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内斯小说
  1. 吉内斯小说
  2. 其他小说
  3. 封氏闻见记
  4. 卷四
设置

卷四(3 / 3)



《封氏闻见记》转载请注明来源:吉内斯小说(www.genessiscs.com)

○明堂

垂拱四年,则天于东都造明堂,为宗祀之所,高三百尺。又于明堂之北造天堂,以侔佛像。大风摧倒,重营之。火灾延及明堂并尽,无何,又敕于其所复造明堂,侔于旧制。所铸九州鼎,置于明堂之下。当中豫州鼎,高一丈八尺,受一千八百石。其余各依方面,并高一丈四尺,受一千二百石,都用铜五十六万七百一十二斤。开元中,改明堂为听政殿,颇毁彻,而宏规不改。顶上金火珠,迥出空外,望之赫然。省司试举人作《明堂火珠》诗。进士崔曙诗最清新,其诗云:“正位开重屋,凌空大火珠。夜来双月满,曙后一星孤。”天净光微灭,烟生望若无。还知圣明代,国宝在神都。”史贼入洛阳,登明堂,仰窥栋宇,谓其徒曰:“大好舍屋。”又指诸鼎曰:“煮物料处亦太近。”洎残孽奔走,明堂与慈阁俱见焚烧。

○武监

开元十九年,置先师太公庙。春秋二仲上戊日释奠,用张良配享,牲用太牢,轩悬之乐,八佾之舞。出师将发日,皆引辞。京兆功曹卢若虚录太公之后,姜氏、吕氏、尚氏、齐氏、高氏、卢氏、柴氏、庆氏、国氏、纪氏、绍氏、礼氏、贺氏、指氏、掌氏、历氏、牵氏、晏氏、望氏、献氏、易氏、章氏、谢氏、丁氏、申氏、营氏、浦氏、莱氏、许氏、盖氏、雍门氏、东门氏、子雅氏、子尾氏、子襄氏、子牙氏、子功氏、□氏、公旗氏、公牛氏、卢满氏、祭公氏、闾公氏、仲长氏、章仇氏等四十八姓,刻石为记。礼部员外郎崔宗之制铭,立于庙门。天宝中,太学中太学生张絅上书:“请于太公庙置武监。国子监相对,教习胄子。春秋释奠于先师太公,一如国学文宣王庙。”书寝,不报。

○漳渎

开元中,拾遗盖匡朝上书:“以江、河、淮、济,各能独达于海,故受四渎之名。按《尚书注》云:‘漳水横流入河。’今之此水与古有异,发源潞州,东赴沧海。有逾淮、济,合著渎名。请以漳水为一渎,并前为五。以淮水配西岳,漳水配北岳,济水配中岳。庶随正方,各得其宜。阴阳克和,风雨时若。”奏上,不许。


相关小说推荐

广异记

广异记

笔记小说 / 文

《》是一部唐代前期的汉族志怪传奇小说集,原书二十卷,今存六卷。本文专就其中所载人鬼情缘故事与六朝同类故事比较,论证广异记虽上承六朝志怪模式,而叙述转趋曲折,人物形象细致,各方面技法都有进步,尤其在利用宗教元素上已脱离辅教动机,提升了小说创作意识的水平,展示唐人情致,开发小说的新时代趣味,即谓以志怪之体而用传奇之法,是一部初唐小说由志怪演进为传奇的代表作品。

其他 11万字 1个月前

唐阙史

唐阙史

笔记小说 / 文

《》,古代汉族笔记小说集。二卷。本名《阙史》。原为三卷。高彦休(854~?),号参寥子,籍贯不详。884年(僖宗中和四年),曾任淮南节度使高骈从事,官衔为摄盐铁巡官、朝议郎、守京兆府咸阳县尉、柱国(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卷十八)。

其他 2万字 1个月前

唐国史补

唐国史补

笔记小说 / 文

《》,亦称《国史补》,为中唐人李肇所撰,是一部记载唐代开元至长庆之间一百年事,涉及当时的社会风气、朝野轶事及典章制度各个方面等的重要轶事小说,对于全面了解唐代社会具有极其重要且十分特殊的功用和价值,仅《》征引其内容即达一百三十三处之多。共三卷,凡三百零八条事,卷首有目录,概括每条内容以五字标题。前二卷大体按时间顺序排列,卷下则杂记了各类典故制度。此书上承刘餗所著《国朝传记》,并与之体例相同,卷数

其他 3万字 1个月前

南岳小录

南岳小录

笔记小说 / 文

《》道士李冲昭撰。卷首有自序,称“弱年悟道,近岁依师。洎临岳门,频访灵迹。

其他 1万字 1个月前

魏郑公谏录

魏郑公谏录

笔记小说 / 文

全书共五卷。唐王方庆撰。魏郑公即魏徵,贞观十年魏徵主持修撰五代史成,进封郑国公。此书编录魏徵事迹,侧重其谏奏及与太宗的问对。元至顺年间,翟思忠撰《魏谏公续录》二卷,明以后失传,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中辑出,另行著录,但内容多和《谏录》重复。《畿辅丛书》删除重复后只余十八条,刻在《谏录》之后。明彭年又采《通鉴》、两《唐书))撰《谏录补》一卷,亦无甚价值。

其他 3万字 1个月前

明皇杂录

明皇杂录

笔记小说 / 文

《》,古代汉族史料笔记。共三卷。郑处诲撰。成书于唐大中九年(855年)。

其他 1万字 1个月前

本页面更新于
回到顶部
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