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内斯小说
  1. 吉内斯小说
  2. 其他小说
  3. 八洞天
  4. 卷七劝匪躬
设置

卷七劝匪躬(1 / 11)



《八洞天》转载请注明来源:吉内斯小说(www.genessiscs.com)

卷七劝匪躬

忠格天幻出男人乳

义感神梦赐内官须

诗曰:

黄山黄水志春申,山水千年属楚臣。

只问储君谁为脱,故应消得此名称。

此诗亦前代无名氏所作,是赞美春申君的。战国时有四君名重一时:魏有魏无忌,为信陵君;赵有赵胜,为平原君;齐有田文,为孟尝君;楚有黄歇,为春申君。那春申君曾随楚顷襄王的太子出质于秦。顷襄王病笃,太子欲求归国,秦王拘留之,不肯遣归。春申君乃密令太子易服改妆私自逃回,自己却住在馆驿中待罪。秦王初时大怒,欲杀春申君,既而念太子已走,杀之无益,赦而遣之。顷襄王既死,太子幸早归国,遂得嗣位,是为考烈王。此皆春申君之力。较之蔺相如完壁归赵,其功更大。至今江南奉春申君为土谷之神,香火不绝。其墓在江一陰一县君山下。谓之君山者,正因春申君之墓在彼故也。江南又有黄山黄水,亦皆后人思念春申君,故即以其姓为山水之名,只论他当时拚着性命脱逃太子一事,便消受得千年香火了。今人不肯为忠义之事,只因借着此身,恐救了别人,害了自己。又恐天不佐助,谋事不密,自己死而无益,连所救之人,亦不能保。所以,把忠义的念头都放冷了。

今待在下说一个忠肝义胆、感格天神,有两段奇奇怪怪的报应。

话说南宋高宗时,北朝金国管下的蓟州丰润县,有个书生姓李名真,字道修,博学多才,年方壮盛,却立志高尚,不求闻达,隐居在家,但以笔墨陶情,诗词寄傲。他闻得往年北兵南下,直取相、等处,连舟渡河,宋人莫敢拒敌,因不胜感悼。又闻南朝任用奸臣秦桧,力主和议。本国兀 太子为岳将军所败,欲引兵北还,忽有一书生叩马而谏,说道:“未有奸臣在内,而大将能立功于外者。岳将军性命且未可保,安望成功?”兀省悟,遂按兵不退。果然岳将军被秦桧召归处死。自此南朝更不能恢复汴京、迎还二帝了。李真因又不胜感悼。遂各赋一诗以叹之,一曰《哀南人》,一曰《悼南事》。其《哀南人》一绝云:

八公草木已摧残,此日秦兵奏凯还。

最惜江南诸父老,临风追忆谢东山。

其《悼南事》一绝云:

书生叩马挽元戎,预料南军必丧功。

恨杀奸回误人国,徒令二帝泣西风。

李真把此二诗写在一幅纸上,自己吟讽了两遍,夹在案头一本书内,也不在话下。

哪知有个同窗朋友叫做米家石,此人本是个奸险小人,面目可憎,语言无味,李真心厌之。他却常要到李真家里来,李真不十分睬他。米家石见李真待得他冷淡,心中甚是不悦。一日与李真在朋友公席间会饮,醉后互相嘲谑。李真即将米家石的姓名为题,口占一诗诮之云:

元章袖出小山峰,袍芴徒然拜下风。

若教点头浑不解,可怜未得遇生公。

众朋友听了此诗,无不大笑。米家石知道嘲他是顽石,且又当着众友面前讥诮他,十分恼恨。外面却佯为不怒,付之一笑,心里却想要寻些事故,报这一口怨气。一日,乘李真不在家,闯入书斋,翻看案头书集。也是合当有事,恰好捡着那幅《哀南人》、《悼南事》的诗笺,米家石见了,眉头一皱,恶计顿生。想道:“此诗是李真的罪案,我把去出首,足可报我之恨了!”便将诗笺袖过,奔到家中,写起一纸首呈,竟说:“李真私题反诗,其心叵测。”把首呈并诗笺一齐拿到蓟州城中,赴镇守都督尹大肩处首告。那尹大肩乃米家石平时钻刺熟的,是个极贪恶之人,见了首呈并诗笺,即差人至丰润县,把李真提拿到蓟州,监禁狱中,索要贿赂,方免参究。李真一介寒儒,哪有财帛与他。尹大肩索诈不遂,竟具本申奏朝廷。那时朝中是丞相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相关小说推荐

连城璧

连城璧

笔记小说 / 文

《》是李渔创作的一部拟话本小说集。

其他 24万字 2个月前

女聊斋志异

女聊斋志异

笔记小说 / 文

《》,又名《女聊斋》,题“古吴靓芬女史贾茗辑”,是清代末年编选的一部笔记小说集。

其他 14万字 2个月前

十二楼

十二楼

笔记小说 / 文

明末清初文学家、戏曲家李渔著的一本章回体白话短篇小说集,又名《觉世明言》。《》共十二卷,每卷各有一情节独立的故事,因为每个故事里都有一座楼阁,人物命运和情节的展开也与楼有关,故全书命名为《十二楼》。

其他 15万字 2个月前

西京杂记

西京杂记

笔记小说 / 文

《》是古代汉族历史笔记小说集,其中的“西京”指的是西汉的首都长安。原二卷,今本作六卷。该书写的是西汉的杂史。既有历史也有西汉的许多遗闻轶事。作者疑为葛洪。

其他 2万字 2个月前

五色石

五色石

笔记小说 / 文

《》基本上是写家庭和小儿女的离合悲欢,然而其背景多是历史重大事件。

其他 12万字 2个月前

李文忠公事略

李文忠公事略

笔记小说 / 文

《》是民国·梁启超编著的一部史料笔记。共十二章,分别记述了李鸿章的军事、外文、洋务诸事及其投闲生活、轶事琐闻等。梁氏为晚清学术大家,长于史识,而所记皆为耳闻目睹,故极具史料价值。该书版本甚多,现据民国《满清野史四编》本标点整理。

其他 6万字 2个月前

本页面更新于
回到顶部
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