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侠五义》转载请注明来源:吉内斯小说(www.genessiscs.com)
第八十三回 矢口不移心灵性巧 真赃实犯理短情屈
且说艾虎听范大人问他可认得你家太老爷这一句话,艾虎暗暗道:“这可罢了我咧!当初虽见过马朝贤,我并未曾留心,何况又别了三年呢。然而又说不得我不认得。但这位大人如何单问我认得不认得,必有什么缘故罢?”想罢,答道:“小人的太老爷,小人是认得的。”范大人听了,便吩咐带马朝贤。左右答应一声,朝外就走。
此时,颜大人旁观者清,见艾虎沉吟后方才答应认得,就知艾虎有些恍惚,暗暗着急担惊,惟恐年幼,一时认错了那还了得。急中生智,便将手一指,大袍袖一遮,道:“艾虎,少时马朝贤来时,你要当面对明,休得袒护!”嘴里说着话,眼睛却递眼色,虽不至摇头,然而纱帽翅儿也略动了一动。艾虎本因范大人问他认得不认得,心中有些疑心,如今见颜大人这番光景,心内更觉明白。只听外面锁镣之声,他却跪着偷眼往外观看,见有一年老的太监,虽然项带刑具,到了丹墀之上,面上尚微有笑容,及至到了公堂,他才敛容息气,而且见了大人们也不下跪报名,直挺挺站在那里,一语不发。小爷更觉省悟。只听范大人问道:“艾虎,你与马朝贤当面对来。”艾虎故意的抬头望了一望那人道:“他不是我家太老爷。我家太老爷小人是认得的。”陈公公在堂上笑道:“好个孩子,真好眼力。”又望着范大人道:“似这等光景,这孩子真认得马总管无疑了。来呀,你们把他带下去,就把马朝贤带上来罢。”左右将假马朝贤带下。不多时,只见带上了个欺心背反、蓄意谋奸、三角眼含痛泪、一片心术不端的总管马朝贤来。左右当堂打去刑具,朝上跪倒。陈公公见这番光景,未免心生恻隐,无奈说道:“马朝贤,今有人告你三年前告假回乡时,你把圣上九龙珍珠冠擅敢私携至家,你要从实招上来。”马朝贤吓得胆裂魂飞道:“此冠实是库内遗失,犯人概不知情呀。”只听文大人道:“艾虎,你与他当面对来。”艾虎便将口供述了一回道:“太老爷,事已如此,也就不用推诿了。”马朝贤道:“你这小厮着实可恶!咱家何尝认得你来。”艾虎道:“太老爷如何不认得小人呢?小人那时才十二岁,伺候了你老人家多少日子。太老爷还时常夸我很伶俐,将来必有出息。难道太老爷就忘了么?可见是贵人多忘事。”马朝贤道:“我纵然认得你,我几时将御冠交给马强了呢?”文大人道:“马总管,你不必抵赖。事已如此,你好好招了,免得皮肉受苦。倘若不招,此乃奉旨案件,我们就要动大刑了。”马朝贤道:“犯人实无此事。大人如若赏刑,或夹或打,任凭吩咐。”颜大人道:“大约束手问他,决不肯招。左右,请大刑来。”两旁发一声喊,刚要请刑,只见艾虎哭着道:“小人不告了!小人不告了!”陈公公便问道:“你为何不告了?”艾虎道:“小人只为害怕,怕担罪名,方来出首,不想如今害得我太老爷偌大年纪,受如此苦楚,还要用大刑审问。这不是小人活活的把太老爷害了么?小人实实不忍。小人情愿不告了。”陈公公听了,点了点头道:“傻孩子,此事已经奉旨,如何由得你呢?”只见杜大人道:“暂且不必用刑。左右,将马总管带下去,艾虎也下去。不可叫他们对面交谈。”“哦!”左右分别带下。
颜大人道:“下官方才说请刑者,不过威吓而已。他有了年纪之人,如何禁得起大刑呢。”杜大人道:“方才见马总管不认得艾虎,下官有些疑心。焉知艾虎不是被人主使出来的呢?”颜大人听了,暗道:“此言厉害。但是白五弟托我照应艾虎,我岂可坐视呢?”连忙说道:“大人虑得虽是,但艾虎是个小孩子,如何担得起这样大事呢?且包太师已然测至此处,因此要用御刑铡他的四肢。他若果真被人主使,焉有舍去性命不肯实说的道理呢?”杜大人道:“言虽如此,下官又有一个计较,莫若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以记述所经山川道里及沿途所见风俗人情为主,兼及丘处机生平,是研究13世纪漠北、西域史地及全真道历史的重要资料。该书过去知道的人很少,乾隆年间钱大昕从《道藏》中抄出,加以表彰,得到学术界重视。现在流行较广的是王国维1926年校注本。
其他 4万字 1个月前
《》,亦作《幽明录》、《幽冥记》,南朝宋宗室刘义庆集门客所撰志怪小说集,30卷,原书已散佚。鲁迅《古小说钩沉》中辑得二百六十五则。《周易·系辞》“是故知幽明之故。”注称“幽明,有形无形之象 。”书中所记鬼神灵怪之事,变幻无常,合于此意,故取此名。书中有不少故事与《列异传》、《》、《》相同。
其他 2万字 1个月前
《》及《续眉庐丛话》,清末民初况周颐(1859~1926)撰。况氏为晚清词学大家,兼治野史掌故,该书即其野史掌故方面的名作。全书内容广泛,以清代宫廷轶闻、朝野逸话、典章制度为主,稍及前代历史。原连载于《东方杂志》,后有单行本行世。
其他 11万字 1个月前
《》,唐五代笔记小说集,尔雨堂丛书本。宋代孙光宪撰,原帙三十卷,今本仅存二十卷。《北梦琐言》记载唐武宗迄五代十国的史事,包含诸多文人士大夫言行与政治史实,为研究晚唐五代史提供了可贵材料。前16卷记唐,后4卷记五代,可补正史之不足。《》多摘录此书,引文达247条,《旧五代史》援引33条,彭元瑞《五代史注》援引137条。《》亦多次引用此书,如皮日休之事。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有校点本。
其他 8万字 1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