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文豪》转载请注明来源:吉内斯小说(www.genessiscs.com)
田地赋税和教化是华夏传承几千年中,一直看重的两条线,其历史上总会有多次改革,这些改革在后世也会经常研究,以史为鉴。
虽然历史进程不同,但历史走向都是类似的。这个时代的政策和余柏林所学历史也多有类同。因此,这些政策的起因、经过、结果,施行过程中的阻挠、缺陷等等,余柏林都了然于心。而后世学者评论过去政策,也都会讨论“假如我在那个时代,该怎么做”,所以要提出建议,也十分容易。
比如土地政策推行原因,不就是土地兼并问题,农民无地生计堪忧,豪门大置田地还不用缴税。导致社会矛盾激烈税收减少。再加上税目繁重农民压力大,官吏可操作的地方也多。本来土地兼并就活不下去了,再这么剥削,各地就该此起彼伏的揭竿起义了。
重新丈量土地,统一税制,改粮为银,本就是大势所趋。
余柏林稍稍打好腹稿之后,以后世方法先在草稿纸上写上大纲,然后修改几分之后,提笔洋洋洒洒,一千字片刻即就。余柏林写了这么久的圣贤文章,今天终于直抒胸臆言之有物一回,心中热血澎湃,文思泉涌,似乎不经思考,笔墨自动便转化成了锦绣文章,如有天助。
到第二篇,就更容易了。
这两句话,在后世也讨论了无数回。
这句话,在最初断句时,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好似孔子赞同愚民政策似的。
其实纵观孔子言论,其实不然。孔子生平,在当时便是“离经叛道”之人。周时,政府设国学和乡学两类。国学又分大学和小学两级,而乡学则多称为庠、序、校、塾等,教育局限在贵族之中,平民几乎难以入学。这时候的教育,是真正的贵族教育。平民连读书习字的机会都没有。
东周时期,各国实力割据,为培养人才,有才干的平民也可以入学。孔子对扩大教育持极力支持的态度,他认为,教化民众能增强国家实力。孔子的教育思想在当时来说,非常超前,他认为不能仅仅局限在有潜力有培养价值的人,而应推广至所有国民。
孔子不仅言语支持,更是身践力行,推广私学,他的三千弟子,来自各个国家,不但打破国家之分,甚至打破夷夏之分,学生更是来自不同的阶层,不同职业。
这在现在来看,都是很难想象的。
这样的一个明确表示要推行全民教育的人,怎么可能说出“不能让民众知道”的话?
完全是前后矛盾。
余柏林写完孔子生平之后,笔锋一转,开始阐述为什么会有这种误解的思想。
最先提出这个断句的人,乃是士族门阀巅峰时期的人。那个时候简直是社会风气倒退时期,讲究上品无寒士,下品无士族,教育再次被贵族垄断。作为贵族代言人,他曲解孔子真正含义,可想而知。
而后来之人,大多是跟风了。
后面那人,虽然跟风,但本身行为上,却是倡导推行教化,并且也做出了许多实事。
余柏林一边写一边心中感慨,其实历朝历代朝廷并没有实施什么愚民政策,反而大多推行教育,力图让更多的人成为人才,为己所用。虽然说学的四书五经局限性很大,从后世来看,禁锢了思想。但对于当时而言,统一思想有,但愚民是绝对没有的。
真正的愚民政策,那是在某几个少数名族王朝才会推行。以少数治多数,人家那么做也可想而知。
那时候不只是教育,政治文化社会经济等等各方面,都在倒退,不单单仅仅是愚民一项。
比如现在这一策问,明摆着主流文化是不相信“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句话的。现在普遍的断句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即老百姓,若可任使,就让他们听命;若不可任使,就让他们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文案:元梨在商业街开了一家甜品店,最近新加了外卖业务,她发现对面一家公司每天都在下单,而且出来接外卖的是高冷帅哥邻居,话少长得帅,每一处都长成了她喜欢的样子,还有些反差萌的可爱,勾的她蠢蠢欲
都市 59万字 25天前
最强炼丹师林辰,一朝重生却变成了最低阶炼丹炉,获得无限吞噬进化系统,女神抱着的感觉就是不一般。“吃吃吃,除了女神的药,全部吞噬吃掉……”首-发:o18sace「o18sace」
都市 110万字 25天前
文案:仓鼠精叶点青带着一空间物资误入了一场全人类参与的末日生存游戏,幸运地抽中了领主身份。有这一空间的物资做起步资金,叶点青把领地建设的风生水起。烈日炎炎,有消暑清凉的莓梅冰沙、椰果
都市 44万字 25天前
橘色书屋-09-22完结当前被收藏数:12988文章积分:154,160,706文案:乔安安前世是多才多艺武功过人的将门贵女,重生成千年后又丑又穷成绩倒数的初红,写
都市 43万字 25天前
橘色书屋金牌推荐-09-22完结总书评数:680当前被收藏数:1645【文案】一句话文案:智商不够,美貌来凑,彪出风格,悍出节奏!在后宫‘答应’了一辈子的白若重生了!重生在了一切还
都市 35万字 25天前
橘色书屋0923完结当前被收藏数:5901文章积分:118,591,544【文案】总的来说,就是一个因先天心脏病而死的孤儿青翎,穿到架空世界,过小日子的琐碎事。内容标签:种田文灵魂转换
都市 70万字 25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