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客窗闲话》转载请注明来源:吉内斯小说(www.genessiscs.com)
吾乡有延陵生者,甫入泮,夜卧书斋,梦役持红柬来请曰:“有公事,宜速行。”生意谓学师召之耳,未阅其柬,即易衣冠而出,见乘舆候之,生曰:“近在咫尺,何用舆为?”遂登舆急行,见黄沙茫茫,天色似明似暗,所由之路,向所未经。旋入一大城,三街六市往来者咸避道。至一大署,体统比督抚犹壮。舆入中门,鼓乐鸣炮。至甬道,有红袍纱帽者十六员迎舆而揖,生欲下,役已当舆唱免,生意学师演剧,使优迎之耳。舆至殿陛始停,出舆见大殿九楹,甚宏敞,殿中以白石筑台,台上金龙黄幕下垂。由左入内,两旁回廊甚深邃,直接后殿。入殿之左室,帘帏之内,陈设精雅,役引至此,请生入坐而退。有八童子年约十一二者进,或捧金幞头,或捧黄龙袍,或捧云履,或捧假面,或捧玉带,或镜或巾或炉,无赤手者,请生易服,生曰:“此何为也?”童曰:“此处规矩应如是耳。”
生不得已,易服冠带履,一童请戴假面,生曰:“何必如是?”童亦以规矩对,生思既强作古装,恐为识者所笑,蒙假面亦得,遂戴之。着面如生成者,引镜自照,失其本来面目,方面长髯,俨然王者像矣。八童齐唱升殿,外似有接唱者,不觉随童行至前殿,自中间自石台之后户,历阶而升,内设公案,签筒印箱朱墨砚俱备。黄幕已启,两青衣更拥生升座,前十六官入殿恭揖,吏唱免参。阶下吏役不知其数,内有夜叉一部,牛头马面一部,佥跪谒,吏唱起,扬声齐诺,旁列甚肃。十六官退分两庑,各有公位。吏役送卷,自外带囚就讯,刑罚甚重,有剥脸破腹抽肠拔舌者,哀嚎甚惨。生坐远,不知所审何词,第见一起毕,则卷案送呈,青衣吏接展案上,仅露年月,请生以朱笔某日书行,即持去,不使见狱词也。未几,外报节孝妇到,吏请生下阶迎,官役咸跪。见天际红云下垂,光华灿灿中,有金童玉女擎幡盖,侍一黄瘦中年妇人,将至地,忽一阵香风,吹往西方去矣。吏请生归座,以签票一卷送案上,仅露其姓名,请生过朱判行,皆男犯也。又呈女犯签票亦如前。生点至某氏,心忽动,疑似其姑母,时方有疾。欲再阅,吏即持去。
唱公事毕,纷纷告退时,生亦下座,仍入内殿,去假面,易故衣,童送登舆,十六官仍在甬道揖送,惟舆前较来时多大灯一对,上首墨书第七殿,下首书阎罗王。直送生至家,释服仍卧,有送信者在床前唤觉,时甫黎明。生问来人曰:“自大门至此五六层,汝由何入?”来人曰:“并未闭门。”生曰:“异哉!此我夜间亲自关闭者,何人开放?”呼家人,皆未起,问来人,知姑母疾重,使速往。生即趋候,姑母已奄奄一息。张目执生手曰:“汝来甚好,床前鬼使皆趋避矣。汝坐此勿离。”生问疾,慰之曰:“偶患时症,即日就痊,勿戚戚也。”姑哂曰:“汝既不欲我死,何点我名?然天命也,我不能责汝忘亲情。”生悚然莫对。未几,报医来,家人请生出迎之,至再至三,姑始释手曰:“噫!止此一刻,竟不延矣。汝去。”生出而其姑遂逝。
芗厈曰:异哉!夫何以生人署阎王之职,而又不使之主政,则十六官皆可代也,何用生为?且聪明正直之为神,此生与余一人交,未能成其为正人君子,岂阴曹之鬼犹不如生耶?不可解矣。或曰:“阳间显官,岂尽正人君子为之,君何泥也?”余笑曰:“诺。”
《》是我国南朝宋时期(420-581年)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是由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403-444年)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梁代刘峻作注。全书原八卷,刘孝标注本分为十卷,今传本皆作三卷,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全书共一千多则,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
其他 9万字 2个月前
《》,(宋)吴自牧 著。共二十卷。 这是一本介绍南宋都城临安城市风貌的著作。该书成书年代,据自序有“时异事殊”,“缅怀往事,殆犹梦也”之语,当在元军攻陷临安之后。所署“甲戌岁中秋日”,甲戌即宋度宗咸淳十年(1274),疑传抄有误。 作者吴自牧,南宋临安府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平事迹不详。
其他 11万字 2个月前
记载当时之奇人异事、鬼狐神仙。作者文笔质朴无华,叙事简明详练,书中故事曲折离奇,卷一《明武宗遗事》之正德微服遇李凤姐事,尤为戏曲家所乐道之。本书为与《》、《》鼎足而立的明清三大笔记小说。
其他 9万字 2个月前
《》20卷,周密撰。作者字公谨,自号草窗,又号弁阳啸翁、萧斋、泗水潜夫、华不注山人、弁阳老人等。祖籍济南。其曾祖泌,自济南迁居吴兴,至密四世。其家世代为官,本人在宋宝佑年间任义乌令;入元不仕,寓杭,居癸辛街,以南宋遗老自居,交游很广,故见闻甚博。是书用《齐东野语》之名,乃作者不忘祖籍之意。书中所记,多宋元之交的朝廷大事,很多可补史籍之不足,如“李全始末”,“端平入洛”,“二张援襄”等,都是很有价
其他 17万字 2个月前
《》,笔记集。宋代罗大经撰。此书分甲、乙、丙三编,共18卷。半数以上评述前代及宋代诗文,记述宋代文人轶事,有文学史料价值。如乙编卷四《诗祸》一则,记宋理宗宝庆、绍定间江湖诗案一事,有助于对江湖诗派的了解;卷三《东坡文》一则,论苏轼文章深受《》、《》影响,因为作者善文,其议论自具眼力;卷五《二老相访》一则,记杨万里与周必大晚年的亲密交往,可与史书所记二人不甚相合对比研究。有中华书局1983年点校本
其他 12万字 2个月前
《》是明末拟话本小说集,写的是八段故事八种劝戒,即书目中所标明的:“惩贪色”、“戒惧内”、“赌妻子”、“对不如”、“儆容娶”、“悔嗜酒”、“戒浪嘴”、“蓄寡妇”,等八个故事,实际上只是四戒:戒色欲、戒赌博、戒嗜酒、戒浪嘴。
其他 5万字 2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