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梦琐言》转载请注明来源:吉内斯小说(www.genessiscs.com)
天复元年,凤翔李茂贞请入觐奏事,朝廷允之,盖军容使韩全诲与之交结。昭宗御安福楼,茂贞涕泣陈匡救之言。时崔胤密奏曰:“北奸人也,未足为信。陛下宜宽怀待之。”翌日宴于寿春殿,茂贞肩舆衣驼褐入金鸾门,易服赴宴。咸以为前代跋扈未有此也。时韩全诲深相交结,崔胤惧之,自此亦结朱全忠,竟致汴州迎驾,与凤翔连兵劫迁入洛之始。识者以王子带召戎,崔胤比之。先是,茂贞入阙,焚烧京城。是宴也,俳优安辔新号茂贞为火龙子。茂贞惭惕俯首。宴罢,有言他日须斩此优。辔新闻之,因请假往凤翔。茂贞遥见,诟之曰:“此优穷也,胡为敢来”辔新对曰:“只要起居,不为求救。”茂贞曰:“贫俭如斯,胡不求乞”安曰近日京中但卖麸炭可以取济,何在求乞”茂贞大笑而厚赐,赦之也。
军容使韩全诲以驾幸凤翔,李茂贞比怀挟帝以令诸侯之意,惧朱全忠之盛也。西川王公建亦有此虑,乃结汴州同起军助其迎驾。汴军傅城,川军乃攻兴元,其帅王万洪以无救援遂降成都,由是山南十四州并为蜀有,方变谋却助凤翔。于时命掌书记韦庄奉使至军前,朱公大怒。自此与西川失欢,而汴帅军罢。
李巨川有笔述,历举不第。先以仕伪襄王与唐彦谦俱贬于山南,褒帅杨守亮优待之。山南失守,随致仕杨军容复恭与守亮同奔北投太原,导行者引出华州,复恭为韩建挫辱,极骂为奴,以短褐蒙之,毙于枯木。守亮槛送至京,斩于独柳树。京城百姓莫不沾涕。此即南山一丈黑,本姓訾,黄巢时多救护导引朝士,令趋行在,人有逃黄巢而投附,皆济之,由是人多感激也。巨川为韩建副使,朱令公军次于华,用张浚计,先取韩建。其幕客张策携印率副使李巨川同诣辕门请降,朱公谓曰:“车驾西幸,皆公所教也。”建曰:“某不识字,凡朝廷章奏、邻道书檄皆巨川为之。”因斩之,识者谓韩建无行,求解怒于朱公,遂为所卖。时人冤之。巨川有子慎仪,仕后唐为翰林学士。唯张策本与张浚有分,携印而降,叶浚之谋,后仕至梁相。朱公既得韩建以兄呼之,寻奏移许昌,梁凤历初亦遇害也。
德宗皇帝好为诗,以赐容州戴叔伦。文宗、宣宗皆以诗赐大臣。昭宗驻跸华州,以歌辞赐韩建,以诗及《杨柳枝》辞赐朱全忠。所赐一也,或以敬,或以惮,受其赐者得不求其义焉。
汴帅朱公再围凤翔,与茂贞军战于虢县西槐林驿,大败岐军,横尸不绝,鲍气闻于十里。昭宗遂杀宦官韩全诲已下二十二人首宣示,茂贞亦斩其义子继筠首以送。于是车驾还宫,朱令俯首马前请罪,涕泣拢帝马行千步。帝为之动容。至京师,以宰相崔胤判六军,乃下诏诛宦官第五可范已下七百一十人,又凤翔驾前宰相卢光启等一百余人并赐自尽。天复三年,汴人拥兵杀宰相崔胤,京兆尹郑元规劫迁车驾移都东洛。既入华州,百姓呼万岁,帝泣谓百姓曰:“百姓勿唱万岁,朕弗能与尔等为主也。”沿路有《思帝乡》之词,乃曰:“纥干山头冻杀雀,何不飞去生处乐氵兄我此行悠悠,未知落在何所。”言讫,泫然流涕。行至陕府内宴,皇后自捧玉盆以赐全忠,内人唱歌。全忠将饮酒,韩建蹑其足,全忠惧,辞醉而退。至水而杀内人可证及随驾五百人,自是帝孤立矣。
昭宗迁都至洛,左右并是汴人,虽有尊名,乃是虚器,如在笼槛,郁郁不乐。朱全忠以诸侯尽有匡复之志,虑帝有奔幸之谋。时护驾朱友谅等聚兵殿庭,诉以衣食不足。帝方劳谕,友谅引兵升殿。帝颠仆入内,军士蹑而追之。帝叱曰:“反耶”友谅曰:“臣非敢无礼,奉元帅之令。”帝奔入御厨,以庖人之刀斩数辈,竟为乱兵所害。内人李渐荣、裴正一闻弒帝,投刃而死。又以朱友谅、氏叔琮扇动军情,诛朱友谅、氏叔琮,以成济之罪归之。友谅等临刑诉天曰:“天若有知,他日亦当如我。”后全忠即位,为子友所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讲史话本,宋代无名氏作,元人或有增益。是成书于元代的笔记小说辑录,结合了多个类型的笔记小说并以说书的方式连贯而成。象是宋人口吻。据说源出宋本﹐但可能经过后人增订。如书中说宋朝卜都之地,“一汴﹑二杭﹑三闽﹑四广”,当是宋亡以后所加。宣和是宋徽宗的最后一个年号,该书大概由讲述历代帝王荒淫误国开始,一直写到宋高宗定都临安为止,加插了宋代奸臣把持朝政致使生灵涂炭的故事,也为写梁山英雄聚义做了对照。
其他 7万字 2个月前
《》是我国南朝宋时期(420-581年)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是由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403-444年)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梁代刘峻作注。全书原八卷,刘孝标注本分为十卷,今传本皆作三卷,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全书共一千多则,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
其他 9万字 2个月前
《》,(宋)吴自牧 著。共二十卷。 这是一本介绍南宋都城临安城市风貌的著作。该书成书年代,据自序有“时异事殊”,“缅怀往事,殆犹梦也”之语,当在元军攻陷临安之后。所署“甲戌岁中秋日”,甲戌即宋度宗咸淳十年(1274),疑传抄有误。 作者吴自牧,南宋临安府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平事迹不详。
其他 11万字 2个月前
记载当时之奇人异事、鬼狐神仙。作者文笔质朴无华,叙事简明详练,书中故事曲折离奇,卷一《明武宗遗事》之正德微服遇李凤姐事,尤为戏曲家所乐道之。本书为与《》、《》鼎足而立的明清三大笔记小说。
其他 9万字 2个月前
《》20卷,周密撰。作者字公谨,自号草窗,又号弁阳啸翁、萧斋、泗水潜夫、华不注山人、弁阳老人等。祖籍济南。其曾祖泌,自济南迁居吴兴,至密四世。其家世代为官,本人在宋宝佑年间任义乌令;入元不仕,寓杭,居癸辛街,以南宋遗老自居,交游很广,故见闻甚博。是书用《齐东野语》之名,乃作者不忘祖籍之意。书中所记,多宋元之交的朝廷大事,很多可补史籍之不足,如“李全始末”,“端平入洛”,“二张援襄”等,都是很有价
其他 17万字 2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