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内斯小说
  1. 吉内斯小说
  2. 其他小说
  3. 今古奇观
  4. 第六卷 李谪仙醉草吓蛮书
设置

第六卷 李谪仙醉草吓蛮书(1 / 6)



《今古奇观》转载请注明来源:吉内斯小说(www.genessiscs.com)

第六卷 李谪仙醉草吓蛮书

堪羡当年李谪仙,吟诗斗酒有连篇。

蟠胸锦绣欺时彦,落笔风云迈古贤。

书草和番威远塞,词歌倾国媚新弦。

莫言才子风流尽,明月长悬采石边。

话说唐玄宗皇帝朝,有个才子,姓李,名白,字太白,乃西梁武昭兴圣皇帝李暠九世孙,四川锦州人也。其母梦长庚入怀而生。那长庚星又名太白星,所以名字俱用之。那李白,生得姿容美秀,骨格清奇,有飘然出世之表。十岁时,便精通书史,出口成章,人都夸他锦心绣口,又说他是神仙降生,以此又呼为李谪仙。有杜工部赠诗为证:

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声名从此大,汩没一朝伸。

文采承殊渥,流传必绝伦。

李白又自称青莲居士。一生好酒,不求仕进,志欲遨游四海,看尽天下名山,尝遍天下美酒。先登峨眉,次居云梦,复隐于徂徕山竹溪,与孔巢父等六人,日夕酣饮,号为竹溪六逸。有人说湖州乌程酒甚佳,白不远千里而往。而酒肆中开怀畅饮,旁若无人。时有迦叶司马经过,闻白狂歌之声,遣从者问其何人。白随口答诗四句:“青莲居士谪仙人,酒肆逃名三十春。湖州司马何须问,金粟如来是后身。”迦叶司马大惊,问道:“莫非蜀中李谪仙么?闻名久矣!”遂请相见,留饮十日,厚有所赠。临别问道:“以青莲高才,取青紫如拾芥,何不游长安应举?”李白道:“目今朝政紊乱,公道全无,请托者登高第,纳贿者获科名。非此二者,虽有孔孟之贤、晁董之才,无由自达。白所以流连酒,免受盲试官之气耳。”迦叶司马道:“虽则如此,足下谁人不知?一到长安,必有人荐拔。”李白从其言,乃游长安。一日,到紫极宫游玩,遇了翰林学士贺知章,通姓道名,彼此相慕。知章遂邀李白于酒肆中,解下金貂,当酒同饮。至夜不舍,遂留李白于家中下榻,结为兄弟。次日,李白将行李搬至贺内翰宅,每日谈诗饮酒,宾主甚是相得。

时光茬苒,不觉试期已迫。贺内翰道:“今春南省试官,正是杨贵妃兄杨国忠太师,监视官乃太尉高力士,二人都是爱财之人。贤弟却无金银买嘱他,便有冲天学问,见不得圣天子。此二人与下官皆有相识,下官写一封札子去,预先嘱托,或者看薄面一二。”李白虽则才大气高,遇了这等时势,况且内翰高情,不好违阻。贺内翰写了柬帖,投与杨太师、高力士。二人接开看了,冷笑道:“贺内翰受了李白金银,却写封空书,在我这里讨白人情,到那日专记,如有李白名字卷子,不问好歹,即时批落。”

时值三月三日,大开南省,会天下才子,尽呈卷子。李白才思有馀,一笔挥就,第一个交卷。杨国忠见卷子上有李白名字,也不看文字,乱笔涂抹,道:“这样书生,只好与我磨墨。”高力士道:“磨墨也不中,只好与我着袜脱靴。”喝令将李白推抢出去。正是:不愿文章中天下,只愿文章中试官!李白被试官屈批卷子,急气冲天,回至内翰宅中,立誓:“久后吾若得志,定教杨国忠磨墨,高力士与我脱靴,方才满意。”贺内翰劝白:“且休烦恼,权在舍下安歇。待三年,再开试场,别换试场,别换试官,必然登第。”终日共李白饮酒赋诗。日往月来,不觉一载。忽一日,有番使赍国书到。朝廷差使命急宣贺内翰陪接番使,在馆驿安下。次日,阁门会人接得番使国书一道。玄宗敕宣翰林学士,拆开番书,全然不识一字,拜伏金阶启奏:“此书皆是鸟兽之迹,臣等学识浅短,不识一字。”天子闻奏,将与南省试官杨国忠开读。杨国忠开看,双目如盲,亦不晓得。天子宣问满朝文武,并无一人晓得,不知书上有何吉凶言语。龙颜大怒,喝骂朝臣:“枉有许多文武,并无一个饱学之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相关小说推荐

会仙女志

会仙女志

笔记小说 / 文

《》,(明)郦琥著。

其他 1万字 5个月前

甲申朝事小纪

甲申朝事小纪

笔记小说 / 文

《》,分为四编,凡四十卷,著者署名抱阳生,专辑崇祯、南明诸公忠节,及朝野阙失,所记之事,间有万历及清初史事。

其他 2万字 5个月前

剪灯新话

剪灯新话

笔记小说 / 文

,明代文言短篇小说。共载传奇小说四卷二十篇,附录一篇。作者瞿佑。《剪灯新话》在洪武十一年就已编订成帙,以抄本流行。

其他 7万字 5个月前

石点头

石点头

笔记小说 / 文

《》又名《醒世第二奇书》。明代拟话本集。题“天然痴叟著”。

其他 21万字 5个月前

古今情海

古今情海

笔记小说 / 文

《》由曹绣君编,附有进步书局编《清代声色志》上、下卷,据文明书局1928年版第6版影印。本书收集了历代文献中有关婚姻、家庭关系的笔记小说,包括贞女烈妇的传记,各地风俗、婚俗、世俗百姓的家庭生活等1200余则。

其他 73万字 5个月前

唐才子佳人传

唐才子佳人传

笔记小说 / 文

《》作者:【元】辛文房。此书对中﹑晚唐诗人事迹所记尤详﹐也包括部分五代诗人。按诗人登第先後为序。书中保存了唐代诗人大量的生平资料﹐对其科举经历的记叙更为详备。传後又有对诗人艺术得失的品评﹐多存唐人旧说﹐其中颇有精辟之见。

其他 8万字 5个月前

本页面更新于
回到顶部
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