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云记》转载请注明来源:吉内斯小说(www.genessiscs.com)
闲趁霜睛试一游,酒杯乐盏莫淹留。
风前月下谁家种?槛外篱傍何处秋?
蜡屐远来情得得,冷冷不尽兴悠悠。
黄花若解怜诗客,休负今朝挂杖头。
右(上)《访菊》,杨少游题。
写罢,郑太常咏《种菊》一诗,诗云:
携锄秋圃自移来,篱畔庭前处处栽。
昨夜不期经雨活,今朝犹喜带霜开。
冷吟秋色诗千首,醉酹寒香酒一杯。
泉溉泥封勤护惜,好和井迳绝尘埃。
右(上)《种菊》,郑云镐题。
书毕,杨祭酒又写《对菊》一律,诗云:别圃移来贵比金,一丛浅淡一丛深。
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呤。
数去更无君傲世,看来惟有我知音。
秋光荏苒休孤负,相对原宜惜寸阴。
右(上)《对菊》,杨少琏题。
写完,赵翰林醮笔题《供菊》一诗,诗云:弹琴酌酒喜堪俦,几案婷婷点缀幽。
隔坐香分三迳露,抛书人对一枝秋。
霜清纸帐来新梦,圃冷斜阳忆旧游。
傲世也因同气味,春风桃李未淹留。
右(上)《供菊》,赵应度题。
题毕,各各称赞。郑太常素才敏好胜,心中必欲多咏十二题菊,正欲写《吟菊》一诗,六句才成,未及八句,韩翰林先题《吟菊》诗云:无耐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诗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右(上)《吟菊》,浩言。
郑太常无奈,正欲写《画菊》,刚才拿笔,丞相先写“画菊”诗云:诗余戏笔不知狂,岂是丹青费较量。
聚叶泼成千点墨,攒花染出几痕霜。
淡浓神会风前影,跳脱秋生腕底香。
莫认东篱闲采缀,粘屏聊以慰重阳。
右(上)《画菊》,少游。
写完,又不住笔,连书《问菊》一律,诗云: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扣东篱。
孤标出世偕谁隐,一样开花为底迟?
圃露庭霜何寂寞,雁归蛩病可相思。
莫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话片时。
右(上)《问菊》,少游。
丞相题毕,道:“周京兄无奈疾手的多夺么,何一咏而不复题?”太常只微笑,方欲拿笔书《簪菊》,韩翰林先为忙手蘸笔《簪菊》。太常无奈,只着急让他下笔,诗云:瓶供篱栽日日忙,折来休认盒中妆。
长安公子因花癖,彭泽先生是酒狂。
短鬓冷沾三迳露,葛巾香染九云霜。
高情不入诗人眼,拍手凭他笑路傍。
右(上)《簪菊》,浩吉。
郑太常不胜躁急。才了,他连忙下笔,直写《菊影》、《菊梦》二诗,诗云:秋光叠叠复重重,潜度偷移三迳中。
窗隔疏灯描远近,篱筛破月锁玲珑。
寒芳留照魂应驻,霜印传神梦也空。
珍重暗香踏碎处,凭谁醉眼认朦龙?
右(上)《菊影》,云镐。
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
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
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
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恨情。
右(上)《菊梦》,云镐。
写完,祭酒又续题“残菊”一律,诗云:露凝霜重渐倾欹,宴赏才过小雪时。
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又名《昭君传》)写王昭君及其妹赛昭君和番事。汉元帝派毛延寿选美女人宫。毛延寿选得绝色美人王昭君,因素贿不成,设计将昭君打入冷宫,另以鲁姓女代之。后毛延寿诡计揭穿,鲁妃自杀,汉元帝专宠昭君。毛延寿见阴谋败露,惧罪逃往番邦。番王发兵攻汉,汉元帝忍痛以昭君和番。昭君到了番邦,借番王之手除去奸贼毛延寿。最后自投白洋河,以死全节操。昭君死后,昭君之妹赛昭君被召入宫,被册封为皇后。番王再次兴兵伐汉,曾
其他 18万字 5个月前
唐宪宗年间,唐玄奘当年所取回的真经为贪僧歪解,用作骗取银钱所用。如来遂封了经文,令唐玄奘师徒再寻取经人到灵山求取真解,唐玄奘寻到正僧大颠,又集得孙小圣、猪一戒、沙弥。师徒四人历经千辛万苦取来真解,普渡众生,终成正果。值得一提的是唐半偈的性格与唐僧迥异,不再有唐三藏的懦弱与是非不分。
其他 29万字 5个月前
三宝太监郑和,史有其人。明代永乐年间,郑和挂印西征,七次奉使“西洋”,平服三十九国,威震海表。本书虽然取材于史事,但不是历史演义小说,小说着意描绘的乃是降妖伏魔,故属神魔小说。作者将明代永乐年间郑和七次奉使“西洋”的史实敷衍描绘成神魔小说,希望藉此激励明代君臣勇于抗击倭寇,重振国威。小说叙开天辟地,万劫九流,其中有三大管家:儒、释、道。郑和在碧峰长老和张天使的协助下,一路斩妖捉怪,摄服诸国。本书
其他 76万字 5个月前
《》成书于乾隆中叶,是清代中期一部比较重要的长篇小说。书中以当时的社会时代为背景,刻画出了生活其间的各色人物,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读者阅读以后,能够非常贴近地感受到清代中叶的世情和普通民众的生活,十分精彩。《绿野仙踪》在文学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它对传统的神魔小说有所突破和创新,融神魔小说、世情小说、历史小说为一体。
其他 63万字 5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