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新说》转载请注明来源:吉内斯小说(www.genessiscs.com)
原序
余咸亨之始著作东观,以三馀之瑕,阅五代之书。后与好事者谈,或以叙存录目,余搦管随记疏之,因而诠次,遂加题目,名曰五代新说,三十篇,分为两卷。
梁高祖武皇帝(姓萧,讳衍,字叔逵),初为雍州刺史,举义兵。齐东昏侯立和帝,封梁王。受齐禅。魏叛臣侯景来降,以为河南王,领寿阳。景与弟犹子临贺王正德。及围台城,城陷,孙永安侯入见帝。帝曰:“可一战否?”曰: ”不可。”叹曰:“得既自我,失亦在命,不豫子孙,夫复何恨!”景幽帝于宴居殿,绝膳而崩。立太子为简文帝(讳纳,字世缚)。景幽帝于永福省。少帝引笔自叙曰:“有梁王兰陵萧纲,立身行己,终始若一。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数至于此,命也何如。”作五言诗曰:“天道何茫昧,方途那可相。凤飞逢鸟弋,龙行会鱼纲。”又曰:“宝剑还藏狱,神龙逐陆居。有意聊思勿,无情堪著书。”景燕帝,帝知不免,因大酣醉。后以土囊加之而崩。景立豫章王栋为太子,俄而篡位。湘东王命太守王僧辨、司空陈霸先击景,破之。诛景,即位为元皇帝,都弟阝州。魏军围城,帝登城楼观战,为诗曰:“落星依远戍,斜月半平林。徵兵资琰玉,垒鼓__金,单醪投百米,芳饵下千寻。従军所以_,_王有赤心。”俄而城陷,被杀。将奔,为诗曰:“长夜无岁月,安知秋与春。原陵五杏树,空得动耕人。”又曰:“南风且绝唱,西陵最可悲。今日还嵩里,终非封禅时。”太尉与司空定议,以帝第九子承制,迎还京师,为皇太子。太尉与北齐通好,司空惧其有变,袭杀之。太子是为敬帝(讳方智,小字法真)。帝即位,封司空为陈王。陈王受禅,以弟为江阴王。
陈高祖武皇帝(姓陈,讳霸先)。即位三年,崩。兄子临川王嗣位,是为文帝(讳旧,字子华)。七年,崩。是为废帝(讳绍宗)。二年,废。文帝弟安成王立,是为先帝(讳赞)。十四年,崩。太子立,是为后主(讳叔宝)。六年,隋灭陈,以后主皈,封长城王。后主惑于张贵妃,常居内游宴,不关政事。故隋师至而莫察。济江陵诗曰:故乡一水隔,风烟两岸通。望极青波里,思尽白云中。
北齐高祖神武皇帝(姓高,讳欢,字贺六浑,渤海人)归魏,拜晋州刺史,进渤海王,位相国。崩。赠齐王,谥献武。嫡子嗣位,是为文襄帝。文襄帝立,追尊高祖为神武皇帝。文襄帝(讳澄,字子惠)嗣位,进位相国。齐王将受禅,为食奴兰荆因进毒食,次崩。谥文囊。太原公嗣位,是为文宣。文宣进位,追尊曰文襄皇帝。显祖皇帝(讳洋,字子进)嗣位相国、齐王,受魏禅。十年,崩。太子立,是为废帝(讳殷,字正道)。即位,従父常山王废帝自立,是为昭帝(讳演,字延安)。一年,崩。徵弟长广王立,是为武成帝(讳湛)。四年,传位太子,自称太上皇帝。崩。太子立,是为后主(讳纬,字仁纲)。十二年,周灭齐,以后主归长安,封温公。为诗曰: 龙楼绝行迹,凤阙永无因。独知明夜月,遥想邺城人。
周太祖文皇帝(姓宇文,讳泰,字黑獭),魏进位太师。崩。谥曰文公。嫡子嗣位,是为闵帝,后追尊为文帝。闵帝(讳觉,字陀罗尼)。嗣位大冢宰,封周。寻受魏禅。依周制摄天王。先帝犹子为冢宰(名护,即晋阳公),执政。以帝受禅。至是,废帝,立帝兄宁都公为天王,是为明帝(讳毓万宇法突)。三年,冢宰鸩帝,崩。立帝弟鲁公,是为武帝(讳邕,字妙罗突)。诛冢宰。十八年,崩。太子立,是为宣帝(讳赟,字乾伯),称天元皇帝。二年,崩。太子立,是为静帝(讳衍)。以清公辅政,进为清王。二年,禅位隋王。
隋高祖文皇帝(姓杨,名坚,本姓普六茹氏),受周禅。二十四年,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又名《唐新语》、《大唐》、《唐世说新语》、《世说》、《大唐新话》等,是一部汉族笔记小说集。撰者唐代刘肃,生卒年、籍贯、字号均不详。此书有元和丁亥(807)自序,署衔“登仕郎前守江州浔阳县主簿”。《艺文志》说他是“元和中江都主簿”。
其他 8万字 2个月前
《》全书十卷。唐代"封演"撰。此书史料价值颇高,《提要》谓:“唐人小说多涉荒怪,此书独语必徵实。前六卷多陈掌故,七、八两卷多记古迹及杂论,均足以资考证,末二卷则全载当时士大夫轶事,嘉言善行居多,惟末附谐语数条而已。”实甚允当。全书编排也极有条理,凡一百门,皆两字为题,如道教、儒教、文字、贡举等等。所涉及范围很广,既有科举、铨选等政治制度,又有壁记、烧尾等官场习俗,也有婚仪、服饰、饮食、打球、拔河
其他 3万字 2个月前
《》是一部唐代前期的汉族志怪传奇小说集,原书二十卷,今存六卷。本文专就其中所载人鬼情缘故事与六朝同类故事比较,论证广异记虽上承六朝志怪模式,而叙述转趋曲折,人物形象细致,各方面技法都有进步,尤其在利用宗教元素上已脱离辅教动机,提升了小说创作意识的水平,展示唐人情致,开发小说的新时代趣味,即谓以志怪之体而用传奇之法,是一部初唐小说由志怪演进为传奇的代表作品。
其他 11万字 2个月前
《》,古代汉族笔记小说集。二卷。本名《阙史》。原为三卷。高彦休(854~?),号参寥子,籍贯不详。884年(僖宗中和四年),曾任淮南节度使高骈从事,官衔为摄盐铁巡官、朝议郎、守京兆府咸阳县尉、柱国(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卷十八)。
其他 2万字 2个月前
《》,亦称《国史补》,为中唐人李肇所撰,是一部记载唐代开元至长庆之间一百年事,涉及当时的社会风气、朝野轶事及典章制度各个方面等的重要轶事小说,对于全面了解唐代社会具有极其重要且十分特殊的功用和价值,仅《》征引其内容即达一百三十三处之多。共三卷,凡三百零八条事,卷首有目录,概括每条内容以五字标题。前二卷大体按时间顺序排列,卷下则杂记了各类典故制度。此书上承刘餗所著《国朝传记》,并与之体例相同,卷数
其他 3万字 2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