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眉大侠》转载请注明来源:吉内斯小说(www.genessiscs.com)
郭长达的鼻梁骨被石子儿打得酸痛,眼泪直淌。等他擦干眼泪,徐良已经下了台。他气得在台上破口大骂:“徐良,你小子要有能耐就回来,逃跑不算英雄好汉,你若敢跟贫道当场动手,才叫白眉大侠!”
任凭郭长达怎么骂,徐良就是不言语。他还在台下直晃脑袋,故意惹郭长达生气。郭长达恨不得跳到台下把徐良拽上来。正在这时,就听有人口诵佛号,声音好似响雷。人群中走出一个高大的和尚,他脚尖踩地飞身上了擂台,一看是铜金刚铁罗汉大力佛欧阳普中,郭长达就吃了一惊,平心而论,自己不是他的对手,但现在正在火头上,胆子就壮了。他把量天尺一晃,就亮开了门户,“来的可是欧阳普中?”“正是贫僧。郭长达,你这个人面兽心的东西!我且问你,前些日子在擂台比武,你因何唆使血手飞镰江洪烈对我暗下毒手,伤了我的二目?若不是老少英雄取来九籽莲花,我的命就废了。今日康复,我找你算账来了,你怏把江洪烈交出来,跟他算完了再跟你算!”“欧阳普中啊,该着你老人家命大。要找老剑客报仇不难,你得先把我赢了,胜不了飞云道长,想要报仇难似登天!”
欧阳普中晃起双掌,郭长达手拿量天尺,俩人一个有家伙,一个没家伙就战开了。郭长达把双尺一并,对准欧阳普中便斩。欧阳老剑客一看量天尺砸下来了,眼珠一转,计上心头,他冷不丁往旁边一闪,一把抓住了量天尺。郭长达吓了一跳,连忙用力往回夺,量天尺好像被铁钳子夹住了似的,俩人三拧两拧,把量天尺拧成了麻花,最后,郭长达只好撒手。欧阳普中一脚把量天尺踢到台下,老剑客颔首一笑:“郭长达,你不就这么两下子,再去取兵刃吧,我等着你。”郭长达脸一红,“呸,欧阳普中,你少自夸其德,没有兵刃,我也不怕你!”
郭长达使出三十六路莲花掌,玩儿了命了。无奈他的能耐赶不上人家,打了四十九个回合,郭长达已大汗淋淋,步步退缩,一招慢似一招。眼看就要被欧阳普中结果性命,大和尚昆仑僧一看徒弟不行了,大喊一声:“长达,你退下,为师到了!”
郭长达一看是老师,乐得喜上眉梢:“老师,您老人家来得正好,快助弟子一臂之力!”“少废话,快退下去!”
郭长达答应着,大口喘气地退归后台。他擦了擦脸,喝了口水,站在上场门观战,心中暗想:就看这一仗了。如果师父再不行,八王擂就彻底失败了。想到这儿,郭长达颇为提心吊胆。
昆仑僧到前台和欧阳普中见面,老百姓一阵大笑。原来,这俩和尚个头一般高,两个大块头往台上一摆,把擂台都快压塌了。
昆仑僧双掌合十,口诵法号,“对面可是少林的圣僧欧阳普中啊?”欧阳普中一看,嗬!怪不得郭长达腰板硬呢,原来昆仑僧在这儿!不过他心里也明白,昆仑僧乃是莲花派、昆仑派两派的教主,武艺精通,不好对付,能否赢了他,自己心里头毫无把握。欧阳老剑客想到此,口诵法号:“对面来的可是昆仑僧老派主吗?”“正是贫僧。”“老派主,你这次登台,难道是替你徒弟与贫僧比试高低?”“不错,我就是为这个来的。”欧阳老剑客一笑,“派主,我看你是大错特错呀!你徒儿郭长达目无法纪,囚禁一国的亲王,竟敢在此设立八王擂聚众闹事,深为天下人所耻笑,你当师父的应当规劝于他。常言道,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徒弟有错,当老师的是有直接责任的。我原以为你对手下人的不对之处会管教的,结果你不但不管,反而放纵支持,昆仑僧,你这样做,后果可不堪设想。”
昆仑僧听罢,用鼻子哼了几下:“姓欧阳的,你别费唾沫星子了,现在说这话为时已晚矣。实话对你说吧,贫僧下昆仑山时,还责怪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全书共有一百二十回,可分三部分。前二十回以“狸猫换太子”故事为引子,叙述包拯成长、入仕,断案折狱,平反宫冤,迎归“国母”,最后以惩治李保作结。第二十八回至第六十八回,以南侠、“御猫”展昭同“五义”之一的锦毛鼠白玉堂之间“猫鼠”争雄为线索,写“五义”归附包拯,以及包拯同众侠客义士保护范仲禹
其他 54万字 1个月前
《》作者(清)石玉昆,是古典长篇侠义公案小说经典之作;是中国第一部具有真正意义的武侠小说,堪称中国武侠小说的开山鼻祖;是侠义派小说的代表之作。由于版本众多,流传极广,脍炙人口的故事对中国近代评书曲艺、武侠小说乃至文学艺术影响深远。一般“三侠”是指北侠欧阳春、南侠展昭、丁氏双侠丁兆兰、丁兆蕙(二人为一侠);“五义”是指钻天鼠卢方、彻地鼠韩彰、穿山鼠徐庆,翻江鼠蒋平、锦毛鼠白玉堂,这五鼠弟兄。
其他 52万字 1个月前
《》以记述所经山川道里及沿途所见风俗人情为主,兼及丘处机生平,是研究13世纪漠北、西域史地及全真道历史的重要资料。该书过去知道的人很少,乾隆年间钱大昕从《道藏》中抄出,加以表彰,得到学术界重视。现在流行较广的是王国维1926年校注本。
其他 4万字 1个月前
《》,亦作《幽明录》、《幽冥记》,南朝宋宗室刘义庆集门客所撰志怪小说集,30卷,原书已散佚。鲁迅《古小说钩沉》中辑得二百六十五则。《周易·系辞》“是故知幽明之故。”注称“幽明,有形无形之象 。”书中所记鬼神灵怪之事,变幻无常,合于此意,故取此名。书中有不少故事与《列异传》、《》、《》相同。
其他 2万字 1个月前
《》及《续眉庐丛话》,清末民初况周颐(1859~1926)撰。况氏为晚清词学大家,兼治野史掌故,该书即其野史掌故方面的名作。全书内容广泛,以清代宫廷轶闻、朝野逸话、典章制度为主,稍及前代历史。原连载于《东方杂志》,后有单行本行世。
其他 11万字 1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