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内斯小说
  1. 吉内斯小说
  2. 其他小说
  3. 封氏闻见记
  4. 卷六
设置

卷六(2 / 3)



《封氏闻见记》转载请注明来源:吉内斯小说(www.genessiscs.com)

康休璟年老,随纟亘而踣,久不能兴。上大笑,左右扶起。玄宗数御楼,设此戏,挽者至千余人,喧呼动地。蕃客士庶观者,莫不震骇。进士河东薛胜为《拔河赋》。其词甚美,时人兢传之。

○绳妓

玄宗开元二十四年八月五日,御楼设绳妓。若先引长绳,两端属地,埋鹿卢以系之。鹿卢内数丈,立柱以起,绳之直如弦。然后妓女以绳端,蹑足而上,往来倏忽,望之如仙。有中路相遇,侧身而过者,有著屐而行,而従容俯仰者。或以画竿接胫,高五六尺,或蹋高蹈,顶至三四重,既而翻身掷倒,至绳还注,曾无蹉跌。皆应严鼓之节,真奇观也。卫士胡嘉陵作《绳妓赋》献之,辞甚宏畅。玄宗览之大悦,擢拜金吾仓曹参军。自寇氛覆荡,伶人分散,外方始有此妓,军前宴会,时或为之。

○石志

古葬无石志,近代贵贱通用之。齐太子穆妃将葬,立石志。王俭曰:“石志不出《礼经》,起元嘉中颜延之为王珍石志。素施无名策,故以纪行迹耳,遂相祖习。储妃之重,礼绝常例,既有哀荣,不烦石铭。”俭所著《丧礼》云:“施石志于圹里,礼无此制。魏侍中缪袭改葬父母,制墓下题版文。原此□,将以千载之后,陵谷迁变,欲后人有所闻知。其人若无殊才异德者,但纪姓名、历官、祖父、姻媾而已。若有德业,则为铭文。”按俭此说,石志,宋齐以来有之矣。齐将有发古冢,得铭云:“青州二十子,东海女郎。”河东贾昊以为司马赵女,嫁为苟晞子妇,检之果然。东都殖业坊十字街有王戎墓,隋代酿家穿傍作窖,得铭曰:“晋司徒尚书令安丰侯王君铭。”有数百字。然古人葬者亦有石志,但不如今代贵贱通为之耳。

○碑碣

墓前碑碣,未详所起。按《仪礼》。庙中有碑,所以系牲,并视日景。《礼记》:“公室视丰碑,三家视桓楹。”天子诸侯葬时下棺之柱,其上有孔,以贯繂索,悬棺而下,取其安审,事毕因闭圹中。臣子或书君父勋伐于碑上,后又立之于隧口,故谓之神道,言神灵之道也。古碑上往往有孔,是贯繂索之象。前汉碑甚少,后汉碑蔡邕、崔瑗之徒多为人立碑。魏晋之后,其流浸盛。碣亦碑之类也。《周礼》:“凡金玉锡石,楬而玺之。”注云:“楬,如今题署物。”《汉书》云:“庵寺前,揭著其姓名。”注:“名揭,找也。”揭杙于庵处,而书死者之姓名,楬音揭。然则物有标榜皆谓之揭。郭景纯《江赋》云:“峨嵋为泉阳之揭,玉垒作东别之标。”是也。其字本従木従曷,以石为墓碣,因变为碣。《说文》云:“碣,特立石也。”据此,则従木従石,两体皆通。隋氏制五品已上立碑,螭首龟趺,趺上不得过四尺,裁在长礼。今近代碑稍众,有力之家多辇金帛以祈作者,罹人子罔极之心,顺情虚饬,遂成风俗。蔡邕云:“吾为人作碑多矣,惟有道无愧词。”隋文帝子齐王攸薨,僚佐请立碑。帝曰:“欲求名,一卷史书足矣。若不能,徒为后人作镇石耳。”诚哉是言也。

○羊虎

秦汉以来,帝王陵前有石麒麟、石辟邪、石象、石马之属,人臣墓前有石羊、石虎、石人、石柱之属。皆所以表饬坟垄,如生前之像仪卫耳。国朝因山为陵,太宗葬九,山门前亦立石马。陵后司马门内,又有蕃酋曾侍轩禁者一十四人石象,皆刻其官名。后汉太尉杨震葬日,有大鸟之祥,因立石鸟像于墓。《风俗通》云:“《周礼》方相氏,葬日,入圹驱罔象,罔象好食亡者肝脑。人家不能常令方相立于侧,而罔象畏虎与柏,故墓前立虎与柏。”或说秦穆公时,陈舍人掘地得物若羊,将献之,道逢二童子,谓曰:“此名谓蝹,常在地中食死人脑。若杀之,以柏束两枝捶其首。”由是墓侧皆树柏。此上两说各异,未详孰是。按《礼经》云:“天子坟高三雉,诸侯半之。大夫八尺,士四尺。天子树松,诸侯树柏。大夫树杨,士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相关小说推荐

广异记

广异记

笔记小说 / 文

《》是一部唐代前期的汉族志怪传奇小说集,原书二十卷,今存六卷。本文专就其中所载人鬼情缘故事与六朝同类故事比较,论证广异记虽上承六朝志怪模式,而叙述转趋曲折,人物形象细致,各方面技法都有进步,尤其在利用宗教元素上已脱离辅教动机,提升了小说创作意识的水平,展示唐人情致,开发小说的新时代趣味,即谓以志怪之体而用传奇之法,是一部初唐小说由志怪演进为传奇的代表作品。

其他 11万字 1个月前

唐阙史

唐阙史

笔记小说 / 文

《》,古代汉族笔记小说集。二卷。本名《阙史》。原为三卷。高彦休(854~?),号参寥子,籍贯不详。884年(僖宗中和四年),曾任淮南节度使高骈从事,官衔为摄盐铁巡官、朝议郎、守京兆府咸阳县尉、柱国(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卷十八)。

其他 2万字 1个月前

唐国史补

唐国史补

笔记小说 / 文

《》,亦称《国史补》,为中唐人李肇所撰,是一部记载唐代开元至长庆之间一百年事,涉及当时的社会风气、朝野轶事及典章制度各个方面等的重要轶事小说,对于全面了解唐代社会具有极其重要且十分特殊的功用和价值,仅《》征引其内容即达一百三十三处之多。共三卷,凡三百零八条事,卷首有目录,概括每条内容以五字标题。前二卷大体按时间顺序排列,卷下则杂记了各类典故制度。此书上承刘餗所著《国朝传记》,并与之体例相同,卷数

其他 3万字 1个月前

南岳小录

南岳小录

笔记小说 / 文

《》道士李冲昭撰。卷首有自序,称“弱年悟道,近岁依师。洎临岳门,频访灵迹。

其他 1万字 1个月前

魏郑公谏录

魏郑公谏录

笔记小说 / 文

全书共五卷。唐王方庆撰。魏郑公即魏徵,贞观十年魏徵主持修撰五代史成,进封郑国公。此书编录魏徵事迹,侧重其谏奏及与太宗的问对。元至顺年间,翟思忠撰《魏谏公续录》二卷,明以后失传,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中辑出,另行著录,但内容多和《谏录》重复。《畿辅丛书》删除重复后只余十八条,刻在《谏录》之后。明彭年又采《通鉴》、两《唐书))撰《谏录补》一卷,亦无甚价值。

其他 3万字 1个月前

明皇杂录

明皇杂录

笔记小说 / 文

《》,古代汉族史料笔记。共三卷。郑处诲撰。成书于唐大中九年(855年)。

其他 1万字 1个月前

本页面更新于
回到顶部
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