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氏闻见记》转载请注明来源:吉内斯小说(www.genessiscs.com)
榆。”《说文》云:“天子树松,诸侯柏,大夫榆,士杨。”按《礼经》:“古之葬者,不封不树,后代封墓,而又树之。”《左传》云:“尔墓之木拱矣。”又曰:“树吾墓檀。”仲尼卒,弟子各自他方持其异木,树之于墓。盖殷周已来,墓树有尊卑之制,不必专以罔象之故也。《风俗通》又云:“汝南彭氏,墓头立石人石兽,田家老母到市买数斤饵,暑热行疲,息石人下,遗一斤饵。客来见道行人,因调之云:‘石人能愈病,人来谢女。’转相告语,头痛者摩石人腹,病者多自愈。因言得其福。乃号曰石贤士。辎骈毂系,帐岘天,丝竹之音闻数里。数年稍自休歇。”樵子云:“石门于墓,古之道耶!”答曰:“古不崇墓,况损人工而为观乎非古也。”卢思道《西征记》云:“新郎城西有汉桂阳太守赵越墓,匕北有碑,碑有石柱,东南有亭,以石柱为名。”然墓前石人、石兽、石柱之属,自汉而有之矣。
○纸钱
纸钱,今代送葬为凿纸钱,积钱为山,盛加雕节,舁以引柩。按古者享祀鬼神,有圭璧币帛,事毕则埋之。后代既宝钱货,遂以钱送死。《汉书》称盗发孝文园瘗钱是也。率易従简,更用纸钱。纸乃后汉蔡伦所造,其纸钱魏晋已来始有其事。今自王公逮于匹庶,通行之矣。凡鬼神之物,其象似亦犹涂车刍灵之类。古埋帛金钱,今纸钱皆烧之,所以示不知神之所为也。
○道祭
玄宗朝,海内殷赡,送葬者或当衢设祭,张施帷幙,有假花、假果、粉人、面兽之属。然大不过方丈,室高不逾数尺,议者犹或非之。丧乱以来,此风火扇。祭盘帐幙,高至八九十尺,用纸三四百张。雕镌饰画,穷极精巧。馔具性牢,复居其外。大历中,太原节度辛景云葬日,诸道节度使使人修范阳祭,祭盘最为高大,刻木为尉迟鄂公突厥斗将之戏,机关动作不异于生。祭讫,灵车欲过,使者请曰:“对数未尽。”又停车设项羽与汉高祖会鸿门之像,良久乃毕。缞绖者皆手擘布幕,收哭观戏。事毕,孝子陈语与使人:“祭盘大好,赏马两匹。”滑州节度令狐母亡,邻境致祭。昭义节度初于淇门载船桅以充幕柱。至时嫌短,特于卫州大河中河船上取长桅代之。及昭义节度薛公薨,绛忻诸方并管内阳城南设祭,每半里一祭。南至漳河二十余里,连延相决。大者费千余贯,小者犹三四百贯。牙相窥觇,竞为新奇。柩车暂过,皆为弃物矣。盖自开辟至今,奠祭鬼神未有之盛者也。
○忌日
忌日请假,非古也。《世说》云:“忌日惟不饮酒作乐。会稽王世子以忌日送客至新亭,主人欲作乐,王便起去,持弹往卫洗马墓下弹鸟。”《晋书》又载:“桓玄忌日与宾客游宴,惟至时一哭而已。”前代忌日,无假之证也。沈约《答庾光禄书》云:“忌日制,应是晋宋之间,其事未久。制假前止是不为宴乐,本不自封闭,如今世自处者也。”居丧再周之内,每至忌日哭临受帛,无不见人之义。而除服之后,乃不见人。实由世人以忌日不乐,而不能竟日兴惑,以对宾客,故弛懈放逸自晦,不与外接。设假之由实在于此,颜之推亦云:“忌日感慕,故不接外宾,不理庶务。”不能悲怆自居,何限于深藏也。世人或端坐奥室,不好言笑。卒有急迫,宁无尽不见之理。其不知礼意乎
《》是一部唐代前期的汉族志怪传奇小说集,原书二十卷,今存六卷。本文专就其中所载人鬼情缘故事与六朝同类故事比较,论证广异记虽上承六朝志怪模式,而叙述转趋曲折,人物形象细致,各方面技法都有进步,尤其在利用宗教元素上已脱离辅教动机,提升了小说创作意识的水平,展示唐人情致,开发小说的新时代趣味,即谓以志怪之体而用传奇之法,是一部初唐小说由志怪演进为传奇的代表作品。
其他 11万字 1个月前
《》,古代汉族笔记小说集。二卷。本名《阙史》。原为三卷。高彦休(854~?),号参寥子,籍贯不详。884年(僖宗中和四年),曾任淮南节度使高骈从事,官衔为摄盐铁巡官、朝议郎、守京兆府咸阳县尉、柱国(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卷十八)。
其他 2万字 1个月前
《》,亦称《国史补》,为中唐人李肇所撰,是一部记载唐代开元至长庆之间一百年事,涉及当时的社会风气、朝野轶事及典章制度各个方面等的重要轶事小说,对于全面了解唐代社会具有极其重要且十分特殊的功用和价值,仅《》征引其内容即达一百三十三处之多。共三卷,凡三百零八条事,卷首有目录,概括每条内容以五字标题。前二卷大体按时间顺序排列,卷下则杂记了各类典故制度。此书上承刘餗所著《国朝传记》,并与之体例相同,卷数
其他 3万字 1个月前
全书共五卷。唐王方庆撰。魏郑公即魏徵,贞观十年魏徵主持修撰五代史成,进封郑国公。此书编录魏徵事迹,侧重其谏奏及与太宗的问对。元至顺年间,翟思忠撰《魏谏公续录》二卷,明以后失传,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中辑出,另行著录,但内容多和《谏录》重复。《畿辅丛书》删除重复后只余十八条,刻在《谏录》之后。明彭年又采《通鉴》、两《唐书))撰《谏录补》一卷,亦无甚价值。
其他 3万字 1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