师之传,用功以造,似在将得未得矣。祈师详细指点,以使弟子兼程而进,刻日可望其成。”老道曰:“神而明之,存乎其人,有非外铁者比。尔照所传,炼之精深,习之纯熟,自能全得,何可以躐等求乎?”三缄默会其意而退。朝夕熟炼,已得半矣。老道见彼功已得半,乃为之言曰:“尔道再炼两月,还须云游四海,以积外功。必要内外功成,厌居人间,方能脱壳飞去。”三缄曰:“四海云游,外功怎积?”老道曰:“无非见善作善而已。”三缄转询之曰: “云游非易,其将命仆夫肩行李而相随乎,不然路资何出?”老道曰:“修道不受难苦,安望能成?有志斯道者,宣谨记之。尔去云游,结缘为食,夜来打坐,已无卧时,何资乎路费行李耶?”三缄曰:“弟子居家日久,恐不惯奔走之劳。即前日访友四方,有仆相随,充配辽阳,皆资路费。师言一毫不用,亦要教弟子结缘之法焉。”老道曰:“俟临行时,师自传尔。且师尚资外功之积,尔随师数日,自知朝而结缘,夕而炼功矣。”三缄得此云游之命,遂将家中所有,一一捡点,交之老仆。老仆曰:“闻相公云游四海,历久不归,老大人老夫人之祭典,何人任之?祖宗所遗,何人受之?况仆老矣,倘其一入黄泉,相公田业将置之荒药乎,抑予之邻里乎?相公可请于尔师焉。”仆人所虑,何等周到,洵非忠心者不能。三缄聆老仆言语,禀之老道。老道曰:“此亦重事,师自为尔安排停妥,不挂乃心,然后终岁云游,无忧内顾。”
三缄自此又炼道月余,屈指计之,身在家庭已无多日。老道曰:“尔可柬招尔族,择抱一子,为祖宗血食。”祖宗血食,次不可废。三缄果设筵席,招集族党,以嫡堂兄四子始婚,即日立约抚归,更名宗继,将家事仆属,一并付于此子。宗继治筵招族,与三缄祖饯曰:“父如厌游,须一归来以视子妇。”三缄曰:“为父自有归时,儿无容虑。但儿夫妇宜克勤俭,守祖遗业,至于春秋祭典,又务从厚,以享先灵也可。”宗继事事诺之,族党中复各祖饯,盘旋数日,期已满矣。老道与三缄乘夜出门而去。待宗继早起,入室请安,已不知父之所之,惟有暗自伤感而已。抚子如是,何异亲生。
三缄自与老道乘夜出户,直向东行,沿路结缘,食颇充口。老道所传结缘之法,在在深悉。一日,游至❖屿地界,与老道同宿升仙观中。天晓时,不识老道何往。三缄知其云游别处,亦不追问,独自下观,四方结缘,悠悠游游,颇能习惯。每日用功后,坦然自乐,道已愈进而愈深。未几,秋寥花开,秋风登谷。三缄离却升仙观,形单影只,任足所之,日在街头劝人作善,或说道语以试前知。止止行行,不觉又是月余,已到古黎老村,有阁曰飞凤。三缄至此,暂住其中。住仅三日,复来一中年道士,衣衫褴缕,入目不堪。日各随其所之,夜则同宿阁内,住之久久,三缄未与道士交谈,道亦未询三缄道号。无何天下细雨,点滴连朝,道路泥泞,缘难以结。三缄静坐炼道,不求口食,中年道士亦不见求浆入口焉。三缄知非庸流,常常待以师礼,道士若不知也而直受之。曾不几时,道士忽病,呻吟转侧,昼夜如斯。三缄常以为忧,不时问候,如其欲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传》(又名《八仙全书》)一书,是八仙题材的小说中,叙述八仙故事最全,情节最为丰富的一种。该书作者系清代无垢道人他自幼流落成都,师从清云观志元法师长达二十八年,熟读道教典籍,深通玄理。后又出蜀游历全国,曾在北京停留数载,有人慕名不远千里前来问道。后无垢道人因忧心当时道教统序失次,少有人知,故根据诸仙得道始末及修道情形撰成此书。
其他 51万字 5个月前
《》又名《扫魅敦伦东度记》,明代小说。书叙达摩老祖由南印度出发,自西而东,经东印度国,再往震旦国阐化历程。作者精心塑造了一大批千奇百怪的妖魔形象,它们有的是人,像酒色财气四魔,本是巨鼋巫师的徒弟;有的是人的心理幻化,它们给社会带来各种危害,诸如兄弟不和、夫妻失睦等,皆由它们拨弄而成,而与达摩老祖和不如密多尊者始终作对。小说虽极写神怪妖魔,光怪陆离,虚幻神奇,但却揭露了明末社会和家庭的各种矛盾,真
其他 48万字 5个月前
《》与《》的体例大致相似,但内容则多为《搜神记》所未见。该书凡十卷,一百一十七条。《搜神后记》在魏晋南北朝的志怪群书中是颇具特色的。它内容上略为妖异变怪之谈,而多言神仙;艺术上是芜杂琐碎的记叙减少,成片的 有关当地风土的民间故事。作者赋予这些山川风物丰富的人情美,所以显得美丽动人。一类是人神、人鬼的爱情故事。著名的有《白水素女》、《李仲文女》、《徐玄方女》等。这类题材写得绚丽多姿,极富浪漫梦幻意
其他 0万字 5个月前
十六回,明末董说(字若雨)著。它补入《》的“三调芭蕉扇”之后,而又自成创作的结构,其思想性和艺术性,毫不比《酉游记》原书逊色,是一部想象瑰丽而具有当时的现实意义的神魔小说。
其他 0万字 5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