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异记》转载请注明来源:吉内斯小说(www.genessiscs.com)
○宇文觌
韩彻者,以乾元中任陇州吴山令。素与进士宇文觌、辛稷等相善,并随彻至吴山读书,兼许秋赋之给。吴山县令号凶阙,前任多死。令厅有大槐树,觌、稷等意是精魅所凭,私与典正,欲彻不在砍伐去之,期有一日矣。更白彻,彻谓二子曰:“命在于天,责不在树,子等无然。”其谋遂止。后数日,觌、稷行树下,得一孔,旁甚润泽,中有青气,上升为云。伺彻还寝,乃命县人掘之,深数尺,得一冢,冢中有棺木,而已烂坏,有少齿发及胫骨、胯骨犹在。遥望西北陬,有一物,众谓是怪异,乃以五千顾二人取之。初缒,然画烛一束,二人背刀缘索往视,其食瓶。瓶中有水,水上有林檎、缒夹等物,泄出地上,悉如烟销。彻至,命佐史收骨发,以新棺敛,葬诸野。佐史偷钱,用小书函折骨埋之。既至舍,仓卒欲死。家人白彻,彻令巫视之,巫于彻前灵语云:“已是晋将军契苾锷,身以战死,受葬于此县。立冢近马坊,恒苦粪秽,欲求迁改。前后累有所白,多遇合死人,遂令冥苦无可上达。今明府恩及幽壤,俸钱市榇,甚惠厚。胥吏酷恶,乃以书函见贮骨发,骨长函短,断我胯胫,不胜楚痛,故复仇之耳。”彻辞谢数四,自陈:“为主不明,令吏人等有此伪欺。当令市榇,以衣被相送,而可小?赦其罪,诚幸也。”又灵语云:“寻当释之。然创造此谋,是宇文七及辛四,幽魂佩戴,岂敢忘之。辛侯不久自当擢禄,足光其身。但宇文生命薄无位,虽获一第,终不及禄。且多厄难,无当救其三死,若忽为官,虽我亦不能救。”言毕乃去。佐史见释,方获礼葬。觌家在岐山,久之,锷忽空中语云:“七郎夫人在庄疾亟,适已往彼营救,今亦小痊。寻有庄人来报,可无惧也。若还,妻可之后,慎无食马肉。”须臾使至,具如所白。觌入门,其妻亦愈。会庄客马驹死,以熟肠及肉馈觌,觌忘其言而食之,遇乾霍乱,闷而绝气者数矣。忽闻锷言云:“令君勿食马,何故违约马是前世冤家。我若不在,君无活埋,我在亦无苦也。”遂令左右执笔疏方,药至服之,乃愈。后觌还吴山,会岐州土贼欲僭伪号,署置百官。觌有名,被署中书舍人。贼寻被官兵所杀,觌等七十余人,系州狱待旨。锷复至觌妻所,语云:“七郎犯事,我在地中大为求请,然要三千贯钱。”妻辞:“贫家实不能办。”锷曰:“地府所用,是人间纸钱。”妻云:“纸钱当力办之。”焚毕,复至狱中,谓觌曰:“我适于夫人所得三千贯,为君属请,事亦解矣。有刘使君至者,即当得放,饱食无忧也。”寻而诏用刘晏为陇州剌史,辞日奏曰:“点污名贤,曾未相见,所由但以为逆所引,悉皆系狱,臣至州日,请一切释免。”上可其奏。晏至州,上毕,悉召狱囚,宣出放之。觌既以为贼所署,耻而还家。半岁余,吕崇贲为河东节度,求书记之士,在朝多言觌者。崇贲奏觌左卫兵曹、河东书记,敕赐衣一袭,崇贲遂绢百疋。敕至,觌甚喜,受敕,衣绿裳,西向拜蹈。奴忽倒地,作锷灵语,叹息久之,谓觌:“勿令作官,何故受之此度不能相救矣。”觌云:“今却还之,如何?”答云:“已受官毕,何谓复还!千万珍重,不复来矣。”后四日,觌遇疾卒。初女巫见锷,衣冠甚伟,鬓发洞赤,状若今之库莫奚云。
《》,古代汉族笔记小说集。二卷。本名《阙史》。原为三卷。高彦休(854~?),号参寥子,籍贯不详。884年(僖宗中和四年),曾任淮南节度使高骈从事,官衔为摄盐铁巡官、朝议郎、守京兆府咸阳县尉、柱国(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卷十八)。
其他 2万字 1个月前
《》,亦称《国史补》,为中唐人李肇所撰,是一部记载唐代开元至长庆之间一百年事,涉及当时的社会风气、朝野轶事及典章制度各个方面等的重要轶事小说,对于全面了解唐代社会具有极其重要且十分特殊的功用和价值,仅《》征引其内容即达一百三十三处之多。共三卷,凡三百零八条事,卷首有目录,概括每条内容以五字标题。前二卷大体按时间顺序排列,卷下则杂记了各类典故制度。此书上承刘餗所著《国朝传记》,并与之体例相同,卷数
其他 3万字 1个月前
全书共五卷。唐王方庆撰。魏郑公即魏徵,贞观十年魏徵主持修撰五代史成,进封郑国公。此书编录魏徵事迹,侧重其谏奏及与太宗的问对。元至顺年间,翟思忠撰《魏谏公续录》二卷,明以后失传,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中辑出,另行著录,但内容多和《谏录》重复。《畿辅丛书》删除重复后只余十八条,刻在《谏录》之后。明彭年又采《通鉴》、两《唐书))撰《谏录补》一卷,亦无甚价值。
其他 3万字 1个月前
唐代笔记小说集。本书所记皆唐代事。共6卷,分为5部:卷一宫部为君,记帝王;卷二、卷三商部为臣,记公卿;卷四角部为人,记不仕者,并附以谐戏;卷五征部为事,多记典故;卷六羽部为物,记无所归附的见闻杂事。
其他 3万字 1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