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转载请注明来源:吉内斯小说(www.genessiscs.com)
1邊文禮見袁奉高,失次序。奉高曰:「昔堯聘許由,面無怍色。先生何為顛倒衣裳?」文禮答曰:「明府初臨,堯德未彰,是以賤民顛倒衣裳耳。」
2徐孺子年九歲,嘗月下戲,人語之曰:「若令月中無物,當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無此必不明。」
3孔文舉年十歲,隨父到洛。時李元禮有盛名,為司隸校尉。詣門者,皆俊才清稱及中表親戚乃通。文舉至門,謂吏曰:「我是李府君親。」既通,前坐。元禮問曰:「君与仆有何親?」對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陽有師資之尊,是仆与君奕世為通好也。」元禮及賓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陳韙后至,人以其語語之,韙曰:「小時了了,大未必佳。」文舉曰:「想君小時必當了了。」韙大□(足叔)□(足昔)。
4孔文舉有二子,大者六歲,小者五歲。晝日父眠,小者床頭盜酒飲之,大儿謂曰:「何以不拜?」答曰:「偷,那得行禮!」
5孔融被收,中外惶怖。時融儿大者九歲,小者八歲,二儿故琢釘戲,了無遽容。融謂使者曰:「冀罪止于身,二儿可得全不?」儿徐進曰:「大人豈見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尋亦收至。
6穎川太守髡陳仲弓。客有問元方:「府君如何?」元方曰:「高明之君也。」「足下家君如何?」曰:「忠臣孝子也。」客曰:「易稱:『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何有高明之君,而刑忠臣孝子者乎?」元方曰:「足下言何其謬也!故不相答。」客曰:「足下但因傴為恭而不能答。」元方曰:「昔高宗放孝子孝己,尹吉甫放孝子伯奇,董仲舒放孝子符起。唯此三君,高明之君;唯此三子,忠臣孝子。」客慚而退。
7荀慈明与汝南袁閬相見,問穎川人士,慈明先及諸兄。閬笑曰:「士但可因親舊而已乎?」慈明曰:「足下相難,依据者何經?」閬曰:「方問國士,而及諸兄,是以尤之耳。」慈明曰:「昔者祁奚內舉不失其子,外舉不失其讎,以為至公。公旦文王之詩,不論堯、舜之德而頌文、武者,親親之義也。春秋之義,內其國而外諸夏。且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不為悖德乎?」
8禰衡被魏武謫為鼓吏,正月半試鼓,衡揚□(木包)為漁陽摻撾,淵淵有金石聲,四坐為之改容。孔融曰:「禰衡罪同胥靡不能發明王之夢。」魏武慚而赦之。 9南郡龐士元聞司馬德操在穎川,故二千里候之。至,遇德操采桑,士元從車中謂曰:「吾聞丈夫處世,當帶金佩紫,焉有曲洪流之量,而執絲婦之事?」德操曰:「子且下車。子适知邪徑之速,不慮失道之迷。昔伯成耦耕,不慕諸侯之榮;原憲桑樞,不易有官之宅。何有坐則華屋,行則肥馬,侍女數十,然后為奇?此乃許、父所以慷慨,夷、齊所以長歎。雖有竊秦之爵,千駟之富,不足貴也。」士元曰:「仆生出邊垂,寡見大義,若不一叩洪鍾,伐雷鼓,則不識其音響也!」
10劉公干以失敬罹罪。文帝問曰:「卿何以不謹于文憲?」楨答曰:「臣誠庸短,亦由陛下綱目不疏。」
11鍾毓、鍾會少有令譽,年十三,魏文帝聞之,語其父鍾繇曰:「可令二子來。」于是敕見。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對曰:「戰戰惶惶,汗出如漿。」复問會:「卿何以不汗?」對曰:「戰戰栗栗,汗不敢出。」
12鍾毓兄弟小時,值父晝寢,因共偷服藥酒。其父時覺,且托寐以觀之。毓拜而后飲,會飲而不拜。既而問毓何以拜,毓曰:「酒以成禮,不敢不拜。」又問會何以不拜,會曰:「偷本非禮,所以不拜。」
13魏明帝為外祖母筑館于甄氏,既成,自行視,謂左右曰:「館當以何為名?」侍中繆襲曰:「陛下圣思齊于哲王,罔极過于曾、閔。此館之興,情鍾舅氏,宜以『渭陽』為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宋)吴自牧 著。共二十卷。 这是一本介绍南宋都城临安城市风貌的著作。该书成书年代,据自序有“时异事殊”,“缅怀往事,殆犹梦也”之语,当在元军攻陷临安之后。所署“甲戌岁中秋日”,甲戌即宋度宗咸淳十年(1274),疑传抄有误。 作者吴自牧,南宋临安府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平事迹不详。
其他 11万字 1个月前
记载当时之奇人异事、鬼狐神仙。作者文笔质朴无华,叙事简明详练,书中故事曲折离奇,卷一《明武宗遗事》之正德微服遇李凤姐事,尤为戏曲家所乐道之。本书为与《》、《》鼎足而立的明清三大笔记小说。
其他 9万字 1个月前
《》20卷,周密撰。作者字公谨,自号草窗,又号弁阳啸翁、萧斋、泗水潜夫、华不注山人、弁阳老人等。祖籍济南。其曾祖泌,自济南迁居吴兴,至密四世。其家世代为官,本人在宋宝佑年间任义乌令;入元不仕,寓杭,居癸辛街,以南宋遗老自居,交游很广,故见闻甚博。是书用《齐东野语》之名,乃作者不忘祖籍之意。书中所记,多宋元之交的朝廷大事,很多可补史籍之不足,如“李全始末”,“端平入洛”,“二张援襄”等,都是很有价
其他 17万字 1个月前
《》,笔记集。宋代罗大经撰。此书分甲、乙、丙三编,共18卷。半数以上评述前代及宋代诗文,记述宋代文人轶事,有文学史料价值。如乙编卷四《诗祸》一则,记宋理宗宝庆、绍定间江湖诗案一事,有助于对江湖诗派的了解;卷三《东坡文》一则,论苏轼文章深受《》、《》影响,因为作者善文,其议论自具眼力;卷五《二老相访》一则,记杨万里与周必大晚年的亲密交往,可与史书所记二人不甚相合对比研究。有中华书局1983年点校本
其他 12万字 1个月前
《》是明末拟话本小说集,写的是八段故事八种劝戒,即书目中所标明的:“惩贪色”、“戒惧内”、“赌妻子”、“对不如”、“儆容娶”、“悔嗜酒”、“戒浪嘴”、“蓄寡妇”,等八个故事,实际上只是四戒:戒色欲、戒赌博、戒嗜酒、戒浪嘴。
其他 5万字 1个月前
清平山堂所刻话本中《简帖和尚》﹑《西湖三塔记》﹑《合同文字记》﹑《柳耆卿玩江楼记》4种﹐钱曾《述古堂书目》(抄本)曾列入“宋人词话”。《杨温拦路虎传》当即《醉翁谈录》所著录的《拦路虎》﹐《风月瑞仙亭》也可能就是《醉翁谈录》所著录的《卓文君》。书中有宋元作品﹐也有明代作品﹐有待考订。
其他 13万字 1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