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云阁》转载请注明来源:吉内斯小说(www.genessiscs.com)
,忽有毒龙真人飘飘而至。灵宅子遥而呼曰:“真人何往?”毒龙曰:“闲游四境,以遣愁肠耳。”转询灵宅曰:“真人又向何往?”灵宅子曰:“吾亦无事而闲游者也。”毒龙曰:“如是云头一别,吾将行矣。”灵宅子曰:“真人至敝洞消闲一日,可乎?”毒龙曰:“恐入仙洞,又多烦操扰。”灵宅子曰:“真人何必拘此。”遂执其手,并云而行。及至洞中,煮石为黍以款之。席间闲谈,言及紫霞阐道一事。毒龙拍案怒曰:“紫霞野道,恃伊仙法无敌,虚无子一道未成,丧吾部类良多,言之令人痛恨。”灵宅子曰:“真人不思复此仇乎?”毒龙曰:“久欲得之,奈不得其机耳。”灵宅子曰:“今有其机矣。”毒龙曰:“如何?”灵宅子曰:“紫霞命复礼子梦传三缄大道,三缄稍得指点,在家学习。真人欲复前仇,何不化一道装者流,求与三缄为邻,乘机阻其学道之志。”毒龙曰:“倘不能阻,又将如何?”灵宅子曰:“真人现出原神,一口吞之,有胡不可。”毒龙曰:“此策固妙,但恐道祖见罪,难逃太极图中。”灵宅子曰:“道祖仁慈,若见罪时,吾率群真力保。”毒龙曰:“如此,吾约老虾、老蚌、老蛟,化作一家眷属,求三缄地上为室,早晚以非道惑之。如能见惑于吾,吾必投其所尚;如不能惑,吾定不饶彼焉。”灵宅听言大喜,命守洞童子另治黄梁仙酿,为毒龙祖饯。毒龙饮罢,告别灵宅,忙到东海约及群精。群精闻之,无不欣喜。蚌有一女,询母言曰:“儿闻三缄系虚无子一转,仙根仙骨,妖部皆思惑彼,以盗元阳。母既许从毒龙迷惑三缄,儿亦愿(颇)随化作女娇。如三缄恋色,百般献媚,以求其宠,庶几升仙之路,指日可望矣。”老蚌曰:“儿言极是,可随吾行。”
一时海雾(露)纷腾,海云杂起,群精离了海岸,争先恐后,竞投磐涧谷中。毒龙蛟虾乘云疾速,不久已至。老蚌母女云头缓缓,亦向磐涧而来。将近谷口(日),前面云头立一道姑,笑容可掬,询于老蚌母女曰:“二仙姑何往?”老蚌曰:“在洞无事,特游四境以赏奇观。仙姑何名,不在洞府,来此阻吾云头,有何计议耶?”道姑曰:“吾蚌属也,道号霞英子。”老蚌笑曰:“如是,尔我同类,敢问尔被谁度脱,得以仙升?”霞英曰:“前岁三缄访友求道,游至海角,有水精欲加毒害,吾化老里常常护持,紫霞真人嘉吾护道有功,奏封仙品,脱去水族躯壳,至今逍遥天上,快乐无穷。且得紫霞为师,日日训吾道旨,可知护持大道,能升仙职,如害大道,其罪难逭。吾也念尔母女与吾同类,故来阻尔去路,毋助毒龙为虐,以害三缄。况三缄既肩阐道大任,诸真诸圣群相维持,如可害之,早已收于山精水怪矣,何待今日。毒龙之为灵宅所使者,不知灵宅曾受紫霞呵斥,今急欲夺阐道之任耳。前命总真童子,与复礼子斗于半天,道祖知之,收回八卦台前,命守胎津地界。斥彼时尚未到,滥出泥九。夫总真童子千变万化,尚不能傲此阐道之旨,矧异类成精哉?”自不同力,宜有丧身之祸。老蚌闻言,顾谓其女曰:“听霞英言,不如退归东海。”蚌女曰:“霞英鬼头,以甜言抵吾娘母,恐将吾娘母骇退,而彼投磐涧矣。吾娘母不愿护道,倘三缄入吾色界,成仙在指顾之间,其径不更捷乎?吾劝霞英体得多言,吾将去矣。”忠言逆耳。言罢,口吐妖风,洋洋去矣。其母见女已去,亦将妖风驱去,速速如箭,直向磐涧而坠焉。霞英子曰:“忠言逆耳,难挽所尚之心,不独世人如斯,水怪亦然。”叹息良久,云头扭转,退归洞府,报与师知。
群精齐至磐涧,敛迹潜形,惟毒龙真人化一道士,常于三缄宅外,或去或来,使彼知之,以为入门地步。他日三缄功炼暇时,倚门外望,见一位道者去来无停。盼之已久,乃暗计曰:“自那夜梦得良朋,传一二入道法门,即朝夕炼修,颇有进境。然亦有不精悉处,如再得一友明而指之,则入道更不见难。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传》(又名《八仙全书》)一书,是八仙题材的小说中,叙述八仙故事最全,情节最为丰富的一种。该书作者系清代无垢道人他自幼流落成都,师从清云观志元法师长达二十八年,熟读道教典籍,深通玄理。后又出蜀游历全国,曾在北京停留数载,有人慕名不远千里前来问道。后无垢道人因忧心当时道教统序失次,少有人知,故根据诸仙得道始末及修道情形撰成此书。
其他 51万字 5个月前
《》又名《扫魅敦伦东度记》,明代小说。书叙达摩老祖由南印度出发,自西而东,经东印度国,再往震旦国阐化历程。作者精心塑造了一大批千奇百怪的妖魔形象,它们有的是人,像酒色财气四魔,本是巨鼋巫师的徒弟;有的是人的心理幻化,它们给社会带来各种危害,诸如兄弟不和、夫妻失睦等,皆由它们拨弄而成,而与达摩老祖和不如密多尊者始终作对。小说虽极写神怪妖魔,光怪陆离,虚幻神奇,但却揭露了明末社会和家庭的各种矛盾,真
其他 48万字 5个月前
《》与《》的体例大致相似,但内容则多为《搜神记》所未见。该书凡十卷,一百一十七条。《搜神后记》在魏晋南北朝的志怪群书中是颇具特色的。它内容上略为妖异变怪之谈,而多言神仙;艺术上是芜杂琐碎的记叙减少,成片的 有关当地风土的民间故事。作者赋予这些山川风物丰富的人情美,所以显得美丽动人。一类是人神、人鬼的爱情故事。著名的有《白水素女》、《李仲文女》、《徐玄方女》等。这类题材写得绚丽多姿,极富浪漫梦幻意
其他 0万字 5个月前
十六回,明末董说(字若雨)著。它补入《》的“三调芭蕉扇”之后,而又自成创作的结构,其思想性和艺术性,毫不比《酉游记》原书逊色,是一部想象瑰丽而具有当时的现实意义的神魔小说。
其他 0万字 5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