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云阁》转载请注明来源:吉内斯小说(www.genessiscs.com)
破莲田道友团聚诛虾族龙女争光
群妖之中,惟有七位妖王,各执军器,与七虎战在一团。七虎法力甚高,兼有弃海、凤春、紫花娘、翠华、翠盖以及乐道阵外攻入,一时狂风震动,雷电交临。七妖不能支持,各乘黑风逃走。七虎分路追杀,竟追至千里之外,始收兵而回。乐道入洞,大设筵席,一则劳赏诸妖,一则为弃海等洗尘。杯酒间,乐道与弃海谈及相别情况,言随泪下,咽喉哽哽,不能尽吐其词。停声久之,弃海离席而言曰:“并承道弟兴兵解释兄围,兄固叨沾不尽。但莲田欺吾东海,蛟腾、鳖甲尚对待交攻,还祈弟台借此妖兵,以破逆贼,则吾东海感戴多多!”乐道曰:“兄之所祈,弟非不允,第须问诸妖部,愿去者去,不愿去者任之。”弃海曰:“总要出彼情愿耳。”乐道曰:“者是自然。”言讫,出席向群妖曰:“今日之战,多劳勇往。七虎将军法力颇高,七妖长皆为所伏,此围已解。尚有莲田大将与东海龙兵对敌,龙宫太子弃海欲请将军等前去帮助,以破莲田,不知七虎将军意念何若?”七虎未及回言,弃海走上前来,笑谓乐道曰:“弟适思及莲田不比七妖,恐七虎将军去被所害,吾心不忍,故来止之。”善用激法。七虎怒曰:“不怕莲田三头六臂,吾辈愿去,竭力同擒!”弃海曰:“如将军不畏,宴罢后即便起程。”七虎唯唯。未几宴罢,弃海与乐道命七虎为前队,凤春四女为后队,缓缓向落雁江而投。
且说莲田见得七妖将弃海追逐,不知所往,于是大起虾族及本部兵将,力战蛟腾。鳖甲先锋抵敌不住,伤却左臂,负痛回营。营外莲田叫杀不已,蛟腾独自与莲田战于江岸。莲田连胜数阵,蛟腾知力不敌,且战且退。退回营内,修下请兵表文,遣得本部中郎将蛟魁,捧此表章,急归东海。又嘱营中诸将,谨严死守,任莲田百般辱詈,免战高悬。莲田叫骂半日,未见交兵,回营笑曰:“蛟腾素称猛勇,今观于此,其所恃者弃海也。弃海杀法虽高,已被群妖攻敌,一木难支大厦,彼又乌能胜乎!”老虾曰:“弃海自群妖追去,已近十日,未卜存亡。不趁此时攻杀蛟腾,扫平东海兵卒,倘彼修表,奏请添兵益将,又费一番挞伐之劳矣。”莲田依许,概将营兵点出,秘语乘夜攻打蛟蚌营寨。
果至三更,莲兵暗暗出营。刚到蛟蚌营外,海角齐吹,莲兵耀武扬威,即将二营四面围定,声声叫杀,震动落雁江头。蛟腾传令,不准出战,只宜慎守。莲田攻打一夜,未能攻破,次日又督兵攻之。蛟腾号令严明,营寨未失,然心中着急,惟望东海发兵解围。莲田见得攻营日久,不能得破,私谓老虾曰:“吾兵力将疲矣。倘彼突然杀出,岂不画虎未成反类狗哉?”老虾曰:“将军又出何策?”莲田曰:“吾欲归营,养就锐气,再与之战耳。”老虾曰:“不可。尔兵一退,敌人知尔兵力已疲,乘势攻之,必然败绩。不若就彼营外,以为营垒。如东海不知蛟腾力竭,按兵不发,乘机可以攻破东海。如知发兵前来,吾兵退归本营,留半以截东海之兵,使彼两相悬绝,然后乘夜两下攻击,或可胜焉。”虽是灿头,亦颇知兵。但惜其辅佐之非人耳。莲田欣然,就对蛟营以为营寨。
未逾三日,东海遣得龙女领兵十万,浩浩荡荡,向落雁江而来。甫到江尾,遥见营寨一座,密布旌旗。蛟魁暗思:吾回东海时,此处无有营寨,是他也,胡自来哉?忙禀龙女,遣兵问及。老虾答曰:“此营非他,乃瑞光分屯,以接海兵耳。”其人问曰,“蛟腾近日胜败如何?”老虾曰:“累战累败,故命瑞光分扎此营,以为归路。”龙女闻说,也不猜疑,遂与蛟魁引兵直来营外。老虾统领本部,迎接入营。蛟魁耳语龙女曰:“吾观此营,似非虾家兵将,恐是贼人伪称者,不可不防。”老虾见事已败露,当即兴兵相杀。龙女大败,退至十里,始将行营扎着。老虾兵卒,亦对面相持。蛟腾是时闻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传》(又名《八仙全书》)一书,是八仙题材的小说中,叙述八仙故事最全,情节最为丰富的一种。该书作者系清代无垢道人他自幼流落成都,师从清云观志元法师长达二十八年,熟读道教典籍,深通玄理。后又出蜀游历全国,曾在北京停留数载,有人慕名不远千里前来问道。后无垢道人因忧心当时道教统序失次,少有人知,故根据诸仙得道始末及修道情形撰成此书。
其他 51万字 5个月前
《》又名《扫魅敦伦东度记》,明代小说。书叙达摩老祖由南印度出发,自西而东,经东印度国,再往震旦国阐化历程。作者精心塑造了一大批千奇百怪的妖魔形象,它们有的是人,像酒色财气四魔,本是巨鼋巫师的徒弟;有的是人的心理幻化,它们给社会带来各种危害,诸如兄弟不和、夫妻失睦等,皆由它们拨弄而成,而与达摩老祖和不如密多尊者始终作对。小说虽极写神怪妖魔,光怪陆离,虚幻神奇,但却揭露了明末社会和家庭的各种矛盾,真
其他 48万字 5个月前
《》与《》的体例大致相似,但内容则多为《搜神记》所未见。该书凡十卷,一百一十七条。《搜神后记》在魏晋南北朝的志怪群书中是颇具特色的。它内容上略为妖异变怪之谈,而多言神仙;艺术上是芜杂琐碎的记叙减少,成片的 有关当地风土的民间故事。作者赋予这些山川风物丰富的人情美,所以显得美丽动人。一类是人神、人鬼的爱情故事。著名的有《白水素女》、《李仲文女》、《徐玄方女》等。这类题材写得绚丽多姿,极富浪漫梦幻意
其他 0万字 5个月前
十六回,明末董说(字若雨)著。它补入《》的“三调芭蕉扇”之后,而又自成创作的结构,其思想性和艺术性,毫不比《酉游记》原书逊色,是一部想象瑰丽而具有当时的现实意义的神魔小说。
其他 0万字 5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