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眉大侠》转载请注明来源:吉内斯小说(www.genessiscs.com)
长达不对。本想劝劝他,让他认个错,结果来了半天,我就看清楚了,不怪我徒弟,只怪你们不讲理!我的四个弟子刚露面,就死于欧阳春之手,你是欧阳春的叔叔,理应替他偿命,还有何脸面在我面前胡言乱语?我不管郭长达为什么立擂,也不管他为什么囚禁八王,我只知道给我四个徒弟报仇,拿命来!”
昆仑僧说得气急败坏,往前一冲就是一掌,欧阳普中只好与他战在一处。两个大和尚四臂齐摇,滴溜溜乱转,也分不清谁是什么招法。台上台下鸦雀无声,人们瞪着眼珠子看他们谁胜谁负。
昆仑僧和欧阳老剑客打了一百五十个回合没分出胜负。老和尚急了,心中暗想:从昆仑山到莲花观,第一个就碰上欧阳普中,一个胜仗都没打,我这派主岂不被人耻笑?又一想:与其这样和他战,不如现点绝艺把他制服。想到这儿,昆仑僧虚晃一招跳出圈外。
老剑客欧阳正全神贯注跟昆仑僧打着,一看不打了,他一愣,赶紧问道:“昆仑僧,你因何不战?”“欧阳老剑客,我算服你了。你真不愧为少林的名僧,身手不凡。不过,你想赢我,也未必容易。天快晚了,我看再打下去,也没有结果,贫僧想了一个快当解决的办法,不知你可愿否?”欧阳普中知道他要出歪点子了,就冷笑一声:“愿闻高论。只要能做到,老僧奉陪!”“好!欧阳老剑客,我看咱们俩一对三掌,你把我打败了,我认输,结束八王擂,如果我把你打败了,那么,你怎么办呢?”
欧阳普中一愣,他没想到昆仑僧敢下这么大的赌注,所以稍加思索立即答道:“这么办吧,你要把我打败了,擂台便可结束,我代表上三门及开封府的老少英雄们,就算认了,八王千岁也就交给你们,听凭你们发落,擂台上无戏言。”欧阳嘴上虽这么说,但心里却提心吊胆。
昆仑僧一看此事定下来了,心中暗喜:“欧阳老剑客,我说的一对三掌,并非是掌对掌,而是我打你头顶三掌,你打我头顶三掌,这么个掌对掌,看咱俩谁先打谁?”
欧阳老剑客也明白,昆仑派专练硬气功,脑袋上都有硬功,所以想拿此招数赢人。别看自己闯荡江湖几十年,还是头一回遇上,可话已出口,决无反悔之理,只好硬着头皮挺。昆仑僧问谁打谁,欧阳老剑客就迟疑了,心想:我先打昆仑僧的话,显得自己占先取巧;他先打我的话,万一打伤了,我就得认输。他犹豫不决了。昆仑僧见此状,两眼笑得眯成一条线,“欧阳老剑客,贫僧悉闻少林的硬气功是采天地之灵气、日月之精华研究而成的,所以贫僧非常敬仰。我应当先打你三掌,看看少林的硬功究竟怎样,不知老剑客意下如何?若你害怕,你先打我三掌!”
欧阳老剑客听完,牙关一咬脚一跺,“昆仑僧,既然你提出来了,贫僧就听你的。来,请你先动手。”“好啊,少林的名僧果真是仁义君子,那我可要撒野了,请你站好。”
开封府的老少英雄可就着急了,他们埋怨欧阳老剑客过于忠厚了,怎么能一口气让人揍三巴掌呢?
欧阳老剑客骑马蹲裆式站在台上,两眼平视,舌尖顶着上牙床,让丹田之气贯于头顶,身子绷直,两脚生根似的。昆仑僧一看对方做好了准备,喜上眉梢,心想:天助我也。你怎么顶得住贫僧三掌呢?我一掌就要了你的性命,给我四个徒弟报仇!想到这儿,他脸露奸笑,退出去七八步远,然后挽起袖子,五指并拢,就抡开了胳膊。只见他抡一下,长一圈,抡一下,粗一圈,用气运足了,等胳膊跟大腿一般粗了,才高声喊道:“欧阳普中,贫僧得罪了!”话音未落,“啪”一掌就砸下来了。欧阳普中运足了力量接了这一掌后,只觉得胸膛发热耳朵呜呜直响,但总算没被砸伤。
昆仑僧满指望一掌能达到目的,哪知出乎意料,心中可没底了。他心想:少林的功夫真高啊,这么重的掌怎么没打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全书共有一百二十回,可分三部分。前二十回以“狸猫换太子”故事为引子,叙述包拯成长、入仕,断案折狱,平反宫冤,迎归“国母”,最后以惩治李保作结。第二十八回至第六十八回,以南侠、“御猫”展昭同“五义”之一的锦毛鼠白玉堂之间“猫鼠”争雄为线索,写“五义”归附包拯,以及包拯同众侠客义士保护范仲禹
其他 54万字 1个月前
《》作者(清)石玉昆,是古典长篇侠义公案小说经典之作;是中国第一部具有真正意义的武侠小说,堪称中国武侠小说的开山鼻祖;是侠义派小说的代表之作。由于版本众多,流传极广,脍炙人口的故事对中国近代评书曲艺、武侠小说乃至文学艺术影响深远。一般“三侠”是指北侠欧阳春、南侠展昭、丁氏双侠丁兆兰、丁兆蕙(二人为一侠);“五义”是指钻天鼠卢方、彻地鼠韩彰、穿山鼠徐庆,翻江鼠蒋平、锦毛鼠白玉堂,这五鼠弟兄。
其他 52万字 1个月前
《》以记述所经山川道里及沿途所见风俗人情为主,兼及丘处机生平,是研究13世纪漠北、西域史地及全真道历史的重要资料。该书过去知道的人很少,乾隆年间钱大昕从《道藏》中抄出,加以表彰,得到学术界重视。现在流行较广的是王国维1926年校注本。
其他 4万字 1个月前
《》,亦作《幽明录》、《幽冥记》,南朝宋宗室刘义庆集门客所撰志怪小说集,30卷,原书已散佚。鲁迅《古小说钩沉》中辑得二百六十五则。《周易·系辞》“是故知幽明之故。”注称“幽明,有形无形之象 。”书中所记鬼神灵怪之事,变幻无常,合于此意,故取此名。书中有不少故事与《列异传》、《》、《》相同。
其他 2万字 1个月前
《》及《续眉庐丛话》,清末民初况周颐(1859~1926)撰。况氏为晚清词学大家,兼治野史掌故,该书即其野史掌故方面的名作。全书内容广泛,以清代宫廷轶闻、朝野逸话、典章制度为主,稍及前代历史。原连载于《东方杂志》,后有单行本行世。
其他 11万字 1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