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内斯小说
  1. 吉内斯小说
  2. 其他小说
  3. 封氏闻见记
  4. 卷八
设置

卷八(2 / 3)



《封氏闻见记》转载请注明来源:吉内斯小说(www.genessiscs.com)

文宣庙门内并殿西南,各有伯叶松身之树,各高五六丈,枯槁已久。相传夫子手植。永嘉三年,其树枯死。至仁寿元年,门内之树忽生枝叶,乾封二年复枯。俗称千年木,疗心痛。人多窃割削之,树身渐细。去地丈余,皆以泥累泥封,犹不免焉。亦有取为笏者也,色紫而甚光泽。肃宗时,二树犹在。广德初,御史大夫李季卿河南宣慰,过曲阜,谒文宣王庙,因遍寻鲁中旧迹。县使一老人导引,每至一所,老人辄指云,此是颜子陋巷,此是鲁灵光殿阶,此是泮宫。季卿闻之皆沈吟嗟赏,曰:“此翁真鲁人也。”次至池水,复指之:“此是钓鱼池。”季卿问曰:“何人钓鱼?”老人对曰:“鲁人灵光此钓鱼。”季卿曰:“鲁人败矣。”又于路侧见古碑,季卿问是谁碑,诸君并不能对。有一尉遽走至碑下,仰读其题云“李君德政碑”,走还白云:“李君德政碑。”季卿笑曰:“此与鲁人灵光何异?”

○孟尝镬

青州城南佛寺中,有古铁镬二口,大者四十石,小者三十石,制作精巧。又有一釜,可受七八石,似瓮而有耳。相传云是孟尝君家宅,镬釜皆是孟尝君之器也。至德初,胡寇南侵,司马李伾毁其大镬,以造兵仗。其小镬及釜,僧徒恳请得免。至今以镬烧长明灯,釜以贮油。按孟尝君门客三千人,当时应有此器。然至今千余岁,累经丧乱,何能使兹二器如日棠之勿翦乎或恐传者之妄。

○佛图澄姓

刑州内邱县西右中邱城寺有碑,后赵石勒光初五年所立也。碑云:“太和上佛图澄愿者,天竺大国附宾小三之元子。本姓湿,所以言湿者,思润理国,泽被无外,是以号之为湿。”按《高僧传》、《名僧传》、《晋书·艺术传》,佛图澄并无此姓。今云姓湿,亦异闻也。大历中,余因行县,憩于此寺,读碑见之。写寄陆长源,长源大喜,复书致谢。

○巨骨

李司徒勉在汀州,曾出异骨一节,正可为砚。云在南海时,有远方客所赠,云是蜈蚣脊骨。又太子少师薛萼为邢州留后,亦有大骨。面广尺余,形圆有两耳,高可三四寸。云洺州人掘漳河古堤,于瓮中所得。刺史魏凌知萼爱奇,故封寄焉。题云:“阎老王尾□骨。”凌与萼酒徒相狎,故有此戏。

○大鱼腮

海州土俗工画,节度令造海图屏风二十合。余时客海上,偶于州门见人持一束黑物,形如竹篾。余问之,其人云:“海鱼腮中毛,拟用作屏风贴。”因问所得,云:“数十年前,东海有大鱼,死于岸上,收得此。惟堪用为屏风贴,前后所用无数。”今官造屏风,搜求得此,奇文异色,泽似水牛角。小头似猪鬃,大头正方。长四五寸,广可一寸,亦奇物也。今人间大鱼腮中翣毛长不盈寸,此物乃长四五寸,鱼亦大矣。《交广记》云:“吴时,滕循为广州,人或言虾须有一丈长,循不之信,其人后故至东海取虾须长四丈四尺,封以为寄。”鱼腮长五尺,无足怪者。

○窃虫

人家有小虫,至微而响甚细。寻之,卒不可见。俗人以其难见,号“窃虫”云有此者不祥。余曾睹此虫,大如半胡麻,形鼠妇,有两角,白色。振其头,则有声,或时暂止,须臾复振。床壁窗户之间、暗黑之处,多有之。拾遗孟匡朝贬贺州,作《窃虫赋》,比之鬼魅,似都不识此虫。

○霹雳

人闲往往见细石,赤色,形如小斧,谓之霹雳斧。云被霹雳处,皆得此物。余曾于小朱山僧海德房中见一石,与前后所见者相类。问:“将此何用曰:“房中大石,往年被霹雳为两段,于霹雳笮得此。俗谓之霹雳楔,偶然收之,无所用也。”按《玄中记》云:“玉门之山西有国山,山上有庙,国人岁岁出礸数千,名曰霹雳,给霹雳用。従春至秋乃罢。”诸字书检无礸字,《礼记》有杂金钻、牛骨钻,礸音为祖合。礸字石傍,与金相类,读宜同矣。盛宏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相关小说推荐

广异记

广异记

笔记小说 / 文

《》是一部唐代前期的汉族志怪传奇小说集,原书二十卷,今存六卷。本文专就其中所载人鬼情缘故事与六朝同类故事比较,论证广异记虽上承六朝志怪模式,而叙述转趋曲折,人物形象细致,各方面技法都有进步,尤其在利用宗教元素上已脱离辅教动机,提升了小说创作意识的水平,展示唐人情致,开发小说的新时代趣味,即谓以志怪之体而用传奇之法,是一部初唐小说由志怪演进为传奇的代表作品。

其他 11万字 1个月前

唐阙史

唐阙史

笔记小说 / 文

《》,古代汉族笔记小说集。二卷。本名《阙史》。原为三卷。高彦休(854~?),号参寥子,籍贯不详。884年(僖宗中和四年),曾任淮南节度使高骈从事,官衔为摄盐铁巡官、朝议郎、守京兆府咸阳县尉、柱国(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卷十八)。

其他 2万字 1个月前

唐国史补

唐国史补

笔记小说 / 文

《》,亦称《国史补》,为中唐人李肇所撰,是一部记载唐代开元至长庆之间一百年事,涉及当时的社会风气、朝野轶事及典章制度各个方面等的重要轶事小说,对于全面了解唐代社会具有极其重要且十分特殊的功用和价值,仅《》征引其内容即达一百三十三处之多。共三卷,凡三百零八条事,卷首有目录,概括每条内容以五字标题。前二卷大体按时间顺序排列,卷下则杂记了各类典故制度。此书上承刘餗所著《国朝传记》,并与之体例相同,卷数

其他 3万字 1个月前

南岳小录

南岳小录

笔记小说 / 文

《》道士李冲昭撰。卷首有自序,称“弱年悟道,近岁依师。洎临岳门,频访灵迹。

其他 1万字 1个月前

魏郑公谏录

魏郑公谏录

笔记小说 / 文

全书共五卷。唐王方庆撰。魏郑公即魏徵,贞观十年魏徵主持修撰五代史成,进封郑国公。此书编录魏徵事迹,侧重其谏奏及与太宗的问对。元至顺年间,翟思忠撰《魏谏公续录》二卷,明以后失传,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中辑出,另行著录,但内容多和《谏录》重复。《畿辅丛书》删除重复后只余十八条,刻在《谏录》之后。明彭年又采《通鉴》、两《唐书))撰《谏录补》一卷,亦无甚价值。

其他 3万字 1个月前

明皇杂录

明皇杂录

笔记小说 / 文

《》,古代汉族史料笔记。共三卷。郑处诲撰。成书于唐大中九年(855年)。

其他 1万字 1个月前

本页面更新于
回到顶部
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