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转载请注明来源:吉内斯小说(www.genessiscs.com)
1王太尉問眉子:「汝叔名士,何以不相推重?」眉子曰:「何有名士終日妄語?」
2庾元規語周伯仁:「諸人皆以君方樂。」周曰:「何樂?謂樂毅邪?」庾曰:「不爾,樂令耳。」周曰:「何乃刻畫無鹽,以唐突西子也。」
3深公云:「人謂庾元規名士,胸中柴棘三斗許。」
4庾公權重,足傾王公。庾在石頭,王在冶城坐,大風揚塵,王以扇拂塵曰:「元規塵污人!」 5王右軍少時澀訥。在大將軍許,王、庾二公後來,右軍便起欲去,大將軍留之,曰:「爾家司空、元規,復何所難?」
6王丞相輕蔡公,曰:「我與安期、千里共游洛水邊,何處聞有蔡充兒?」
7褚太傅初渡江,嘗入東,至金昌亭,吳中豪右,燕集亭中。褚公雖素有重名,於時造次不相識別。敕左右多與茗汁,少著粽,汁盡輒益,使終不得食。褚公飲訖,徐舉手云:「褚季野。」於是四坐驚散,無不狼狽。
8王右軍在南,丞相與書,每歎子侄不令,云:「虎□(犬屯)、虎犢,還其所如。」 9褚太傅南下,孫長樂於船中視之。言次,及劉真長死,孫流涕,因諷詠曰:「人之雲亡,幫國殄瘁。」褚大怒,曰:「真長平生,何嘗相比數,而卿今日作此面向人!」孫回泣向褚曰:「卿當念我!」時鹹笑其才而性鄙。
10謝鎮西書與殷揚州,為真長求會稽,殷答曰:「真長標同伐異,俠之大者。常謂使君降階為甚,乃復為之驅馳邪?」
11桓公入洛,過淮、泗,踐北境,與諸僚屬登平乘樓,眺矚中原,慨然曰:「遂使神州陸沈,百年丘墟,王夷甫諸人,不得不任其責!」袁虎率爾對曰:「運自有廢興,豈必諸人之過?」桓公凜然作色,顧謂四坐曰:「諸君頗聞劉景升不?有大牛重千斤,啖芻豆十倍於常牛,負重致遠,曾不若一羸□(牛字)。魏武入荊州,烹以饗士卒,於時莫不稱快。」意以況袁。四坐既駭,袁亦失色。
12袁虎、伏滔同在桓公府,桓公每游燕,輒命袁、伏。袁甚恥之,恆歎曰:「公之厚意,未足以榮國士,與伏滔比肩,亦何辱如之?」
13高柔在東,甚為謝仁祖所重。既出,不為王、劉所知。仁祖曰:「近見高柔,大自敷奏,然未有所得。」真長云:「故不可在偏地居,輕在角□(角弱)中,為人作議論。」高柔聞之,云:「我就伊無所求。」人有向真長學此言者,真長曰:「我實亦無可與伊者。」然游燕猶與諸人書:「可要安固。」安固者,高柔也。
14劉尹、江□(彪幾換林)、王叔虎、孫興公同坐,江、王有相輕色。□(彪幾換林)以手歙叔虎云:「酷吏!」詞色甚強。劉尹顧謂:「此是□(目真)邪?非特是醜言聲,拙視瞻。」
15孫綽作列仙商丘子贊曰:「所牧何物?殆非真豬。倘遇風雲,為我龍攄。」時人多以為能。王藍田語人云:「近見孫家兒作文,道『何物真豬』也。」
16桓公欲遷都,以張拓定之業。孫長樂上表,諫此議,甚有理。桓見表心服,而忿其為異。令人致意孫云:「君何不尋遂初賦,而強知人家國事?」
17孫長樂兄弟就謝公宿,言至款雜。劉夫人在壁後聽之,具聞其語。謝公明日還,問昨客何似,劉對曰:「亡兄門,未有如此賓客!」謝深有愧色。
18簡文與許玄度共語,許云:「舉君、親以為難。」簡文便不復答,許去後而言曰:「玄度故可不至於此!」
19謝萬壽春敗後,還,書與王右軍云:「慚負宿顧。」右軍推書曰:「此禹、湯之戒。」
20蔡伯喈睹睞笛椽,孫興公聽妓,振且擺折。王右軍聞,大嗔曰:「三祖壽樂器,虺瓦吊,孫家兒打折。」
21王中郎與林公絕不相得。王謂林公詭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宋)吴自牧 著。共二十卷。 这是一本介绍南宋都城临安城市风貌的著作。该书成书年代,据自序有“时异事殊”,“缅怀往事,殆犹梦也”之语,当在元军攻陷临安之后。所署“甲戌岁中秋日”,甲戌即宋度宗咸淳十年(1274),疑传抄有误。 作者吴自牧,南宋临安府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平事迹不详。
其他 11万字 1个月前
记载当时之奇人异事、鬼狐神仙。作者文笔质朴无华,叙事简明详练,书中故事曲折离奇,卷一《明武宗遗事》之正德微服遇李凤姐事,尤为戏曲家所乐道之。本书为与《》、《》鼎足而立的明清三大笔记小说。
其他 9万字 1个月前
《》20卷,周密撰。作者字公谨,自号草窗,又号弁阳啸翁、萧斋、泗水潜夫、华不注山人、弁阳老人等。祖籍济南。其曾祖泌,自济南迁居吴兴,至密四世。其家世代为官,本人在宋宝佑年间任义乌令;入元不仕,寓杭,居癸辛街,以南宋遗老自居,交游很广,故见闻甚博。是书用《齐东野语》之名,乃作者不忘祖籍之意。书中所记,多宋元之交的朝廷大事,很多可补史籍之不足,如“李全始末”,“端平入洛”,“二张援襄”等,都是很有价
其他 17万字 1个月前
《》,笔记集。宋代罗大经撰。此书分甲、乙、丙三编,共18卷。半数以上评述前代及宋代诗文,记述宋代文人轶事,有文学史料价值。如乙编卷四《诗祸》一则,记宋理宗宝庆、绍定间江湖诗案一事,有助于对江湖诗派的了解;卷三《东坡文》一则,论苏轼文章深受《》、《》影响,因为作者善文,其议论自具眼力;卷五《二老相访》一则,记杨万里与周必大晚年的亲密交往,可与史书所记二人不甚相合对比研究。有中华书局1983年点校本
其他 12万字 1个月前
《》是明末拟话本小说集,写的是八段故事八种劝戒,即书目中所标明的:“惩贪色”、“戒惧内”、“赌妻子”、“对不如”、“儆容娶”、“悔嗜酒”、“戒浪嘴”、“蓄寡妇”,等八个故事,实际上只是四戒:戒色欲、戒赌博、戒嗜酒、戒浪嘴。
其他 5万字 1个月前
清平山堂所刻话本中《简帖和尚》﹑《西湖三塔记》﹑《合同文字记》﹑《柳耆卿玩江楼记》4种﹐钱曾《述古堂书目》(抄本)曾列入“宋人词话”。《杨温拦路虎传》当即《醉翁谈录》所著录的《拦路虎》﹐《风月瑞仙亭》也可能就是《醉翁谈录》所著录的《卓文君》。书中有宋元作品﹐也有明代作品﹐有待考订。
其他 13万字 1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