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内斯小说
  1. 吉内斯小说
  2. 其他小说
  3. 八洞天
  4. 卷二反芦花
设置

卷二反芦花(1 / 11)



《八洞天》转载请注明来源:吉内斯小说(www.genessiscs.com)

卷二反芦花

幻作合前妻为后妻

巧相逢继母是亲母

诗曰:

当时二八到君家,尺素无成愧台木麻。

今日对君无别语,莫教儿女衣芦花。

此诗乃前朝嘉定县一个妇人临终嘱夫之作。末句“衣芦花”,用闵子骞故事。其夫感其词意痛切,终身不续娶。

这等说起来,难道天下继母都是不好的?平心而论,人子事继母有事继母的苦;那做继母的亦有做继母的苦。亲生儿子,任你打骂也不记怀。不是亲生的,慈爱处便不记,打骂便记了。管他,既要啕气;不管他,丈夫又道继母不着急,左难右难。及至父子之间,偶有一言不合,动不动道听了继母。又有前儿年长,继母未来时,先娶过媳妇,父死之后,或继母无子,或有子尚幼,倒要在他夫妻手里过活。此岂非做继母的苦处。所以,尽孝于亲生母不难,尽孝于继母为难。试看二十四孝中,事继母者居其半。然虽如此,前人种树后人收,前妻吃尽苦辛,养得个好儿子,倒与后人受用。自己不能生受他一日之孝,深可痛惜!如今待在下说一人,娶第三个浑家,却遇了第一个妻子;他孩儿事第二个继母,重逢了第一个亲娘。

这件奇事出在唐肃宗时。楚中房州地方,有个官人姓辛名用智,曾为汴州长史。夫人孟氏,无子,只生一女,小字端娘,丰姿秀丽,性格温和,女工之外,更通诗赋。父母钟爱,替她择一快婿,是同乡人,复姓长孙,名陈,字子虞,风流倜傥,博学多才。早岁游庠,至十七岁,辛公把女儿嫁去,琴瑟极其和调,真好似梁鸿配了孟光、相如得了文君一般,说不尽许多恩爱。有词为证:

连理枝栖两凤凰,同心带绾二鸳鸯。花间唱和莺儿匹,梁上徘徊燕子双。郎爱女,女怜郎,朝朝暮暮共倘徉。天长地久应无变,海誓山盟永不忘。

毕姻二年后,生下一子,乳名胜哥,相貌清奇,聪慧异常。夫妻二人甚喜。

只是长孙陈才高命蹇,连试礼闱不第。到二十七岁,以选贡除授兴元郡武安县儒学教论,带了妻儿并家人辈同赴任所。在任一年,值本县知县升迁去了,新官未到,上司委他权署县印。

不相时运不济,才署印三月,恰遇反贼史思明作乱,兵犯晋一陽一。

朝廷命河北节度使李光弼讨之。史思明抵挡不住,战败而奔。李节度从后追击,贼兵且战且走,随路焚劫,看看逼近武安县。一日几次飞马报到,长孙陈正商议守城,争奈本县的守将尚存诚十分怯懦,一闻寇警,先弃城逃去,标下兵丁俱奔散。长孙陈欲点民夫守城时,那些百姓已都惊慌,哪里还肯上城守御。一时争先开城而走,连衙役也都走了。长孙陈禁约不住,眼见空城难守,想道:“我做教谕,原非守城之官。今署县印,便有地方干系,若失了城,难免罪责。”又想:“贼兵战败而来,怕后面官兵追赶,所过州县,必不敢久住。我且同家眷,暂向城外山僻处避几日,等贼兵去了,再来料理未迟!”遂改换衣妆,将县印系于臂上,备下快马一匹,轻车一辆,自己乘马,叫辛氏与胜哥坐了车子,把行李及随身干粮都放车子上,唤两个家僮推车。其余婢仆,尽皆步行。出得城门,看那些逃难百姓扶老携幼地奔窜,真个可怜。但见:

乱慌慌风声鹤唳,闹攘攘鼠窜狼奔。前逢堕珥,何遑回首来看;后见遗簪,哪个有心去拾。任你王孙公子,用不着缓步徐行;恁她小姐夫人,怕不得鞋弓袜小。香闺冶女,平日见生人,吓得倒退,到如今挨挨挤挤入人丛;富室娇儿,常时行短路,也要扛抬,至此日哭哭啼啼连路跌。

觅人的爹爹妈妈随路号呼,问路的伯伯叔叔逢人乱叫。夫妻本是同林鸟,今番各自逃生;娘儿岂有两般心,此际不能相顾。真个宁为太平犬,果然莫作乱离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相关小说推荐

连城璧

连城璧

笔记小说 / 文

《》是李渔创作的一部拟话本小说集。

其他 24万字 1个月前

女聊斋志异

女聊斋志异

笔记小说 / 文

《》,又名《女聊斋》,题“古吴靓芬女史贾茗辑”,是清代末年编选的一部笔记小说集。

其他 14万字 1个月前

十二楼

十二楼

笔记小说 / 文

明末清初文学家、戏曲家李渔著的一本章回体白话短篇小说集,又名《觉世明言》。《》共十二卷,每卷各有一情节独立的故事,因为每个故事里都有一座楼阁,人物命运和情节的展开也与楼有关,故全书命名为《十二楼》。

其他 15万字 1个月前

西京杂记

西京杂记

笔记小说 / 文

《》是古代汉族历史笔记小说集,其中的“西京”指的是西汉的首都长安。原二卷,今本作六卷。该书写的是西汉的杂史。既有历史也有西汉的许多遗闻轶事。作者疑为葛洪。

其他 2万字 1个月前

五色石

五色石

笔记小说 / 文

《》基本上是写家庭和小儿女的离合悲欢,然而其背景多是历史重大事件。

其他 12万字 1个月前

李文忠公事略

李文忠公事略

笔记小说 / 文

《》是民国·梁启超编著的一部史料笔记。共十二章,分别记述了李鸿章的军事、外文、洋务诸事及其投闲生活、轶事琐闻等。梁氏为晚清学术大家,长于史识,而所记皆为耳闻目睹,故极具史料价值。该书版本甚多,现据民国《满清野史四编》本标点整理。

其他 6万字 1个月前

本页面更新于
回到顶部
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