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倾谈》转载请注明来源:吉内斯小说(www.genessiscs.com)
,其父忿忿而去。诗曰:任你公婆戾气多,鬼神添注命如何。
生前放肆无拘束,到了阎君细挫磨。
二成惊醒,汗湿通身。推醒老婆,臧姑怒曰:“我睡得好好,你推醒我做乜事呀?”二成将父亲怒骂之言说与他知,臧姑曰:“你不过心躁而已,岂有为人父,走入来被底,讲说话么。况有新妇在旁,唔通总有的礼体。别人做家公,都唔人新妇房间,何况来到新妇枕旁,共你谈论。”二成曰:“话起亦有理。今晚我饮酒,食了一钵仔咸萝卜,唔通真正系心躁发梦。
”臧姑曰:“他话你不孝,我两公婆点样不孝法?你有打老母?
我又有打家婆,不过我两个唔好颈,有几何叫佢。本心之讲,佢做老大,都唔叫我后生先,我做后生,叫佢老大先,我又有咁吓作呀!”二成曰:“亦是道理。(听尽老婆咁多道理,岂有啥明白。)睇你唔出,做女人咁伶俐呢。你个抱嘴,真正系审死官咯。”(唔审得阎罗王死。)臧姑曰:“前者到衙门时,官都讲我唔祝(好声价。)总系佢恃蛮恃恶,原差多板子,便不由分说,打得我咁凄凉,所以输了过侣。你老母算有名人等,做包乜都要怕我呢?”(家婆要;怕新妇,其新妇可知。)二成曰:“我都拜服你,果然你有本事。”
是年十一月,天行时症,各家小儿纷纷出痘。二成大仔七岁,出黑痘死。次仔五岁,出黑痘又死。二成夫妻伤心到极,日夜悲啼。
世上有一等人,买鱼买肉,多让与仔食,而不肯多让以奉亲。观其心意,仔长大,将来可以有望。我望佢养老。而待老者也,独不用他时。仔大,养我不养,我尚未可知。而父母则自幼养我至成人者也,未养我之仔,了不得关心。既养我之亲,似不甚养。意亦如供会者,未执之会,其银不待问,而自己先交;既执之会,其银既屡催,而犹不想出会。未执者,望日后之多收会;既执者,忘从前之领惠。谁不知生会或有烘之忧,熟会先入囊之饱。而世人喜供生会矣,不乐供熟会矣。犹之世人喜养其子矣,不乐养其余矣。
独是尽心养子,至长成而不肖者有之,将近长成而先我去世者又有之。爱子之心付之流水矣,鞠育之情徒劳无功矣。唯是以爱子之心爱父母,敬奉一日,报得一日之恩;敬奉一年,算尽一年之孝。就使吾父母明日死亦可,明年死亦可。在我,为不虚生;在父母,为不虚老。况自古及今,只有称人之善养父母者,未有称人之善养子女者。天地鬼神只有庇佑人之能爱其余者,未有庇佑人之偏爱其子者。非谓子女不必爱,但恐知爱子女而不知爱父母耳。今二成夫妻爱子之心,如此其诚;爱母之心,如此其保无论两子俱死,就使长大亦未必佳,所谓忤逆还生忤逆也。论起大道理,我还我,仔还仔。我能孝顺,无论子死,与并无所生,究竟我是天地间第一等人。生则无惭,死而无愧,若是我原不孝,即使儿系满眼,自己问心难去,究竟系忘恩负义之徒。
二成怨气不消,话:“我两公婆一世无难为人,唔知点解个天难为。我一世有亏负人,唔知个天点解亏负我。”日日怨天怨地,骂鬼骂神。
族中有一个老太婆,素性刚直,不怕人憎。走来劝解曰:“二成,你话有难为人,你专难为老母呀!你话有亏负人,你偏有亏负老母呀!我唔怕你老婆刁,唔怕你老婆恶,我唔做阎罗王则可,若系我做,重要将你夫妻打落地狱,永无转轮。”
(若得嫁阎罗王,可以收尽世上好多恶妇。)话完,拂袖而去。
二成初闻此言,心中忿恨,再想一下,此人与我父亲之语,道理相同。唔通我两公婆真正系忤逆,为天地所不容?料得人之所憎,必为鬼之所厌。大约菩萨怪责我都唔定咯。(天九咯将醒觉咯。)臧姑眠在床中啼哭。二成走入房曰你唔在哭,想起都系我两人之错。亚哥亚嫂十分孝顺,所以又发财,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古代汉族文言轶事小说集。撰者唐末五代王定保(870~940)。此书15卷,分一百零三门。每卷分若干标题,每个标题下或作综合论述,或分记若干有关故实,大致前三卷汇录科举制度掌故,其余十二卷按类记叙科举士人言行。记叙详细、生动,但又很少神奇怪异;且次序较有系统,多为选举志所未备。
其他 8万字 1个月前
《》是文言短篇小说,作者是李昌祺。《余话》当时以抄本流行,宣德八年有了第一个刻本。据《千顷堂书目》子部小说类载,该书成化丁亥(1467)有刊本。清乾隆五十六年刊本、同治十年刊本均三卷,诵芬室丛刊本五卷。
其他 11万字 1个月前
清代有一本研究《》的专著很出名,就是悟一子陈士斌的《》,《西游真诠》一百回,是清初山阴陈士斌据明代百回本《西游记》删改而成,每回末均有陈士斌(即悟子一子)的批语。书之首页背面有两行大字“悟一子批点《西游真诠》”,次为尤侗的“西游真诠序”,序末署“康熙丙子(康熙三十六年,1696)中秋西堂老人尤侗撰”。次为目录,其第九回为唐僧出世故事,原第九回至第十二回四回书拆合为第十至第十二回三回。
其他 19万字 1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