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侠五义》转载请注明来源:吉内斯小说(www.genessiscs.com)
第七十九回 智公子定计盗珠冠 裴老仆改装扮难叟
且说智化、兆兰、兆蕙与小爷艾虎送了北侠、玉堂回来,在厅上闲坐,彼此闷闷不乐。艾虎一旁短叹长吁。只听智化道:“我想此事关系非浅。倪太守乃是为国为民,如今反遭诬害;欧阳兄又是济困扶危,遇了贼扳。似这样的忠臣义士负屈含冤,仔细想来,全是马强叔侄过恶。除非设法先将马朝贤害倒,剩了马强,也就不难除了。”丁二爷道:“与其费两番事,何不一网打尽呢?”智化道:“若要一网打尽,说不得却要做一件欺心的事,生生的讹在他叔侄身上,使他赃证俱明,有口难分诉。所谓‘奸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我虽想定计策,只是题目太大,有些难做。”丁大爷道:“大哥何不说出,大家计较计较呢?”智化道:“当初劣兄上霸王庄者,原为看马强的举动。因他结交襄阳王,常怀不轨之心。如今既为此事闹到这步田地,何不借题发挥,一来与国家除害,二来剪却襄阳王的羽翼。话虽如此说,然而其中有四件难事。”丁二爷道:“哪四件?”智爷道:“第一要皇家的紧要之物,这也不必推诿,全在我的身上。第二十要一个有年纪之人,一个或童男或童女随我前去,诓取紧要之物回来。又要有胆量,又要有机变,又要受得苦。第三十件,我等盗了紧要之物,还得将此物送在马强家,藏在佛楼之内,以为将来的真赃实犯。”丁二爷听了,不由地插言道:“此事小弟却能够。只要有了东西,小弟便能送去。这第三十件算是小弟的了。第四十件又是什么呢?”智化道:“惟有第四十件最难,必须知根知底之人前去出首;不但出首,还要单上开封府出首去。别的事情俱好说,惟独这第四十件是最要紧的,成败全在此一举。此一着若是错了,满盘俱空。这个人竟难得很。”口里说着,眼睛却瞟着艾虎。艾虎道:“这第四件莫若徒弟去罢。”智化将眼一瞪道:“你小孩家懂得什么,如何干得这样大事!”艾虎道:“据徒弟想来,此事非徒弟不可。徒弟去了有三益。”
丁二爷先前听艾虎要去,以为小孩子不知轻重。此时又见他说出“三益”,颇有意思,连忙说道:“智大哥不要拦他。”便问艾虎道:“你把‘三益’说给我听听。”艾虎道:“第一,小侄自幼在霸王庄,所有马强之事,小侄尽知。而且三年前马朝贤告假回家一次,那时我师父尚未到霸王庄呢。如今盗了紧要东西来,就说三年前马朝贤带来的,与事更觉有益。这是第一益。第二十,别人出首,不如小侄出首。什么缘故呢?俗话说得好,‘小孩嘴里讨实话’。小侄若到开封府举出来,叫别人再想不到这样一宗大事,却是个小孩子作个硬证,此事方是千真万真,的确无疑。这是第二十益。第三十益却没有什么,一来为小侄的义父,二来也不枉师父教训一场。小侄儿若借着这件事出场出场,大小留个名儿,岂不是三益么?”丁大爷、丁二爷听了,拍手大笑道:“好!想不到他竟有如此的志向。”智化道:“二位贤弟,且慢夸他。他因不知开封府的厉害,他此时只管说,到了身临其境,见了那样的威风,又搭着问事如神的包丞相,他小孩子家有多大胆量,有多大志略?何况又有御赐铜铡,倘若话不投机,白白地送了性命,那时岂不耽误了大事。”艾虎听了,不由地双眉倒竖,二目圆翻,道:“师父特把弟子看轻了!难道开封府是森罗殿不成?他纵然是森罗殿,徒弟就是上剑树,登刀山,再也不能改口,是必把忠臣义士搭救出来。又焉肯怕那个御赐的铜铡呢。”兆兰、兆蕙听了,点头咂嘴,喷喷称羡。智化道:“且别说你到开封府,就是此时我问你一句,你如果答应得出来,此事便听你去;如若答应不来,你只好隐姓埋名,从此再别想出头了。”艾虎嘻嘻笑道:“待徒弟跪下,你老就审,看是如何?”说罢,他就直挺挺地跪在当地。
兆兰、兆蕙见他这般光景,又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以记述所经山川道里及沿途所见风俗人情为主,兼及丘处机生平,是研究13世纪漠北、西域史地及全真道历史的重要资料。该书过去知道的人很少,乾隆年间钱大昕从《道藏》中抄出,加以表彰,得到学术界重视。现在流行较广的是王国维1926年校注本。
其他 4万字 1个月前
《》,亦作《幽明录》、《幽冥记》,南朝宋宗室刘义庆集门客所撰志怪小说集,30卷,原书已散佚。鲁迅《古小说钩沉》中辑得二百六十五则。《周易·系辞》“是故知幽明之故。”注称“幽明,有形无形之象 。”书中所记鬼神灵怪之事,变幻无常,合于此意,故取此名。书中有不少故事与《列异传》、《》、《》相同。
其他 2万字 1个月前
《》及《续眉庐丛话》,清末民初况周颐(1859~1926)撰。况氏为晚清词学大家,兼治野史掌故,该书即其野史掌故方面的名作。全书内容广泛,以清代宫廷轶闻、朝野逸话、典章制度为主,稍及前代历史。原连载于《东方杂志》,后有单行本行世。
其他 11万字 1个月前
《》,唐五代笔记小说集,尔雨堂丛书本。宋代孙光宪撰,原帙三十卷,今本仅存二十卷。《北梦琐言》记载唐武宗迄五代十国的史事,包含诸多文人士大夫言行与政治史实,为研究晚唐五代史提供了可贵材料。前16卷记唐,后4卷记五代,可补正史之不足。《》多摘录此书,引文达247条,《旧五代史》援引33条,彭元瑞《五代史注》援引137条。《》亦多次引用此书,如皮日休之事。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有校点本。
其他 8万字 1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