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阙史》转载请注明来源:吉内斯小说(www.genessiscs.com)
,在某居处。”名姓形状,俱以西邻指言,请械送至此。先是,邻州条法,唯持刃截江,无得藏匿。追牒至彼,果擒以还。然西邻自恃无迹,未甚加惧,至则旅于庭下。赵励声谓曰:“幸耕织自活,何为寇江?”囚则号呼与泪随曰:“稼穑之夫,未尝舟楫。”赵又曰:“辨证甚明,且姓氏无差,或言伪而坚,则血肤取实。”囚则大恐,叩头见血,如不胜其冤者。赵又曰:“所盗率多金银锦绣,非农家所宜有也。汝宜籍舍之产以辨之。”囚意稍开,谓皆非所贮者,且不疑东邻之越讼也,乃言:有稻若干斛,庄客某甲算纳到者;绸绢若干匹,家机所出者;钱若干贯,东邻赎契者;银器若干件,匠某锻成者。”赵宰大喜,即再审其事,复谓曰:“汝果非寇江者,何为讳东邻所赎八百缗?”导引诉邻,令其偶值,于是惭惧灰色,祈死厅前。赵令桎梏往本土,检付契书,然后置之于法。
○B进士辨字
进士B长鸣者,随计求试于春官日,袖状诉吏云:“某姓B(音丹)为笔引榜者易为单(音善),B诚姓氏之僻,而援毫吏得以侮易之,实贻宗先之羞也。”主司初不谕,久之方云:“方口尖口,亦何异耶?”长鸣厉声曰:“不然。梯航所通,声化所暨,文学之柄属在明公,明公倘以尖方口得以互书,则台州吴儿乃‘吕’州‘矣’儿也。”主文者不能对,词场目为举妖。
○李仆射方正
三峰端揆李公,有居第在长安修行里。有密邻,即故日南阳相也。丞相早岁与之有旧,及登庸,权倾天下,相君选妓数辈,以宰府不可外馆,栋宇无便事者,独书阁东邻,乃李公冗舍也,意欲吞之,垂涎久矣,且迟迟于发言。忽一日,谨致一函,以为必遂。及睹覆札,大失所望。又逾月,召李公之吏得言者,愿以厚价购之。或曰:“水竹别墅交质。”李公复不许。又逾月,乃授公之子弟官,冀其稍动初意,竟无回命。有王处士者,知书善棋,加之敏辨,李公寅夕与之同处。丞相密召,以诚告之,托其讽谕。王生抃捧其旨,勇于展效,然以李公褊直,伺良便者。良久之间,公遘疾,生独侍前。公谓曰:“筋衰骨弱,风气因得乘间而入,所谓空穴来风,枳枸来巢也。”生对曰:“然向聆西院枭集树杪,某心忧之,果致微恙≌院之来妖禽,犹枳枸来巢矣。且知赍器换缗,未如鬻之以赡医药。”李公卞急,揣知其意,怒发上植,厉声曰:“男子寒死馁死,鹏而死尔,其死命也,先人之敝庐,不忍为权贵优笑之地。”挥手而别。自是王生及门,不复再接矣。
《》,亦称《国史补》,为中唐人李肇所撰,是一部记载唐代开元至长庆之间一百年事,涉及当时的社会风气、朝野轶事及典章制度各个方面等的重要轶事小说,对于全面了解唐代社会具有极其重要且十分特殊的功用和价值,仅《》征引其内容即达一百三十三处之多。共三卷,凡三百零八条事,卷首有目录,概括每条内容以五字标题。前二卷大体按时间顺序排列,卷下则杂记了各类典故制度。此书上承刘餗所著《国朝传记》,并与之体例相同,卷数
其他 3万字 1个月前
全书共五卷。唐王方庆撰。魏郑公即魏徵,贞观十年魏徵主持修撰五代史成,进封郑国公。此书编录魏徵事迹,侧重其谏奏及与太宗的问对。元至顺年间,翟思忠撰《魏谏公续录》二卷,明以后失传,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中辑出,另行著录,但内容多和《谏录》重复。《畿辅丛书》删除重复后只余十八条,刻在《谏录》之后。明彭年又采《通鉴》、两《唐书))撰《谏录补》一卷,亦无甚价值。
其他 3万字 1个月前
唐代笔记小说集。本书所记皆唐代事。共6卷,分为5部:卷一宫部为君,记帝王;卷二、卷三商部为臣,记公卿;卷四角部为人,记不仕者,并附以谐戏;卷五征部为事,多记典故;卷六羽部为物,记无所归附的见闻杂事。
其他 3万字 1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