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内斯小说
  1. 吉内斯小说
  2. 其他小说
  3. 八洞天
  4. 卷六明家训
设置

卷六明家训(7 / 10)



《八洞天》转载请注明来源:吉内斯小说(www.genessiscs.com)

瑞娘闻知琼姬凶信,也哭了一场。常言道:“同调相怜,同病相惜。”她想:“自己文才与琼姬不相上下,偏是有才的女郎恁般命薄!”又想:“自己也是螟蛉之女,没有亲爹妈着急,正不知后来终身若何?”转展思量,几乎也害出病来。因赋曲一套以挽琼姬,其曲云:

[二郎神]难禁受,恶姻缘,问何人谱就。敢则是月下模糊多错谬。少甚么痴钗笨粉,得和文士为俦。为何偏将贤媛锢,忌才天想来真有。从今后,愿苍苍莫生才女风流![前腔]换头休休,红颜薄命,每多(亻孱)豱,恨不生来愚且丑。只挥毫染翰,便为消福根由。宜入空门离俗垢。生生的将淑女葬送河洲。鸳鸯偶,是前生几时结下冤仇![黄莺儿]诗谜记相酬,痛当时,谶早留。小楼有女今存否?斜一陽一已收,缺月一钩,半明不是圆时候。鹊桥秋,将人隔断,未得合牵牛。

[前腔]无地可言愁,哑吞声,慵启口。有谁知你眉痕皱。椿庭已休,萱帏弃久,移花莫惜花枝瘦。似萍浮,又遭风浪,灭没在汀洲。

[猫儿堕]明珠万斛,泣付与东流。绿绮琴无司马奏,《白头吟》向什人投?怀羞,一炬临终,泪抛红豆![前腔]遥思仙佩,疑赴碧云头。恨未生前一握手,神交除往梦中求。悲忧,女伴知音,从今无有。

[尾声]天上曾闻赋玉楼,岂修文员缺,欲把裙钗凑。因此上燕冢空余土一穈。

子鉴见了甥女所作之曲,也不觉掉下泪来。瑞娘又把前日共猜诗谜之事,对子鉴说了。子鉴到馆中说与子开知道,大家叹惜。子鉴道:“这般不肖子,替他联什么姻?害别人家的女儿。”子开道:“也是禹龙门不仔细。常言道‘相女配夫’。为什草草联姻,送了侄女性命。”晏述在旁听了,懊恨自己当初不曾与她联姻,乃私自赋诗二绝以挽之:

女郎不合解文章,难许鸱 配凤凰。

焚砚临终应自悔,不如顽钝可相忘。

其一九天仙女降天关,一夕飞符忽召还。

惆怅人琴归共尽,不留遗笔在人间。其二晏述题罢,放在案头。却被子鉴看见,知他有怜借才女之意,正要把瑞娘姻事亲自对子开说。恰好晏述闻知瑞娘所猜诗谜,深慕其才,便去告禀母亲陈氏,务要联此佳配。陈氏是极爱晏述的,听了这话,即与丈夫商议,遣孙婆做媒。子鉴亦令乳母郑妪到子开家中来撮合。子开欣然允诺,择日行聘。

是年晏述已十五岁了,到来年十六岁入了泮,十七岁毕姻。合卺之后,夫妻极其恩爱。过了几日,晏述正坐在书房中看书,只见郑老妪拿着三幅纸,走来说道:“我家小姐说,官人善集《四书》成语为文,又会代人作对。今有几个四书上的谜儿,要官人猜,又有个对儿,也要求官人对。”晏述接那三幅纸来看时,第一幅上写着一个对道:

孔子为邦酌四代,虞夏殷周;

晏述看了不假思索,就提起笔来写道:

姬公施事兼三王,禹汤文武。

对毕,再取第二幅纸来看,却是六句四书,隐着六个古人。晏述一一都猜着了,就于每句四书之下,注明古人的姓名: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来俊臣武王伐纣周兴后世子孙必有王者矣太公望太甲颠覆汤之典刑长孙无忌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直不疑朋友之交也第五伦晏述猜毕,说道:“六谜俱妙,至末后第五伦一句,尤为巧合。”说罢,再看第三幅纸,只见上写道:

国士无双内隐《四书》一句晏述看了,却一时猜想不出,走来走去,在那里踌躇。郑妪却先将那两幅纸去回复瑞娘。少顷,又来传语道:“小姐说前二纸,官人都已中式。何难这一句,只想这句是谁人说的,是说哪一个?便晓得了。”晏述恍然大悟道:“‘国士无双’是萧何说韩信的,正合着《四书》上‘何谓信’一句。我今番猜着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相关小说推荐

连城璧

连城璧

笔记小说 / 文

《》是李渔创作的一部拟话本小说集。

其他 24万字 2个月前

女聊斋志异

女聊斋志异

笔记小说 / 文

《》,又名《女聊斋》,题“古吴靓芬女史贾茗辑”,是清代末年编选的一部笔记小说集。

其他 14万字 2个月前

十二楼

十二楼

笔记小说 / 文

明末清初文学家、戏曲家李渔著的一本章回体白话短篇小说集,又名《觉世明言》。《》共十二卷,每卷各有一情节独立的故事,因为每个故事里都有一座楼阁,人物命运和情节的展开也与楼有关,故全书命名为《十二楼》。

其他 15万字 2个月前

西京杂记

西京杂记

笔记小说 / 文

《》是古代汉族历史笔记小说集,其中的“西京”指的是西汉的首都长安。原二卷,今本作六卷。该书写的是西汉的杂史。既有历史也有西汉的许多遗闻轶事。作者疑为葛洪。

其他 2万字 2个月前

五色石

五色石

笔记小说 / 文

《》基本上是写家庭和小儿女的离合悲欢,然而其背景多是历史重大事件。

其他 12万字 2个月前

李文忠公事略

李文忠公事略

笔记小说 / 文

《》是民国·梁启超编著的一部史料笔记。共十二章,分别记述了李鸿章的军事、外文、洋务诸事及其投闲生活、轶事琐闻等。梁氏为晚清学术大家,长于史识,而所记皆为耳闻目睹,故极具史料价值。该书版本甚多,现据民国《满清野史四编》本标点整理。

其他 6万字 2个月前

本页面更新于
回到顶部
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