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野仙踪》转载请注明来源:吉内斯小说(www.genessiscs.com)
第五十九回 萧麻子贪财传死信 温如玉设祭哭情人
词曰:
秋霜早,桐花老,几多离恨愁难扫。佳期阻,如何处,乍闻凶信,神魂无主。苦苦苦。
情难竭,柔肠结,泪痕滴尽心头血。读哀扎,奠浆茶,新堆三尺,永埋冤家。呀呀呀。
右调《钗头凤》
且说温如玉着张华打听得韩思敬挨了二十个嘴巴,一夹棍,供出真情,押到房后坑中起赃,心上甚喜。后又听得止起出二十两,余银俱无下落,心下又慌乱起来。次早,又打听得夹了韩思敬一夹棍,早饭后,州里送来二十两银子。又见将韩思敬老婆拿去,留下他几个孩子,哭叫不已,如玉又动了怜悯之心。午间见韩思敬老婆大披着头发、满面青肿,两只手皮肉皆飞,淋漓血水,跑入来,跪在地下,只是痛哭。如玉长叹了一声,向王氏道:“我与你们主仆一场,有何仇恨?只有你们负我处。但我如今,一贫如洗。这四五百银子,就是我养生度命之源,亏你们心上过得去。只但愿上天可怜,有了罢。”此时张华家女人,也在书房门外探听。如玉就着他扶王氏入去。不多时,见衙役叫思敬的儿子和他女儿。张华说入去。又听得王氏大哭。须臾听得脚步乱响,两个娃子,一齐喊叫。如玉看时,见好几个差人,硬拉出去,张华跟在后面,心上甚是不忍。将张华叫住,吩咐道:“州尊若将这两个孩子动刑时,你可述我的话求情,不可着难为他。”张华去了。有两顿饭时,见张华将两个娃子领回。每人手内,还有三四十个钱,并点心之类。如玉问了一回,知是州尊心细处。着两个娃子入去,自己一个咨嗟太息,怨恨命苦。想算着,不但将来日月难过,还有什么脸面去见金钟儿?从此茶饭减少,渐渐的黄瘦起来。
一日正在书房中闷坐,只听得张华说道:“试马坡萧大爷来了。”如玉听见“试马坡”三字,心上动了几动,连忙迎接到房内,叙礼坐下。萧麻子道:“大爷是几时来的?文章必定得意。”如玉道:“我回家四五天了。还讲文章得意不得意?将来连穿衣吃饭处,还未定有无。”萧麻子道:“我久知大爷被盗,到想不到韩令价身上。昨日在苗秃子家,方知根由。真是世间没有的怪事。”如玉道:“总是我命运该死。未知此信金姐知道不知?”萧麻子笑道:“你问金姐么?他知道之至。“如玉道:“他可有什么话说?”萧麻子道:“他闻信的那半晌,话最多;到如今十数天,我从未听见他说句话儿。”如玉道:“想是他气恨极了,所以才一言不发。”萧麻子道:“正是。”如玉叹恨了一声。张华送上茶来,萧麻子吃毕,问道:“大爷共失去多少银子?”如玉道:“四百七十两。”萧麻子道:“金姐的首饰、衣服还在么?”如玉着惊道:“他有什么首饰、衣服?老哥何出此问?”萧麻子道:“我承金姐不弃,大爷而外,事无大小,从不相欺。”如玉听了,不由的面红耳赤起来。萧麻子道:“大爷当嫖客一场,能够着行院中人倒贴财物,真不愧为风流子弟。”如玉道:“他因何事就与老哥说起这莫须有的话来?”萧麻子冷笑道:“这莫须有三个字,休向小弟说。就是大爷这番被盗的银子,还是郑三家柜内锁着的原物,只可惜没有将那十几包石头带来,所以就该吃大亏了。“如玉听了,吓的痴呆了半晌,忙问道:“老哥到要说明。”萧麻子道:“你要教我说明么?也罢了。”遂将苗秃子如何翻舌根,玉磬儿如何挑唆。他彼时如何开解,他父母如何搜拣,金钟儿如何痛骂苗秃,他父母如何毒打,温如玉忍不住浑身肉跳起来。后说到吃了官粉,如玉往起一站,挝住萧麻子肩臂,大声道:“他死了么?”萧麻子道:“你坐下,我和你说。”如玉那里还坐的住?只急的揉手挝腮,恨不得萧麻子一气都说出来,他好死心塌地。又见萧麻子必要教他坐下,只得隐忍着,坐在炕沿边催说。萧麻子又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传》(又名《八仙全书》)一书,是八仙题材的小说中,叙述八仙故事最全,情节最为丰富的一种。该书作者系清代无垢道人他自幼流落成都,师从清云观志元法师长达二十八年,熟读道教典籍,深通玄理。后又出蜀游历全国,曾在北京停留数载,有人慕名不远千里前来问道。后无垢道人因忧心当时道教统序失次,少有人知,故根据诸仙得道始末及修道情形撰成此书。
其他 51万字 5个月前
《》又名《扫魅敦伦东度记》,明代小说。书叙达摩老祖由南印度出发,自西而东,经东印度国,再往震旦国阐化历程。作者精心塑造了一大批千奇百怪的妖魔形象,它们有的是人,像酒色财气四魔,本是巨鼋巫师的徒弟;有的是人的心理幻化,它们给社会带来各种危害,诸如兄弟不和、夫妻失睦等,皆由它们拨弄而成,而与达摩老祖和不如密多尊者始终作对。小说虽极写神怪妖魔,光怪陆离,虚幻神奇,但却揭露了明末社会和家庭的各种矛盾,真
其他 48万字 5个月前
《》与《》的体例大致相似,但内容则多为《搜神记》所未见。该书凡十卷,一百一十七条。《搜神后记》在魏晋南北朝的志怪群书中是颇具特色的。它内容上略为妖异变怪之谈,而多言神仙;艺术上是芜杂琐碎的记叙减少,成片的 有关当地风土的民间故事。作者赋予这些山川风物丰富的人情美,所以显得美丽动人。一类是人神、人鬼的爱情故事。著名的有《白水素女》、《李仲文女》、《徐玄方女》等。这类题材写得绚丽多姿,极富浪漫梦幻意
其他 0万字 5个月前
十六回,明末董说(字若雨)著。它补入《》的“三调芭蕉扇”之后,而又自成创作的结构,其思想性和艺术性,毫不比《酉游记》原书逊色,是一部想象瑰丽而具有当时的现实意义的神魔小说。
其他 0万字 5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