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氏闻见记》转载请注明来源:吉内斯小说(www.genessiscs.com)
卷三
○贡举
国初,明经取通两经,先帖本,乃按章疏试墨策十道。秀才试方略策三道。 进士试时务策五道。考功员外职当考试。其后举人惮于方略之科,为秀才者殆 绝,而多走明经、进士。贞观二十年,王师旦为员外郎。冀州进士张昌龄、王 瑾并文辞俊雅,声振京邑。师旦考其文策为下等,举朝不知所以。及奏闻,太 宗怪无昌龄等名,问师旦。师旦曰:“此辈诚有辞华,然其体轻薄,文章浮艳, 必不成令器。臣惧之,恐后生仿效,有变陛下风俗。”上深然之。后昌龄为长安 尉,坐赃罪解官,而王瑾亦无所成。高宗时,讲士难其选。龙朔中,敕左史董思 恭与考功员外郎权原崇同试贡举。思恭吴士,轻泄进士问目,三司推,赃污狼藉。 后于西堂轮次告变,免死除名,流梧州。开曜元年,员外郎刘思立以进士准试时 务策,恐伤肤浅,请加试杂文两道,并帖小经。玄宗时,士子殷盛,每岁进士至 省者,常不减千余人。在馆诸生更相造诣,互结朋党,以相渔夺,号之为“棚”。 推声望者为棚头。权门贵戚,无不走谒,以此荧惑主司视听。其不第者率多喧讼, 考功不能御。开元二十四年冬,遂移贡举属于礼部。侍郎姚奕,颇振纲纪焉。其 后明经停墨策,试口议,并时务策三道。进士改帖大经,加《论语》。自是举人 积多,有参互、孤绝、例技、抵注之目。举人多于经不精,有白首举场者,故进 士以帖经为大。天宝初,达奚恂、李严相次知贡举,进士文名高而帖落者,时谓 “试时放过”,谓之“赎帖”。十一年,杨国忠初知选事。进士孙季卿曾谒国忠, 言礼部帖经之弊大,举人有实才者,帖经既落,不得试文。若先试杂文,然后帖 经,则无余才矣。国忠然之。无何,有敕进士先试帖经,仍前后开一行。是岁, 收入有倍常岁。又,旧例试杂文者,一诗一赋,或兼试讼论,而题目多为隐僻。 策问五道,旧例三道为时务策,一道为商,一道为征事。近者商略之中或有异同, 大抵非精博通赡之才,难以应乎兹选矣。故当代以进士登料为登龙门。解褐多拜 清要,十数年闲掇迹庙堂。轻薄者语曰:“及第进士俯视中黄郎。落第进士萑蒲 弃道旁。”又云:“进士初擢第,头上七尺焰光。”好事者纪其姓名,自神龙已 来迄于兹日,名曰《进士登科记》,亦所以昭示前民,发起后进也。余初擢第, 太学诸人共书余姓名于旧纪末。进士张繟,汉阳王柬之曾孙也。时初落第,两 手捧《登科记》顶戴之曰:“此千佛名经也。”其企羡如此。李右相在庙堂,进 士王如泚者,妻翁,以伎术供奉。玄宗欲与改官,拜谢而请曰:“臣女婿王如泚, 见应进士举,伏望圣恩回换,与一及第。”上许之。付礼问,宜与及第。侍郎李 暐以诏诣执政,右相曰:“王如泚文章堪及第否”暐曰:“与亦得,不与亦得。” 右相曰:“若尔,未可与之。明经、进士,国家取才之地。若圣恩优异,差可与 官。今以及第与之,将何以劝?”林甫即自闻奏取旨。如泚宾朋贺,车马盈 门。忽中书下牒礼部:“王如泚可依例考试。”闻者罔然失错矣。宝应二年,杨 绾为礼部侍郎,奏举人不先德行,率多浮薄,请依乡举里选。于是诏天下举秀才、 孝廉。而考试章条渐加繁密。至于升进德行,未之能也。其于应此科者盖少,遂 罢之,复为明经、进士。
○制科
国朝于常举取人之外,又有制科、搜扬、拔擢,名目甚众。则天广收才彦, 起家或拜中书舍人、员外郎,次舍遗、补阙。玄宗御极,特加精选,下无滞才。 然制举出身,名望虽高,犹居进士之下。宦途之士,而历清贵,有八俊者:一曰 进士出身,制策不入。二曰校书正字不入。三曰畿尉不入。四曰监察御史、殿中 不入。五曰拾遗、补阙不入。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是一部唐代前期的汉族志怪传奇小说集,原书二十卷,今存六卷。本文专就其中所载人鬼情缘故事与六朝同类故事比较,论证广异记虽上承六朝志怪模式,而叙述转趋曲折,人物形象细致,各方面技法都有进步,尤其在利用宗教元素上已脱离辅教动机,提升了小说创作意识的水平,展示唐人情致,开发小说的新时代趣味,即谓以志怪之体而用传奇之法,是一部初唐小说由志怪演进为传奇的代表作品。
其他 11万字 1个月前
《》,古代汉族笔记小说集。二卷。本名《阙史》。原为三卷。高彦休(854~?),号参寥子,籍贯不详。884年(僖宗中和四年),曾任淮南节度使高骈从事,官衔为摄盐铁巡官、朝议郎、守京兆府咸阳县尉、柱国(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卷十八)。
其他 2万字 1个月前
《》,亦称《国史补》,为中唐人李肇所撰,是一部记载唐代开元至长庆之间一百年事,涉及当时的社会风气、朝野轶事及典章制度各个方面等的重要轶事小说,对于全面了解唐代社会具有极其重要且十分特殊的功用和价值,仅《》征引其内容即达一百三十三处之多。共三卷,凡三百零八条事,卷首有目录,概括每条内容以五字标题。前二卷大体按时间顺序排列,卷下则杂记了各类典故制度。此书上承刘餗所著《国朝传记》,并与之体例相同,卷数
其他 3万字 1个月前
全书共五卷。唐王方庆撰。魏郑公即魏徵,贞观十年魏徵主持修撰五代史成,进封郑国公。此书编录魏徵事迹,侧重其谏奏及与太宗的问对。元至顺年间,翟思忠撰《魏谏公续录》二卷,明以后失传,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中辑出,另行著录,但内容多和《谏录》重复。《畿辅丛书》删除重复后只余十八条,刻在《谏录》之后。明彭年又采《通鉴》、两《唐书))撰《谏录补》一卷,亦无甚价值。
其他 3万字 1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