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摭言》转载请注明来源:吉内斯小说(www.genessiscs.com)
一人,宜与及第;源重四人落下。时杨知至因以长句呈同年曰:“由来梁燕与冥鸿,不合翩翾向碧空;寒谷谩劳邹氏律,长天独遇宋都风;此时泣玉情虽异,他日衔环事亦同;三月春光正摇荡,无因得醉杏园中。”
○及第后隐居
费冠卿,元和二年及第,以禄不及亲,永怀罔极之念,遂隐于九华。长庆中,殿中侍御史李行修举冠卿孝节,征拜右拾遗,不起。制曰:“前进士费冠卿,尝与计偕,以文中第归,不及于荣养,恨每积于永怀,遂乃屏迹邱园,绝踪仕进,守其至性十有五年。峻节无双,清飚自远!夫旌孝行,举逸人,所以厚风俗而敦名教也。宜承高奖,以敬薄夫。擢参近侍之荣,载伫移忠之效,可右拾遗。”
施肩吾,元和十年及第,以洪州之西山,乃十二真君羽化之地,灵迹具存,慕其真风,高蹈于此。尝赋《闲居遣兴诗》一百韵,大行于世。
皇甫颖,早以清操著称,乾符中及第,时四郊多垒,颖以垂堂之诫,绝意禄位,隐于鹿门别墅,寻以疾终。
○入道
戴叔伦,贞元中罢容管都督,上表请度为道士。
萧俛自,左仆射表请度为道士。
蒋曙,中和初,自起居郎以弟兄因乱相离,遂屏迹邱园。因应天令节表请入道,従之。
顾况,全家隐居茅山,竟莫知所止。其子非熊及第归庆,既莫知况宁否,亦隐于旧山。或闻有所遇长生之秘术也。
论曰:士之谋身,得之者以才,失之者惟命,达失二揆,宏道要枢,可谓勤于修己者与!苟昧于斯,系彼能否,临深履薄,歧路纷如,得之则恃己所长,失之则尤人不尽;干禄之子,能不慎诸!及知命也者,足以引之而排觖望,不足倚之而图富贵;倚之则事怠,怠则智性昏;引之则感通,通则尤怨弭。故孔孟之言命,盖厄穷而已矣!有若立身慎行,与圣哲同辙者,则得丧语默,复何趸芥乎!复何穹隆乎!然士有死而不忘者,恩与知而已矣。包子之误放,李翱之奏章,足以资笑谈,不足以彰事实。有功成身退,冥心希夷者,吾不得而齿矣。
《》是文言短篇小说,作者是李昌祺。《余话》当时以抄本流行,宣德八年有了第一个刻本。据《千顷堂书目》子部小说类载,该书成化丁亥(1467)有刊本。清乾隆五十六年刊本、同治十年刊本均三卷,诵芬室丛刊本五卷。
其他 11万字 1个月前
清代有一本研究《》的专著很出名,就是悟一子陈士斌的《》,《西游真诠》一百回,是清初山阴陈士斌据明代百回本《西游记》删改而成,每回末均有陈士斌(即悟子一子)的批语。书之首页背面有两行大字“悟一子批点《西游真诠》”,次为尤侗的“西游真诠序”,序末署“康熙丙子(康熙三十六年,1696)中秋西堂老人尤侗撰”。次为目录,其第九回为唐僧出世故事,原第九回至第十二回四回书拆合为第十至第十二回三回。
其他 19万字 1个月前
又名《捉鬼传》、《平鬼传》、《钟馗传》、《九才子》等(旧时书名多作《捉鬼传》或《平鬼传》)。长篇小说。四卷,十回。此书原署,烟霞散人(或题樵云山人)作。郑振铎以为杭人夏履先,又或以为刘璋撰。璋字于堂,号樵云山人,山西太原人。康熙三十五年举人,曾官直隶深泽县令。擅书法,谙世情,不得志。于康熙五年(1666)成书。书叙钟馗捉鬼故事。唐德宗时,钟馗参加考试,因其貌不扬落
其他 7万字 1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