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内斯小说
  1. 吉内斯小说
  2. 其他小说
  3. 清平山堂话本
  4. 风月相思
设置

风月相思(3 / 5)



《清平山堂话本》转载请注明来源:吉内斯小说(www.genessiscs.com)

告公。

越十余日,公命媒行娉为婿,于二室。至期,屏开孔雀,褥隐芙蓉,花烛莹煌,管弦歌沸。生与琼拜于堂,一如神仙归洞府。宾客叹其郎才女貌,世间罕有。至筵席散,生偕入洞房,见其象床瑶席,凤枕鸳衾,乐谐琴瑟。生与琼曰:“昔慕子之心,每于花前月下,抚景伤怀。今日至此,岂非天假良缘耶!”琼曰:“遇君之后,行无定迹,寝不贴席。今也天随人愿,获侍巾栉,但愿君子始终如一,则万幸矣!”琼拟《蜂情蝶意遂》词,云:

翠荷花里鸳鸯浴,碧桃枝上鸾凤宿。花烂枝尚柔,俄惊一夜秋。百岁共谐和,相看奈汝何?

生亦口占《减字木兰花》词一,云:

调云弄雨,迤逦罗帏同笑语;春透花枝,一囗囗囗囗囗时。相怜相爱,还了平生憔悴债;鱼水欢情,剪下青丝结誓盟。

越月余,公破召,促装赴京,嘱生家事而别。越三月,公奏曰:“臣老,不能用也。有婿冯琛,素怀异才。臣荐为国,非私也。”上大悦,遣使召生。生与琼曰:“蒙旨征召,暂与相别。”琼曰:“相会未几而遽别,奈何!奈何!妾闻金陵胜地,歌楼不可留恋!”生曰:“噫!卿误也!我心尤如冰玉,后当自知。”即促装起程。

琼令韶华备酒殽,饯于郊外。琼握生手,相视大恸。生亦呜咽。琼曰:“君今弃妾,妾无负于君!”生曰:“我与子岂一朝一夕之缘分!今日之行,出于无奈;卿有是言,殆非以为陌路人耶?”琼曰:“君无二心,妾何以报!”口占二绝以赠。

其一:

鱼水欢娱未一秋,临歧分袂更绸缪。

诉君不尽褒肠事,惟有潸潸珠泪流。

其二:

香闺绣幂恨悠悠,一片离情不自由。

争奈君心似流水,滔滔东去不能留。

生赋律诗一首以答:

懒上雕鞍闷不胜,此心如醉为多情。

空垂眼底千行泪,难阻天涯万里程。

最苦凄凉冯伯玉,可怜憔悴赵云琼。

男儿且学四方志,铁石心肠作广平。

琼情不已,亦作《茶瓶》词,云:

忆昔当时相会,共结百年姻配。枕前盟誓如山海,此意千载难买。思和爱,知何在?情默默,有谁瞅采?妾心未改君先改,奈好事多成败!

词毕,恸哭不舍。生扶琼至家,嘱韶华劝慰。次早,不令琼知而去。

琼晚见月界窗痕,风鸣纸隙,举目无亲,以赋《临江仙》词一阕:

明窗纸隙风如箭,几多心事难忘。荼靡架下见行藏,交加双粉蝶,交颈两鸳鸯。岂知今日成抛弃,尫羸减玉消香。谁与诉衷肠?行云缥缈,恨杀楚襄王。

生行不觉逾旬,未尝不思琼也,观京畿将近、偶成一律:

冉冉时光日似梭,相思无计欲如何?

五云缥缈皇畿近,万里迢遥客恨多。

愁望银河看织女,魂飞阆苑问仙娥。

金陵谩说花如锦,一点芳心誓匪他。

生行至京,见上于奉天殿。上甚爱其才,即除为起居郎。一日出朝,因便人作书以寄:

冯琛端肃书奉云琼娘子妆前:拜违懿范,已经月余。思仰香闺,梦寝行坐,未尝离于左右。迩来未审淑候何如?琛至京,蒙授起居郎。谁料菲才,幸际风云之会,得依日月之光。偶因风便,封缄以寄眷恋之私云。

琼得书,一喜一悲。贺者填门,而琼悲号不已。刘夫人命具杯酌,弦歌宽慰。琼编《驻马听》,命韶华讴之,闻者莫不凄惋。自兹愈无聊赖,鸾孤凤只,竹瘦梅癯,而似梨花带雨,眉如杨柳含烟。暑中风凉月冷,形只影单,赋诗一律:

夜深独坐对残灯,默默怀人百感增。

愁肠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相关小说推荐

新编绘图今古奇观

新编绘图今古奇观

笔记小说 / 文

本书中的作品,从各个角度,在不同的程度上,直接或间接地,广泛而深入地反映了当时市民阶层的生活面貌和思想感情。

其他 99万字 1个月前

醒梦骈言

醒梦骈言

笔记小说 / 文

全书各篇故事结构完整,文笔流畅,语言通俗,清新可读,堪称清代话本小说中的佳作。书中故事都是写下层社会生活的,具有浓厚的平民文学色彩。

其他 14万字 1个月前

智囊全集

智囊全集

笔记小说 / 文

《》初编于明代天启六年(1626年),全书共收上起先秦、下迄明代的历代智囊故事1200余则,是一部中国人民智慧的创造史和实践史。书中所表现的人物,都在运用智慧和谋略创造历史。它既是一部反映古人巧妙运用聪明才智来排忧解难、克敌制胜的处世奇书,也是中国文化史上一部篇幅庞大的智谋锦囊。

其他 4万字 1个月前

阅微草堂笔记

阅微草堂笔记

笔记小说 / 文

《》,汉族文言短篇志怪小说,于清朝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至嘉庆三年(1798年)年间翰林院庶吉士出身的纪昀以笔记形式所编写成的。在时间上,主要搜辑当时代前后的各种狐鬼神仙、因果报应、劝善惩恶等之流传的乡野怪谈,或则亲身所听闻的奇情轶事;在空间地域上,范围则遍及全中国远至乌鲁木齐、伊宁,南至滇黔等地。

其他 38万字 1个月前

豆棚闲话

豆棚闲话

笔记小说 / 文

书中有的篇幅揭露了明末吏治腐败、世风日下、人情浇薄的现象;鞭挞了无赖帮闲庸俗无聊、趋炎附势的丑恶面目。有的篇幅抨击和讽刺了投靠满清政权的明末士大夫、文人,批判了对佛老的迷信思想。此外对满清政权为巩固其统治对汉族人民进行大规模屠戮、镇压的社会现实也时有触及。

其他 9万字 1个月前

八洞天

八洞天

笔记小说 / 文

此书自序开头即说:“《》之作也,盖亦补《》之所未备也。”因为“《五色石》以补天之缺,而缺不胜缺,则补不胜补也。”为此作者在《八洞天》中按照“克如人愿”而“快人心者”的构想,又“编述”了八篇小说,即所谓八个洞天,并就中寄托了自己的爱憎褒贬和社会理想。

其他 13万字 1个月前

本页面更新于
回到顶部
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