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冥录》转载请注明来源:吉内斯小说(www.genessiscs.com)
人射去,问其姓字,女不答,弹弦而歌曰:“连绵葛上帘,一缓复一ㄌ。欲知我姓名,姓陈名阿登。”
乐安县事故经荒乱,人民饥死,枯体填地。每至天阴将雨,辄吟呻叹声,聒耳如蛙。
建德民卢敬如厕,有一人授手内草与之,不睹其形,如此非一遇。后至厕,久无送者,但闻户外斫声。窥之,正见死奴与死婢争先进草,奴适在前,婢便于后挝之,由此辄两相击。食顷,敬欲出,婢、奴阵势方未已,乃厉声叱之,奄如火灭,自是遂绝。
桓大司马镇赭圻时,有何参军,晨出,行于田野中,溺死人髑髅上。还,昼寝,梦一妇人语云:“君佳人,何以见秽污!暮当令知之。”是时有暴虎,人无敢行及夜出者。何常穴壁作溺穴,其夜趋穴欲溺,虎来咬断阴茎,即死。
晋孝武帝母李太后,本贱人,简文无子,曾遍令善相者相宫人,李太后给皂役,不豫。为相者指之:“此当生贵子,而有虎厄。”帝因幸之,生孝武。及会稽王道子既登尊位,服相者之验,而怪有虎害,且生所未见。乃令人画作虎象以厌之,因以手抚欲打虎戏,便患手肿痛,遂以疾崩。
海中有金台,出水百丈,结构巧丽,穷尽神工。横光岩渚,竦曜星汉。其内有金几雕文备制,上有百味之食。
王伯阳亡,其子营墓,得三漆棺,移置南冈。夜梦鲁肃嗔云:“当杀汝父。”寻复梦见伯阳公、鲁肃与弟争墓。后于坐褥上见数升血,疑鲁肃杀之故也。墓今在长广桥东一里。
寻阳参军梦一妇人前跪,自称:“先葬近水,沦没。诚能见救,虽不能富贵,可令君薄免祸。”参军答曰:“何以为志?”妇人曰:“君见渚边上有银钗,即我也。”参军明旦觅,果见一毁坟,其上有钗。移置高燥处。却十余日,参军行至东桥,牛奔直趣水,垂堕,忽转正,得无恙也。
有人相羊叔子父墓有帝王之气,叔子于是乃自掘断墓。后相者又云“此墓犹当出折臂三公”。叔子止骑乘,及为襄阳县督,盘马落地,遂折臂。
《》及《续眉庐丛话》,清末民初况周颐(1859~1926)撰。况氏为晚清词学大家,兼治野史掌故,该书即其野史掌故方面的名作。全书内容广泛,以清代宫廷轶闻、朝野逸话、典章制度为主,稍及前代历史。原连载于《东方杂志》,后有单行本行世。
其他 11万字 1个月前
《》,唐五代笔记小说集,尔雨堂丛书本。宋代孙光宪撰,原帙三十卷,今本仅存二十卷。《北梦琐言》记载唐武宗迄五代十国的史事,包含诸多文人士大夫言行与政治史实,为研究晚唐五代史提供了可贵材料。前16卷记唐,后4卷记五代,可补正史之不足。《》多摘录此书,引文达247条,《旧五代史》援引33条,彭元瑞《五代史注》援引137条。《》亦多次引用此书,如皮日休之事。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有校点本。
其他 8万字 1个月前
《》,讲史话本,宋代无名氏作,元人或有增益。是成书于元代的笔记小说辑录,结合了多个类型的笔记小说并以说书的方式连贯而成。象是宋人口吻。据说源出宋本﹐但可能经过后人增订。如书中说宋朝卜都之地,“一汴﹑二杭﹑三闽﹑四广”,当是宋亡以后所加。宣和是宋徽宗的最后一个年号,该书大概由讲述历代帝王荒淫误国开始,一直写到宋高宗定都临安为止,加插了宋代奸臣把持朝政致使生灵涂炭的故事,也为写梁山英雄聚义做了对照。
其他 7万字 1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