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国史补》转载请注明来源:吉内斯小说(www.genessiscs.com)
而饮之,斯须悉化为水,惟毛发存焉。
裴中令为江陵节度使,使军将谭弘受、王稹往岭南充使。向至桂林馆,为群乌所噪。王稹以石击之,乌中脑而坠死于竹林中。其同行谭弘受忽病,头痛不可前。令王稹先行去,戒迤逦相待,或先报我家,令人相接。寻裴中令梦谭弘受言:“在道为王稹所杀,掠其钱物,委尸在竹林中。两日内王稹合到,乞令公治之。”王稹至,遂付推司,捶楚优法。旬日,弘受到,知击乌之事,乃是乌鬼报仇也。
韦丹,少在东洛,尝至中桥,见数百人喧集水滨,乃渔者网得大鼋,系之桥柱,引颈四顾,似有求救之状。丹问曰:“几千钱可赎?”答曰:“五千文。”丹曰:“吾只有驴直三千,可乎?”曰:“可。”于是与之。放鼋水中,徒步而归。后报恩,别有传。
阳城为谏议大夫,德宗欲用裴延龄为相,诚曰:“白麻若出,吾必裂之而死。”德宗闻之以为难,竟寝之。
裴延龄,恃恩轻躁,班列惧之,惟顾少连不避延龄。尝画一雕,群鸟噪之,以献上。上知众怒如是,故益信之,而竟不大用。
韩皋,自中书舍人除御史中丞。西省故事:阁老改官,则词头送以次人。是时吕渭草敕,皋忧恐问曰:“改何官?”渭不敢告。皋劫之曰:“与公一时左降。”渭急,乃告之。皋又欲诉于宰相。渭执之,夺其靴笏,恟々至午后三刻乃止。
贞元中,度支欲砍取两京道中槐树造车,更栽小树。先符牒渭南县尉张造,造批其牒曰:“近奉文牒,令伐官槐,若欲造车,岂无良木恭惟此树,其来久远。东西列植,南北成行。辉映秦中,光临关外。不惟用资行者,抑亦曾荫学徒。拔本塞源,虽有一时之利;深根固蒂,须存百代之规。况神尧入关,先驻此树;玄宗幸岳,见立丰碑。山川宛然,原野未改。且召伯所憩,尚自保全;先皇旧游,宁宜翦伐思人爱树,《诗》有薄言;运斧操斤,情所未忍。付司具状。”牒上,度支使仍具奏闻,遂罢。造寻入台。
李汶为商州刺史,渭南尉张弘毅过商州,汶意谓必来干我,以请馈食。须臾,吏报弘毅发去矣。汶曰:“未尝有也。”及拜御史中丞,首请为监察御史。于是弘毅有时望。
韦伦为太子少保致仕,每朝朔望,群従甥侄,候于下马桥,不减百人。
陆长源,以旧德为宣武军行军司马,韩愈为巡官,同在使幕。或讥其年辈相辽,愈闻而答曰:“大虫老鼠,俱为十二相属,何怪之有?”旬日传布于长安。
韩令为宣武军节度使,张正元为邕管经略使,王宗为寿州刺史,皆自试大理评事除拜。本寺移牒醵光寺钱,相次而至,寺监为荣。
贞元十五年,讨吴少诚,始令度支供诸道出界粮。元和十年,又加其数矣。
全书共五卷。唐王方庆撰。魏郑公即魏徵,贞观十年魏徵主持修撰五代史成,进封郑国公。此书编录魏徵事迹,侧重其谏奏及与太宗的问对。元至顺年间,翟思忠撰《魏谏公续录》二卷,明以后失传,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中辑出,另行著录,但内容多和《谏录》重复。《畿辅丛书》删除重复后只余十八条,刻在《谏录》之后。明彭年又采《通鉴》、两《唐书))撰《谏录补》一卷,亦无甚价值。
其他 3万字 2个月前
唐代笔记小说集。本书所记皆唐代事。共6卷,分为5部:卷一宫部为君,记帝王;卷二、卷三商部为臣,记公卿;卷四角部为人,记不仕者,并附以谐戏;卷五征部为事,多记典故;卷六羽部为物,记无所归附的见闻杂事。
其他 3万字 2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