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内斯小说
  1. 吉内斯小说
  2. 其他小说
  3. 新编绘图今古奇观
  4. 第二十二卷 金明池吴清逢爱爱
设置

第二十二卷 金明池吴清逢爱爱(1 / 6)



《新编绘图今古奇观》转载请注明来源:吉内斯小说(www.genessiscs.com)

第二十二卷 金明池吴清逢爱爱

朱文灯下逢刘倩,师厚燕山遇故人。

隔断死生终不泯,人间最切是深情。

话说大唐中和年间,博陵有个才子,姓崔名护,生得风流俊雅,才貌无双。偶遇春榜动,选场开,收拾琴剑书箱,前往长安应举。归当暮春,崔生暂离旅舍,往城南郊外游赏。但觉口燥咽干,唇焦鼻热。一来走得急,那时候也有些热了。这崔生只为口渴,又无溪涧取水。只见一个去处:

灼灼桃红似火,依依绿柳如烟,竹篱,茅舍,黄土壁,白板扉,哞哞犬吠桃源中,两两黄鹂鸣翠柳。

崔生去叩门,觅一口水,立了半日,不见一人出来。正无计结,忽听得门内笑声。崔生鹰觑鹘望,去门缝里一瞧,原来那笑的,却是一个女孩儿,约有十六岁。那女儿出来开门。崔生见了。口一发燥,咽一发干,唇一发焦,鼻一发热,连忙叉手向前道:“小娘子拜揖。”那女儿回个娇娇滴滴的万福道:“官人宠顾茅舍,有何见谕?”崔生道:“卑人博陵崔护,另无甚事,只因走远气喘,敢求勺水解渴则个。”

女子听罢,并无言语。疾忙进去,用纤纤玉手,捧着磁瓯,盛半瓯茶,递与崔生。崔生接过,呷入口,透心也似凉,好爽利!只得谢了自回,想着功名,自去赴选。谁想时运未到,金榜无名,离了长安,匆匆回乡去了。

倏忽一年,又遇开科。崔生又起身赴试。追忆故人,且把试事权时落后,急往城南,一路上东观西望,只怕错认了女儿住处。顷刻到门前,依旧桃红柳绿,犬吠莺啼。崔生至门,见寂寞无人,心中疑惑,还去门缝里瞧时,不闻人声,徘徊半晌,去白板扉上,题四句诗: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题罢,自回。明日放心不下,又去探看。忽见门儿呀地开了,走出一个人来。生得:

须眉皓白,鬓发稀疏。身披白布道袍,手执斑竹拄杖。堪为四皓南山客,做得磻溪执钓人。

那老儿对崔生道:“君非崔护么?”崔生道:“丈人拜揖,卑人是也。不知丈人何以见识?”那老儿道:“君杀我女儿,怎不生识?”惊得崔护面色如土,道:“卑人未尝到老丈宅中,何出此言?”老儿道:“我女儿去岁独自在家,偶你来觅水。去后昏昏如醉,不离床席。昨日忽说道:‘去年今日曾遇崔郎。

今日想必来也。’走到门前,望了一日,不见。转身抬头,忽见白板扉上诗,长哭一声,瞥然倒地。老汉扶入房中,一夜不醒。早间忽然开眼道:‘崔郎来了,爹爹好去迎接。’今君果至,岂非前定。且请进去一看。”谁想崔生入得门来,里面哭了一声。仔细看时,女儿死了。老儿道:“郎君今番真个偿命!”崔生此时,又惊又痛,便走到床前,坐在女儿头边,轻轻放起女儿的头,伸直了自家腿,将女儿的头,放在腿上,亲着女儿的脸道:“小娘子,崔护在此。”顷刻间,那女儿三魂再至,七魄重生,须臾就走起来。老儿十分欢喜。就赔妆奁,招赘崔生为婿。后来崔生发迹为官,夫妻一世团圆。正是:

月缺再圆,镜离再合。

花落再开,人死再活。

为甚今日说这段话?这个便是死中得活。有一个多情的女儿,没兴遇着个子弟,不能成就,干折了性命,反作成别人洞房花烛。正是:

有缘千里能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

说这女儿遇着的子弟,却是宋朝东京开封府,有一员外,姓吴名子虚。平生是个真实的人,只生得一个儿子,名唤吴清。正是爱子娇痴,独儿得惜。那吴员外爱惜儿子,一日也不肯放出门。那儿子却是风流博浪的人,专要结识朋友,觅柳寻花。忽一日,有两个朋友来望,却是金枝玉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相关小说推荐

醒梦骈言

醒梦骈言

笔记小说 / 文

全书各篇故事结构完整,文笔流畅,语言通俗,清新可读,堪称清代话本小说中的佳作。书中故事都是写下层社会生活的,具有浓厚的平民文学色彩。

其他 14万字 2个月前

智囊全集

智囊全集

笔记小说 / 文

《》初编于明代天启六年(1626年),全书共收上起先秦、下迄明代的历代智囊故事1200余则,是一部中国人民智慧的创造史和实践史。书中所表现的人物,都在运用智慧和谋略创造历史。它既是一部反映古人巧妙运用聪明才智来排忧解难、克敌制胜的处世奇书,也是中国文化史上一部篇幅庞大的智谋锦囊。

其他 4万字 2个月前

阅微草堂笔记

阅微草堂笔记

笔记小说 / 文

《》,汉族文言短篇志怪小说,于清朝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至嘉庆三年(1798年)年间翰林院庶吉士出身的纪昀以笔记形式所编写成的。在时间上,主要搜辑当时代前后的各种狐鬼神仙、因果报应、劝善惩恶等之流传的乡野怪谈,或则亲身所听闻的奇情轶事;在空间地域上,范围则遍及全中国远至乌鲁木齐、伊宁,南至滇黔等地。

其他 38万字 2个月前

豆棚闲话

豆棚闲话

笔记小说 / 文

书中有的篇幅揭露了明末吏治腐败、世风日下、人情浇薄的现象;鞭挞了无赖帮闲庸俗无聊、趋炎附势的丑恶面目。有的篇幅抨击和讽刺了投靠满清政权的明末士大夫、文人,批判了对佛老的迷信思想。此外对满清政权为巩固其统治对汉族人民进行大规模屠戮、镇压的社会现实也时有触及。

其他 9万字 2个月前

八洞天

八洞天

笔记小说 / 文

此书自序开头即说:“《》之作也,盖亦补《》之所未备也。”因为“《五色石》以补天之缺,而缺不胜缺,则补不胜补也。”为此作者在《八洞天》中按照“克如人愿”而“快人心者”的构想,又“编述”了八篇小说,即所谓八个洞天,并就中寄托了自己的爱憎褒贬和社会理想。

其他 13万字 2个月前

连城璧

连城璧

笔记小说 / 文

《》是李渔创作的一部拟话本小说集。

其他 24万字 2个月前

本页面更新于
回到顶部
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