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云阁》转载请注明来源:吉内斯小说(www.genessiscs.com)
之、守之、安之,即是道也。大道全旨,已赅于数语之中,合上是总论。子欲求道,以今夜观,营卫中尚未绝夫饕餮,已非入道器矣。尔知吾乎?”三缄曰:“不知。”老丈曰:“吾太仓先生也。”言毕不见,童子亦渺。三缄惊异之久,仍归旧所。仆哗然曰:“今宵遇鬼矣。”三缄曰:“如何?”仆曰:“吾主仆入户时,老丈命一小童导仆别室,食饮后宿于厢右。三更柝响,寝门忽开,吾暗窥视,见一美女云桥高结,彩服如霞,娇好之姿,世无其匹,心以为老文家人也,仍俯首而卧。不意此女竟入寝门,媚态百般。吾心刚动,彼已入榻,试抚摩之,始而细腻如脂,继而坚硬如铁,终而僵冷有如冰然。仆惧而起,提灯细视,厉鬼也。呼号出户,童子惊问,吾实告之。及童子入视,乃一蕉干,怒为诳语,击吾以掌。吾身闪异处,童子势虚倒地,化一小猿,跳舞久之而他逝。今夜岂非遇鬼乎?”三缄闻仆之言,亦思所见,不觉毛发俱竖,启户潜行。其后风声浓浓,如有所逐,主仆回顾,则一巨虎张牙舞爪,骇甚,向东奔逃。正行间,雾气忽生,其黑如漆,主仆欲止(正)畏虎,欲行不能,事正两难,倏然前途灯光隐约。三缄呼之不应,随后追之。殊此速彼速,此缓彼缓,竟至茂林,灯光隐矣。主仆同入林内,携手缓行。
约行百步之遥,瞥见千万红灯,如星密布。三缄暗计是必兰若办理佛事,借此兰若,亦可息肩,遂大着胆儿,向红灯处疾趋。刚到灯光前,三四美女穿红缀紫,嬉笑而来。见三缄凝睇良久,哝哝细语,不辨所说何词。三缄欲访前程,碍于男女不相赠答,伫立如痴。女娘见此情形,娇声询曰:“郎君其迷途而待问者乎?”三缄曰:“然。”女娘曰:“郎君意欲何往?或东或西,为妾言之。”三缄曰:“吾为访道远游,东西尚未有定。但得一息肩之所,以免一夜劳顿,心已足矣,他无望焉。”女娘曰:“如此可随吾归,吾家室甚宽宏,不惟一夜可安,即一载亦可住。”三缄意在息足,不暇审择,遂随众女而行。路途中,闻得前一女娘慨然长叹曰:“爖阿姑诞辰,妾采药山巅,欲进长生之酒,刚息松下,忽遇杜长戏谑百端,幸杜心蛇驾雾前来,与之相斗,始得脱身归洞,否则受彼啰唣,有难言者。”后一女娘曰:“物类杜长,犹杜心蛇之是畏,惟人类杜长,杜心蛇不得而噬,其意终不遂焉。”前女娘曰:“妾以为杜长只有于物,如尔所言,人类亦有之乎?”后女娘笑曰:“姊姊不知,人类社长正多于物耳。”中一女娘曰:“闲话休题,后面郎君如何安置?”前女娘曰:“彼有仙骨,凑吾仙缘,肯使他逝哉?”中女娘曰:“然则置诸姊洞耶,亦置诸妹府耶?”又一女娘曰:“姊妹毋须争论,吾有绝妙之策,作一羊车入宫故事,随到而随留,何如?”众女娘同声笑曰:“可,可。”未几,红灯愈广,大第重重,女娘导三缄前行。三缄劳顿已极,不择何人居室,竟向左之朱门而入焉。众女娘曰:“葛仙姊姊夺纛矣。”葛仙喜不自胜曰:“夙有仙缘,外人安能夺之。”遂同三缄入室,命小婢烹茗煮酒,款待殷勤。室外荞仙、竹仙、桂仙,拍肩遥盼,私相议曰:“葛仙得此仙郎,以成大道,吾姊妹岂甘让彼独得乎?”荞仙曰:“桂仙道法高妙,何弗思一上策,以夺仙郎,夺归以配桂仙,吾辈让亦甘心。至葛仙独得,实不服也。”桂仙曰:“葛仙即得仙郎,不过煮酒陪饮,献媚诱之,吾观仙郎眉横一字,非可骤以媚诱者。善能识人。且待明日各呈礼物,以贺葛仙。葛仙贪饮,轮流苦劝,俟彼大醉后,竹仙姊姊生烟吐雾,荞仙乘隙,窃负仙郎入吾洞中,有何不可?”众皆然之。言别一声,各归洞内。
是时葛仙陪饮献媚,三缄心如铁石,毫不动情。葛仙撤筵导入内寝。床榻之美,世所罕见。三缄曰:“吾明日起程甚早,何弗唤仆与吾共榻?”葛仙曰:“郎君不嫌室陋,暂息数日,饮食即粗不堪口,妾自勤勤奉之。”三缄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传》(又名《八仙全书》)一书,是八仙题材的小说中,叙述八仙故事最全,情节最为丰富的一种。该书作者系清代无垢道人他自幼流落成都,师从清云观志元法师长达二十八年,熟读道教典籍,深通玄理。后又出蜀游历全国,曾在北京停留数载,有人慕名不远千里前来问道。后无垢道人因忧心当时道教统序失次,少有人知,故根据诸仙得道始末及修道情形撰成此书。
其他 51万字 2个月前
《》又名《扫魅敦伦东度记》,明代小说。书叙达摩老祖由南印度出发,自西而东,经东印度国,再往震旦国阐化历程。作者精心塑造了一大批千奇百怪的妖魔形象,它们有的是人,像酒色财气四魔,本是巨鼋巫师的徒弟;有的是人的心理幻化,它们给社会带来各种危害,诸如兄弟不和、夫妻失睦等,皆由它们拨弄而成,而与达摩老祖和不如密多尊者始终作对。小说虽极写神怪妖魔,光怪陆离,虚幻神奇,但却揭露了明末社会和家庭的各种矛盾,真
其他 48万字 2个月前
《》与《》的体例大致相似,但内容则多为《搜神记》所未见。该书凡十卷,一百一十七条。《搜神后记》在魏晋南北朝的志怪群书中是颇具特色的。它内容上略为妖异变怪之谈,而多言神仙;艺术上是芜杂琐碎的记叙减少,成片的 有关当地风土的民间故事。作者赋予这些山川风物丰富的人情美,所以显得美丽动人。一类是人神、人鬼的爱情故事。著名的有《白水素女》、《李仲文女》、《徐玄方女》等。这类题材写得绚丽多姿,极富浪漫梦幻意
其他 0万字 2个月前
十六回,明末董说(字若雨)著。它补入《》的“三调芭蕉扇”之后,而又自成创作的结构,其思想性和艺术性,毫不比《酉游记》原书逊色,是一部想象瑰丽而具有当时的现实意义的神魔小说。
其他 0万字 2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