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野记》转载请注明来源:吉内斯小说(www.genessiscs.com)
霍妻绝色。一日夜半,值班提牢、司员将寝矣,忽传内庭有朱谕出,司员亟起视,则内监二人捧 朱谕,命提叛妇某氏。司员大骇曰:“司员位卑,向无直接奉上谕之例,况已夜半,设开封有变,且奈何!谁任其咎者?”内监大肆咆哮。提牢吏曰:“毋已,飞马请满正堂示可耳,但得满正堂一言,公可谢责矣。”乃命吏驰马抵满尚书宅,白其故,尚书立起,命吏随至部,验朱谕无误,遂命开锁,提霍妻出,至署外,盖二监已备车久候矣。次日,召见大臣时,满尚书将有言,帝知其意,即强颜曰:“霍集占累抗王师,致劳我兵力,实属罪大恶极,我已将其妇糟蹋了。”言毕大笑。嗣封为妃,诞皇子数人。妃思乡井,辄郁郁不乐,帝于皇城外建回回营以媚之,周二里,一切居庐风俗服用皆使回人为之,特编二牛录以统其众焉。牛录者,即佐领也。又于皇城海内建宝月楼,为妃子梳妆楼,高矗墙外,俾得望见回回营,以慰其思乡之念。光绪初年,予偕数友游南海,曾一登楼,楼上通连九间,壁上皆贴洋法所绘回疆风景图,极精细。别无陈设,仅一大铜镜高丈余,宽五尺,以紫檀架陈之,如是而已。噫,异哉!帝之纵欲败度,可谓甚矣。设霍妻于侍寝之际,而扼杀帝,将如何,此所谓贪色而忘身也。亦炳半聋为予言。
皇帝扮剧之贤否自古以来,皇帝好俳优者,颇不乏人,如陈后主、后唐庄宗皆是也。惟清帝之演剧,可觇人格之高下焉。当道光时,宣宗之生母尚存,帝于母后生日,则演剧以娱之,然只演“斑衣戏彩”一阕耳。帝挂白须衣斑连衣,手持鼗鼓作孺子戏舞状,面太后而唱,惟不设老莱父母耳。此犹足称大孝孺慕之忱,千载下不能责之。至同治间,穆宗所演则卑劣矣。穆宗好演戏,而又不能合关目,每演必扮戏中无足重要之人。一日演《打灶》,载澂扮小叔,载澂者,恭王奕之长子也。某妃扮李三嫂,而帝则扮灶君,身黑袍,手木板,为李三嫂一詈一击以为乐。
等一演剧也,祖孙之人格相去天渊矣。
词臣导淫穆宗朝,有翰林侍读王庆祺者,顺天人。生长京师,世家子也。美丰仪,工度曲,擅谄媚之术。初直南书房,帝爱之,至以五品官加二品衔,毓庆宫行走,宠冠同侪,无与伦比。日者,有一内监见帝与王狎坐一榻,共低头阅一小册。太监伪为进茶者,逼视之,则秘戏图,即丰润县所售之工细者。两人阅之津津有味,旁有人亦不觉。此内监遂出而言于王之同列,同列羞之,相戒不与王齿。或又曰,帝竟与王同卧起,如汉哀董贤故事,是则未为人见,不能决也。
皇帝患淫创穆宗后,崇绮之女,端庄贞静,美而有德,帝甚爱之,以格于慈禧之威,不能相款洽。慈禧又强其爱所不爱之妃,帝遂于家庭无乐趣矣,乃出而纵淫,又不敢至外城著名之妓寮,恐为臣下所睹,遂专觅内城之私卖淫者取乐焉。从行者亦惟一二小内监而已。人初不知为帝,后亦知之,佯为不知耳。久之毒发,始犹不觉,继而见于面盎于背,传太医院治之。太医院一见大惊,知为淫毒,而不敢言,反请命慈禧是何病症。慈禧传旨曰:“恐天花耳。”遂以治痘药治之,不效。帝躁怒,骂曰:“我非患天花,何得以天花治!”太医奏曰:“太后命也。”
帝乃不言,恨恨而已。将死之前数日,下部溃烂,臭不可闻,至洞见腰贤而死。吁!自古中国帝王以色而夭者不知凡几,然未有死于淫创者。惟法国佛郎西士一世亦患淫创而死,可谓无独有偶矣。
琴工张春圃琉璃厂有琴工张春圃者,其为人戆直而朴野,以弹琴为士大夫所赏。慈禧欲学琴,闻其名,召入宫,授琴焉。据云,授琴之处,似是寝殿,正屋七大间,慈禧坐于极西一间,距西厢房甚近,弹琴处,即在西厢房。张于宣召时即与内监约,不能跪弹,必须坐弹始成声,皆许之,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记录隋末李渊自起兵直到占领长安、正式称唐帝为止共357天史事的史书。共3卷,唐温大雅撰。温大雅为李渊大将军府记室参军,他随军撰成该书。该书所记史事与《》、《旧唐书》、《》有出入。
其他 3万字 1个月前
历叙秦汉以来,历代帝王崇奉道教的举措,于唐一代记叙尤译。作者身为道徒,于道教足迹多有夸扬,但于唐代帝王崇道举措,叙述较为翔实,对了解唐代道教流传兴盛状况,多可参考。
其他 1万字 1个月前
《》,古代汉族轶事小说集。吕道生撰。《·艺文志》著录此书2卷。程行谌年六十任陈留县尉同僚以其年高位卑尝侮之。后有一老人造谒因言其官寿。俄而县官皆至仍相侮狎。老人云:“诸君官寿皆不如程公。程公从今已后有三十一政官年九十已上。官至御史大夫乃仆射有厄。”皆不之信。于时行谌妹夫新授绛州一县令妹欲赴夫任令老人占其善恶。老人见云:“夫人婿今已病去绛州八十里必有凶信。”其妹忧闷便发去州八十里凶问果至。程公后为
其他 0万字 1个月前
《》 ,唐李冗撰。原本10卷已散佚,传世明抄本与《稗海》本均为3卷。此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皆署作者为李冗,《崇文总目》作李元,《四库全书》作李冘,疑皆形近而讹。
其他 4万字 1个月前
,又称《书断》书学论著。唐代张怀瓘著。三卷。上卷列古文、大篆、籀文、小篆、八分、隶书、章草、行书,飞白、草书十体,各述其源流,并加赞文,于各体原委辩论颇精。中、下卷分神、妙、能三品,录古来能书者八十六人,各列小传。传中附录,又得三十八人,征引繁博,颇多佚闻。传世主要有《法书要录》本、《墨池编》本。
其他 2万字 1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