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真人西游记》转载请注明来源:吉内斯小说(www.genessiscs.com)
(今内蒙古呼和浩特附近),过云中(今山西大同),至宣德(今河北宣化),居朝元观。1224年春,丘处机与其弟子们同回燕京,居太极宫(今北京白云观),受命掌管天下道教。1227年去世,享年八十岁。
丘处机死后,其弟子李志常编纂《长春真人西游记》,记述了这段不平凡的旅程。全书共二卷,上卷写丘处机一行西行来到兴都库什山西北坡的成吉思汗行宫觐见,然后回到中亚名城撒马尔罕(今乌兹别克斯坦首都撒马尔干),在那里等候正式讲道。下卷记载丘处机讲道的经过、东归的行程,对沿途居民生活习俗有很多详细的记叙。当时的文士孙锡为《长春真人西游记》作序说:“门人李志常,从行者也,掇其所历而为之记。凡山川道里之险易,水土风气之差殊,与夫衣服饮食百果草木禽虫之别,粲然靡不毕载,目之曰西游。”
李志常(1193—1256年),字浩然,号真常子,道号通玄大师,1193年生,观城(今河南范县)人。他少年时受过良好的儒家教育,有较高的文化素养。1218年人道拜丘处机为师,得到丘处机的赏识。1220年西行传法,李志常是十八位随行弟子中的一员。书中的很多描述都是他的亲身见闻,读来令人有身临其境之感。王国维称赞他“文采斐然。其为是记,文约事尽。求之外典,惟释家《慈恩传》[24]可与抗衡。三洞[25]之中,未当有是作也”。这一评价是相当公允的。
长春真人去世后,门人宋道安、尹志平(1169—1251年)先后为道教全真派的教长。元太宗十年(1238年),尹志平七十岁。推举李志常继任。元宪宗即位后,任命李志常管理道教事务。后由于纵容道士毀坏佛像、占据寺庙、刊行《老子化胡经》、称佛为道教弟子等事,引起佛教徒的强烈抗议。1255年在宪宗蒙哥面前进行的佛、道辩论中,李志常败北,于次年愤恚而卒[26]。终年六十三岁,前后共主持全真教事务凡二十一年。
二
此次刊行《长春真人西游记》,我们选用的底本为目前所能见到的最原始的祖本《正统道藏》本[27],与王国维本、纪流本、《古西行记选注》本不同之处,若不说明,均以《正统道藏》本为准。
原文中有几处是李志常的双行小字夹注,本书把这些内容放人圆括号中来表示,字体为五号仿宋。
为了使读者有一个比较清楚的历史感和空间感,我们重点注释书中的人名、地名、名物制度和历史事件。文中的普通字词一般不做注释,但对于某些比较生僻的词语,特别是宗教词汇,我们也酌情注出。本书的注释参考了上文提到的诸位学者的研究成果,特别是王国维的《〈长春真人西游记〉校注》、陈正祥的《〈长春真人西游记〉选注)、杨建新主编《古西行记选注》、纪流的《成吉思汗封赏长春真人之谜》等。由于注释颇多,我们不一一俱引每条注释的出处。但各家意见歧异或难成定论之处则分别加以注明。注释中,我们将王国维校注本简称“王本”,陈正祥选注本简称“陈本”[28],杨建新主编《古西行记选注》本称“《选注》本”、纪流《成吉思汗封赏长春真人之谜》称“纪本”。本书对普通语词的注释主要参考《辞源》[29]、《辞海》[30]、《汉语大字典》[31]、《汉语大词典》[32]、《中国大百科全书》[33]、《中国历史大辞典》[34]等,恕不一一注明出处。
为尽量保持此书的原有风格,在古籍白话的过程中,我们尽量直译,一般不做改写和增饰。凡是在注释中已经详细加以说明的地名、人名等专有名词,在白话中仍使用原词。
对原书的序言和附录不做翻译,只加较详细的注释。
“诗无达诂”,翻译成白话就更难。与其强译,不如留给读者去自己体会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亦作《幽明录》、《幽冥记》,南朝宋宗室刘义庆集门客所撰志怪小说集,30卷,原书已散佚。鲁迅《古小说钩沉》中辑得二百六十五则。《周易·系辞》“是故知幽明之故。”注称“幽明,有形无形之象 。”书中所记鬼神灵怪之事,变幻无常,合于此意,故取此名。书中有不少故事与《列异传》、《》、《》相同。
其他 2万字 1个月前
《》及《续眉庐丛话》,清末民初况周颐(1859~1926)撰。况氏为晚清词学大家,兼治野史掌故,该书即其野史掌故方面的名作。全书内容广泛,以清代宫廷轶闻、朝野逸话、典章制度为主,稍及前代历史。原连载于《东方杂志》,后有单行本行世。
其他 11万字 1个月前
《》,唐五代笔记小说集,尔雨堂丛书本。宋代孙光宪撰,原帙三十卷,今本仅存二十卷。《北梦琐言》记载唐武宗迄五代十国的史事,包含诸多文人士大夫言行与政治史实,为研究晚唐五代史提供了可贵材料。前16卷记唐,后4卷记五代,可补正史之不足。《》多摘录此书,引文达247条,《旧五代史》援引33条,彭元瑞《五代史注》援引137条。《》亦多次引用此书,如皮日休之事。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有校点本。
其他 8万字 1个月前
《》,讲史话本,宋代无名氏作,元人或有增益。是成书于元代的笔记小说辑录,结合了多个类型的笔记小说并以说书的方式连贯而成。象是宋人口吻。据说源出宋本﹐但可能经过后人增订。如书中说宋朝卜都之地,“一汴﹑二杭﹑三闽﹑四广”,当是宋亡以后所加。宣和是宋徽宗的最后一个年号,该书大概由讲述历代帝王荒淫误国开始,一直写到宋高宗定都临安为止,加插了宋代奸臣把持朝政致使生灵涂炭的故事,也为写梁山英雄聚义做了对照。
其他 7万字 1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