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内斯小说
  1. 吉内斯小说
  2. 其他小说
  3. 今古奇观
  4. 第三十五卷 王娇鸾百年长恨
设置

第三十五卷 王娇鸾百年长恨(5 / 9)



《今古奇观》转载请注明来源:吉内斯小说(www.genessiscs.com)

。曹姨别去,生与鸾携手上床,云雨之乐可知也。五鼓,鸾促生起身,嘱咐道:“妾已委身于君,君休负恩于妾。神明在上,鉴察难逃。今后妾若有暇,自遣明霞奉迎,切莫轻行,以招物议。”廷章字字应承,留恋不舍。鸾急教明霞送出园门。是日鸾寄生二律云:

昨夜同君喜事从,芙蓉帐暖语从容;贴胸交股情偏好,拨雨撩云兴转浓。一枕凤鸾声细细,半窗花月影重重。晓来窥视鸳鸯枕,无数飞红扑绣绒。

其一

衾翻红浪效绸缪,乍抱郎腰分外羞。月正圆时花正好,云初散处雨初收。一团恩爱从天降,万种情怀得自由。寄语今宵中夕夜,不须欹枕看牵牛。

其二,廷章亦有酬答之句。自此鸾疾尽愈,门锁竟弛。或三日、或五日,鸾必遣明霞召生,来往既频,恩情愈笃。如此半年有余,周司教任满,升四川峨眉县尹。廷章恋鸾之情,不肯同行,只推身子有病,怕蜀道艰难;况学业未成,师友相得,尚欲留此读书。周司教平昔纵子,言无不从。起身之日,廷章送父出城而返。

鸾感廷章之留,是日邀之相会,愈加亲爱。如此又半年有余。其中往来诗篇甚多,不能尽载。廷章一日阅邸报,见父亲在峨眉不服水土,告病回乡。久别亲闱,欲谋归觐,又牵鸾情爱,不忍分离。事在两难,忧形于色。鸾探知其故,因置酒劝生道:“夫妇之爱,瀚海同深,父子之情高天难比。苦恋私情而忘公义,不惟君失子道,累妾亦失妇道矣!”曹姨亦劝道:“今日暮夜之期,原非百年之算。公子不如暂回故乡,且觐双亲。倘于定省之间即议婚姻之事,早完誓愿,免致情牵。”廷章心犹不决。娇鸾教曹姨竟将公子欲归之情对王翁说了。此日正是端阳,王翁治酒与廷章送行,且致厚赆。廷章义不容已,只得收拾行李。是夜,鸾另置酒香闺,邀廷章重伸前誓,再订婚期,曹姨亦在坐。千言万语,一夜不睡。临别,又问廷章住居之处。廷章道:“问做甚么?”鸾道:“恐君不即来,妾便于通信耳。”廷章索笔写出四句:

思亲千里返姑苏,家住吴江十七都;

须问南麻双漾口,延陵桥下督粮吴。

廷章又解说:“家本吴姓,祖当里长督粮,有名督粮吴家,周是外姓也。此字虽然写下,欲见之切,度日如岁。多则一年,少则半载,定当持家君柬帖,亲到求婚。决不忍闺阁佳人悬悬而望。”言罢,相抱而泣。将次天明,鸾亲送生出园,有联句一律:

“绸缪鱼水正投机,无奈思亲使别离。”廷章;”花圃从今谁待月?兰房自此懒围棋。”娇鸾;”惟忧身远心俱远,非虑文齐福不齐。”廷章;”低首不言中自省,强将别泪整蛾眉。”娇鸾。

须臾天晓,鞍马齐备。王翁又于中堂设酒,妻女毕集,为上马之饯。廷章再拜而别。鸾自觉悲伤欲泣,潜归内室,取乌丝笺题诗一律,使明霞送廷章上马,伺便投之。章于马上展春云:

同携素手并香肩,送别那堪双泪悬。郎马未离青柳下,妾心先在白云边。妾持节操如姜女,君重纲常类闵骞。得意匆匆便回首,香闺人瘦不禁眼。

廷章读之泪下,一路上触景兴怀,未尝顷刻忘鸾也。闲话休叙。不一日,到了吴江家中,参见了二亲,一门欢喜,原来父亲与同里魏同知家议亲,正要接儿子回来行聘完婚。生初时有不愿之意,后访得魏女美色无双,且魏同知十万之富,妆奁甚丰,慕财贪色,遂忘前盟。过了半年,魏氏过门,夫妻恩爱,如鱼似水,竟不知王娇鸾为何人矣!但知今日新妆好,不顾情人望眼穿。却说娇鸾一时劝廷章归省,是他贤慧达理之处。然已去之后,未免怀思。白日凄凉,黄昏寂寞;灯前有影相亲,帐底无人共语。每遇春花秋月,不觉梦断魂劳。捱过一年,杳无音信。忽一日明霞来报道:“姐姐可要寄书与周姐夫么?”娇鸾道:“那得有这方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相关小说推荐

会仙女志

会仙女志

笔记小说 / 文

《》,(明)郦琥著。

其他 1万字 2个月前

甲申朝事小纪

甲申朝事小纪

笔记小说 / 文

《》,分为四编,凡四十卷,著者署名抱阳生,专辑崇祯、南明诸公忠节,及朝野阙失,所记之事,间有万历及清初史事。

其他 2万字 2个月前

剪灯新话

剪灯新话

笔记小说 / 文

,明代文言短篇小说。共载传奇小说四卷二十篇,附录一篇。作者瞿佑。《剪灯新话》在洪武十一年就已编订成帙,以抄本流行。

其他 7万字 2个月前

石点头

石点头

笔记小说 / 文

《》又名《醒世第二奇书》。明代拟话本集。题“天然痴叟著”。

其他 21万字 2个月前

古今情海

古今情海

笔记小说 / 文

《》由曹绣君编,附有进步书局编《清代声色志》上、下卷,据文明书局1928年版第6版影印。本书收集了历代文献中有关婚姻、家庭关系的笔记小说,包括贞女烈妇的传记,各地风俗、婚俗、世俗百姓的家庭生活等1200余则。

其他 73万字 2个月前

唐才子佳人传

唐才子佳人传

笔记小说 / 文

《》作者:【元】辛文房。此书对中﹑晚唐诗人事迹所记尤详﹐也包括部分五代诗人。按诗人登第先後为序。书中保存了唐代诗人大量的生平资料﹐对其科举经历的记叙更为详备。传後又有对诗人艺术得失的品评﹐多存唐人旧说﹐其中颇有精辟之见。

其他 8万字 2个月前

本页面更新于
回到顶部
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