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宣和遗事》转载请注明来源:吉内斯小说(www.genessiscs.com)
●亨集
诗曰:
杀了阎婆惜,寰中显姓名。
要捉凶身者,梁山泺上寻。
是时郓城县官司得知,帖巡检王成领大兵弓手,前去宋公庄上捉宋江。争柰宋江已走在屋后九天玄女庙里躲了。那王成根捕不获,只将宋江的父亲拿去。
宋江见官兵已退,走出庙来,拜谢玄女娘娘;则见香案上一声响亮,打一看时,有一卷文书在上。宋江才展开看了,认得是个天书;又写着三十六个姓名,又题着四句道,诗曰:
破国因山木,兵刀用水工;一朝充将领,海内耸威风。
宋江读了,口中不说,心下思量:“这四句分明是说了我里姓名。”又把开天书一卷,仔细观觑,见有三十六将的姓名,
那三十六人道个甚底:
智多星吴加亮 玉麒麟卢进义
青面兽杨志 混江龙李海
九纹龙史进 入云龙公孙胜
浪里百跳张顺 霹雳火秦明
活阎罗阮小七 立地太岁阮小五
短命二郎阮进 大刀关必胜
豹子头林冲 黑旋风李逵
小旋风柴进 金枪手徐宁
扑天雕李应 赤发鬼刘唐
一撞直董平 插翅虎雷横
美髯公朱同 神行太保戴宗
赛关索王雄 病尉迟孙立
小李广花荣 没羽箭张青
没遮拦穆横 浪子燕青
花和尚鲁智深 行者武松
铁鞭呼延绰 急先锋索超
拼命二郎石秀 火船工张岑
摸着云杜千 铁天王晁盖
宋江看了人名,末后有一行字写道:“天书付天罡院三十六员猛将使呼保义宋江为帅,广行忠义,殄灭奸邪。”宋江看了姓名,见梁山泺上见有二十四人,和俺共二十五人了。
宋江为此,只得带领朱同、雷横、并李逵、戴宗、李海等九人,直奔梁山泺上,寻那哥哥晁盖。及到梁山泺上时分,晁盖已死;又是以次人吴加亮、李进义两人做落草强人首领。见宋江带得九人来,吴加亮等不胜欢喜。宋江把那天书,说与吴加亮等道了一遍。吴加亮和那几个弟兄,共推让宋江做强人首领。寨内原有二十四人,死了晁盖一人,只有二十三人,又有宋江领至九人,便成三十二人。就当日杀牛大会,把天书点名,只少了四人。那时吴加亮向宋江道:“是哥哥晁盖临终时分道与我:他从政和年间,朝东岳烧香,得一梦,见寨上会中合得三十六数;若果应数,须是助行忠义,卫护国家。”吴加亮说罢,宋江道:“今会中只少了三人。”那三人是:
花和尚鲁智深 一丈青张横 铁鞭呼延绰
是时筵会已散,各人统率强人,略州劫县,放火杀人,攻夺淮阳、京西、河北三路二十四州八十余县,劫掠子女玉帛,掳掠甚众。朝廷命呼延绰为将,统兵投降海贼李横等出师收捕宋江等,屡战屡败;朝廷督责严切,其呼延绰却带领得李横反叛朝廷,亦来投宋江为寇。那时有僧人鲁智深反叛,亦来投奔宋江。这三人来后,恰好是三十六人数足。
一日,宋江与吴加亮商量:“俺三十六员猛将,并已登数;休要忘了东岳保护之恩,须索去烧香赛还心愿则个。”择日起程,宋江题了四句放旂上道,诗曰:
来时三十六,去后十八双。
若还少一个,定是不还乡!
宋江统率三十六将,往朝东岳,赛取金炉心愿。朝廷无其奈何,只得出榜招谕宋江等。有那元帅姓张名叔夜的,是世代将门之子,前来招诱宋江和那三十六人归顺宋朝,各受武功大夫诰敕,分注诸路巡检使去也。因此三路之寇,悉得平定。后遣宋江收方腊有功,封节度使。
《》是我国南朝宋时期(420-581年)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是由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403-444年)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梁代刘峻作注。全书原八卷,刘孝标注本分为十卷,今传本皆作三卷,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全书共一千多则,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
其他 9万字 1个月前
《》,(宋)吴自牧 著。共二十卷。 这是一本介绍南宋都城临安城市风貌的著作。该书成书年代,据自序有“时异事殊”,“缅怀往事,殆犹梦也”之语,当在元军攻陷临安之后。所署“甲戌岁中秋日”,甲戌即宋度宗咸淳十年(1274),疑传抄有误。 作者吴自牧,南宋临安府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平事迹不详。
其他 11万字 1个月前
记载当时之奇人异事、鬼狐神仙。作者文笔质朴无华,叙事简明详练,书中故事曲折离奇,卷一《明武宗遗事》之正德微服遇李凤姐事,尤为戏曲家所乐道之。本书为与《》、《》鼎足而立的明清三大笔记小说。
其他 9万字 1个月前
《》20卷,周密撰。作者字公谨,自号草窗,又号弁阳啸翁、萧斋、泗水潜夫、华不注山人、弁阳老人等。祖籍济南。其曾祖泌,自济南迁居吴兴,至密四世。其家世代为官,本人在宋宝佑年间任义乌令;入元不仕,寓杭,居癸辛街,以南宋遗老自居,交游很广,故见闻甚博。是书用《齐东野语》之名,乃作者不忘祖籍之意。书中所记,多宋元之交的朝廷大事,很多可补史籍之不足,如“李全始末”,“端平入洛”,“二张援襄”等,都是很有价
其他 17万字 1个月前
《》,笔记集。宋代罗大经撰。此书分甲、乙、丙三编,共18卷。半数以上评述前代及宋代诗文,记述宋代文人轶事,有文学史料价值。如乙编卷四《诗祸》一则,记宋理宗宝庆、绍定间江湖诗案一事,有助于对江湖诗派的了解;卷三《东坡文》一则,论苏轼文章深受《》、《》影响,因为作者善文,其议论自具眼力;卷五《二老相访》一则,记杨万里与周必大晚年的亲密交往,可与史书所记二人不甚相合对比研究。有中华书局1983年点校本
其他 12万字 1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