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聊斋志异》转载请注明来源:吉内斯小说(www.genessiscs.com)
许真君
许逊,字敬之,号真君,南昌人,吴赤乌二年,母梦金凤衔珠,坠于掌中,玩而吞之,因是有娠而生真君。少小疏通,与物无忤。尝从猎射一鹿,中之而毙,鹿母惶顾舐之。因感悟,折弃弓矢,克意为学。博通经史,尤嗜神仙修炼之术。闻西安吴猛得丁义神方,乃往师之;悉受其秘,日以修炼为事。时买一铁灯檠,因夜燃灯,见漆剥处有光,视之,金也。明日访售主,还之。晋武帝太康元年,举孝廉,辟为旌一陽一县令,吏民悦服。岁饥,民无以输。真君乃以灵丹点瓦砾成金,令人潜瘗于县圃。一日,籍民之未输者,使服力于圃。民锄地得金,用以输纳,遂悉安堵。又岁大疫,死者十七八;真君以所得神方拯治之。他郡病民相继而至,于是标竹于郭外,置符水于其中,使就竹下饮之,皆瘥。久之知晋室将乱,乃弃官东归。尝憩于柏林,有女童五人,各持宝剑来见,真君异而受之。既而偕至真君之家,日惟击剑自娱,真君知其剑仙也,卒获神剑之用。既而与吴君游于丹一陽一黄堂,闻谋姆多道术,遂同往叩以道妙。姆云:“昔孝悌王下降曲阜兰公家,谓兰公曰:‘后晋代当有神仙许逊,传吾此道。’留下金丹宝经、铜符铁券,授吾掌之以俟子,积有年矣,今当授子。”乃择日登坛,出孝悌王诸秘,悉传之。真君方心期每岁必求谒姆,姆即觉之,曰:“子勿来,吾即还帝乡矣。”因取香茅一根,南望掷之,曰:“子归茅落处,立吾祠,岁秋一至足矣。”二君还,觅访飞茅之迹,遂建祠宇;每岁仲秋之三日,必朝谒焉。初,真君往访飞茅,偶憩真靖,见乡民盛烹宰以祀神,且相戒云:“祭不腆,则神怒祸降。”真君曰:“怪祟敢尔?”乃召风雷伐之,拔其林木。明日告其里人曰:“妖社已驱,毋用祭也。”又见人苦远汲,乃以杖刺前涸泽出泉以济之,虽旱不竭。
渡小蜀江,感江岸主人朱氏迎接甚勤,乃戏画一松于其壁,其家因之得利加倍。后江涨溃堤,市舍俱漂,惟松壁不坏。真君往西安县,行过一小庙,庙神迎告曰:“此有蛟害民,知仙君来,逃往鄂渚矣。”真君至鄂渚,路逢二老人指曰:“蛟伏前桥下。”真君至桥,仗剑叱之,妖蛟惊奔入大江,匿于深渊;乃敕吏兵驱出,遂诛之。时海昏之上缭有巨蛇,据山为穴,吐气成云,亘四十里;人畜在其气中者,俱为吞吸,大为民害。真君闻之,乃集弟子逐前至蛇所,仗剑布气。蛇惧,入穴;乃飞符召海昏社伯驱之,蛇始出穴。举首高十余丈,目若火炬,吐毒冲天。真君啸命风雷,呼指神兵,以慑服之,使不得动,乃飞步踏其首,以剑辟其颡。弟子施岑、甘戟等,引兵挥之。蛇腹裂,有小蛇自腹中出,长数丈。甘君欲斩之,真君曰:“彼未为害,不可妄诛;一千二百五十余年后,为民害,吾当复出诛之。以吾坛前植柏为验,其枝拂坛扫地,是其时也。”又预谶云:“吾仙去后,一千二百四十年间,豫章之境,五陵之内,当出地仙八百人。此时小蛇若为害,彼八百人自当诛之。”蛇子遂得入江。真君曰:“大蛇虽灭,蛟一精一未诛,恐其俟隙溃郡城。吾归郡乎!”乃与甘、施二君归郡,周览城邑。遇一少年通谒,自称姓慎,礼貌勤恪,应对敏给。遽告去。真君谓弟子曰:“适来者非人,即老蛟,故来见试也。”迹其所之,乃在郡城江浒,化为黄牛,卧沙碛之上。真君剪纸化黑牛,往斗之。令施岑潜持剑往,俟其斗酣,即挥之。施君一挥,中其左股。牛奔入城南,直至长沙,化为人,入贾玉使君家。先是蛟一精一尝慕玉之女美,化为一少年谒之;玉爱其才,乃妻以女。居数载,生二子。常以春夏之交,孑然而出;至秋,则乘巨舰重载而归。盖乘春夏大水覆舟所获也。是秋空还,语玉云:“财货为盗所劫,且伤左股。”玉求医疗之,真君即为医士谒玉。玉喜,召婿出;蛟一精一觉,惧不敢出。真君随至其堂,厉声叱曰:“江湖蛟一精一,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明末清初文学家、戏曲家李渔著的一本章回体白话短篇小说集,又名《觉世明言》。《》共十二卷,每卷各有一情节独立的故事,因为每个故事里都有一座楼阁,人物命运和情节的展开也与楼有关,故全书命名为《十二楼》。
其他 15万字 2个月前
《》是民国·梁启超编著的一部史料笔记。共十二章,分别记述了李鸿章的军事、外文、洋务诸事及其投闲生活、轶事琐闻等。梁氏为晚清学术大家,长于史识,而所记皆为耳闻目睹,故极具史料价值。该书版本甚多,现据民国《满清野史四编》本标点整理。
其他 6万字 2个月前
本书内容:丑郎君怕娇偏得艳:诗云:天公局法乱如麻,十对夫妻九配差。常使娇莺栖老树,惯教顽石伴奇花。合欢床上眠仇侣,交颈帏中带软枷。只有鸳鸯无错配,不须梦里抱琵琶。这首诗单说世上姻缘一事,错配者多,使人不能无恨。这种恨与别的心事不同,别的心事可以说得出,医得好,惟有这桩心事,叫做哑子愁、终身病,是说不出、医不好的。若是美男子娶了丑妇人,还好到朋友面前去诉诉苦,姊妹人家去遣遣兴,纵然改正不得,也还有
其他 13万字 2个月前
《》是一部汉族白话短篇小说的选集,明佚名编。主要选自冯梦龙的“三言” 和凌蒙初的“二拍”。[1] 书中的四十篇作品,多角度、全方位一地反映了当时汉族市民阶层的生活面貌和思想感情。它既表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新思想,又留存着消极和庸俗的旧意识,其中也有一些描写神仙道化、宣扬封建伦理纲常和描写色情的成分。这种进步和落后交织在一起的现象,正是当时新兴汉族市民文学的基本特征。
其他 48万字 2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