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庐丛话》转载请注明来源:吉内斯小说(www.genessiscs.com)
》:“廉广者,鲁人也。因采药于泰和,遇风雨,止大树下。及夜半雨晴,信步而行,逢一人若隐士,问广曰:‘君何深夜在此?’仍林下共坐。语移时,忽谓广曰:‘我能画,可奉君法,与君一笔,但密藏焉。’即随意而画,当通灵,因怀中取一五色笔授之。广拜谢讫,此人忽不见。尔后画鬼兵能战,画龙能致云雨,画大鸟能乘之而飞,寻复见神还笔,因不复能画”云云。此又一事也,特彼文笔此画笔耳。
《千字文》“律吕调阳”,“吕”当作“召”。按:唐《南阜羯鼓录》云:“玄宗洞晓音律,由之天纵,凡是管弦,必造其妙。若制作调曲,随意即成,不立章度。取适短长,应指散声,皆中点指。至于清浊变转,律吕呼召,君臣事物,迭相制使,虽古之夔旷,不能过也。”律召,即“律吕呼召”意。
道光季年,京师有人制联云:“着、着、着,祖宗洪福穆鹤舫,是、是、是,皇上天恩卓海帆。”扁曰:“如何是好”。盖二相饶有伴食之风,造膝时绝鲜献替,唯阿容悦而已。然穆相尝汲引曾文正,每于御前称曾某遇事留心,可大用。一日,文正忽奉翌日召见之谕,是夕宿穆相邸。及入内,由内监引至一室,非平时候起处。逾亭午矣,未获入对,俄内传谕,明日再来可也。文正退至穆宅,穆问奏对若何,文正述后命以对,并及候起处所。穆稍凝思,问曰:“汝见壁间所悬字幅否?”文正未及对,穆怅然曰:“机缘可惜。”因踌躇久之,则召干仆某,谕之曰:“汝亟以银币四百两,往贻某内监,属其将某处壁间字幅,炳烛代为录出,此金为酬也。”因顾谓文正,仍下榻于此,明晨入内可。洎得觐,则玉音垂询,皆壁间所悬历朝圣训也。爰是奏对称旨,并谕穆相曰:“汝言曾某遇事留心,诚然。”而文正自是◇◇向用矣。
曾文正初入翰林,僦居绳匠胡衕伏魔寺,自颜所居之室曰藏云洞,盖寓出山为霖之意,及何桂清丧师失地,江南京僚联衔请公督师,卒成伟业。故文正于江南人至为契合云。
曾文正官翰林时,亦日书小楷,以备考差。适介弟忠襄读书京邸。一日,有友荐仆至,文正不欲留用,而仆固求不已。文正曰:“此仆殊纠缠,吾竟无术遣之。”忠襄曰:“但以所书白折示之,彼必恝然舍去也。”文正怒之以目,所谓善戏谑兮,此固无伤怡怡之雅。
咸丰初年,左文襄以在籍举人就张石卿中丞之幕。张公去位,骆文忠继之,信任文襄尤专。文忠每公暇适幕府,值文襄与幕僚数人,慷慨论事,援古证今,风发泉涌。文忠静听而已,未尝置可否。世传文忠一日闻辕门鸣炮,顾问何事。左右对曰:“左师爷发军报折也。”文忠颔之,徐曰:“盍取折稿来一阅?”当缮发之前,未尝寓目也。当时楚人或以“左都御史”戏称文襄,意谓文忠官衔不过右副都御史,而文襄权尚过之也。文襄练习兵事,智深勇沈,感激文忠国士之知遇,为之集饷练兵,选用贤将,两败石达开数十万之众。复分兵援黔、援粤、援鄂、援江西,而即以为屏蔽吾◇之至计。文忠得以雅歌坐啸,号为全楚福星。天下不患无才,患知才不能用,用才不能尽,若文忠之有文襄,信乎能尽其才者矣。
咸丰初年,蜀中童谣云:“四川军务恶,硝磺用不着。若要川民乐,除非马生角。”末几,朝命萧启江、黄熙先后筹办防剿,迄无成绩。萧黄、硝磺同音,所谓“硝磺用不着”也。迨骆文忠开府,内而蓝朝鼎、李短衲成擒,外而石达开授首,星周甫易,而全蜀肃清。骆字从马从各,蜀音各与角同,所谓“马生角”也。华阳王息尘廉坊云:“文忠之薨也。先数日寝疾,息翁之居,距督署只赤。某夕深坐,俄闻灵风飒然,声振屋瓦,若龙阵之骤惊也。顷之,闻节辕鸣炮九,知骖鸾腾天矣。”生为屏臣,殁为明神,可知传说骑箕,讵谬悠之说耶。相传文忠督川时,蜀民见其摧陷廓清,用兵神速,以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唐五代笔记小说集,尔雨堂丛书本。宋代孙光宪撰,原帙三十卷,今本仅存二十卷。《北梦琐言》记载唐武宗迄五代十国的史事,包含诸多文人士大夫言行与政治史实,为研究晚唐五代史提供了可贵材料。前16卷记唐,后4卷记五代,可补正史之不足。《》多摘录此书,引文达247条,《旧五代史》援引33条,彭元瑞《五代史注》援引137条。《》亦多次引用此书,如皮日休之事。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有校点本。
其他 8万字 1个月前
《》,讲史话本,宋代无名氏作,元人或有增益。是成书于元代的笔记小说辑录,结合了多个类型的笔记小说并以说书的方式连贯而成。象是宋人口吻。据说源出宋本﹐但可能经过后人增订。如书中说宋朝卜都之地,“一汴﹑二杭﹑三闽﹑四广”,当是宋亡以后所加。宣和是宋徽宗的最后一个年号,该书大概由讲述历代帝王荒淫误国开始,一直写到宋高宗定都临安为止,加插了宋代奸臣把持朝政致使生灵涂炭的故事,也为写梁山英雄聚义做了对照。
其他 7万字 1个月前
《》是我国南朝宋时期(420-581年)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是由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403-444年)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梁代刘峻作注。全书原八卷,刘孝标注本分为十卷,今传本皆作三卷,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全书共一千多则,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
其他 9万字 1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