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侠五义》转载请注明来源:吉内斯小说(www.genessiscs.com)
第二十回 受魇魔忠良遭大难 杀妖道豪杰立奇功
且说包公自升为首相,每日勤劳王事,不畏权奸,秉正条陈,圣上无有不允。就是满朝文武,谁不钦仰。纵然素有仇隙之人,到了此时,也奈何他不得。
一日,包公朝罢,来到开封,进了书房,亲自写了一封书信,叫包兴备厚礼一分,外带银三百两,选了个能干差役,前往常州府武进县遇杰村聘请南侠展熊飞;又写了家信,一并前去。刚然去后,只见值班头目向上跪倒:“启上相爷,外面有男女二人,口称冤枉,前来伸诉。”包公吩咐:“点鼓升堂。”立刻带至堂上。包公见男女二人,皆有五旬年纪。先叫将婆子带上来。婆子上前跪倒,诉说道:“婆子杨氏,丈夫姓黄,久已去世。有两个女儿,长名金香,次名玉香。我这小女儿,原许与赵国盛之子为妻,昨日他家娶去。婆子因女儿出嫁,未免伤心。及至去了之后,谁知我的大女儿却不见了。婆子又忙到各处寻找,再也没有,急得婆子要死。老爷想,婆子一生就仗着女儿。我寡妇失业的,原打算将来两个女婿,有半子之分,可以照看寡妇。如今把个大女儿丢了,竟自不知去向。婆子又是急,又是伤心。正在啼哭之时,不想我们亲家赵国盛找了我来,合我不依,说我把女儿抵换了。彼此分争不清,故此前来求老爷替我们判断判断,找找我的女儿才好。”包公听罢,问道:“你家可有常来往的亲眷没有?杨氏道:“慢说亲眷,就是街坊邻舍,无事也是不常往来的。婆子孤苦得很呢。”说至此就哭起来了。
包公吩咐,把婆子带下去,将赵国盛带上来。赵国盛上前跪倒,诉道:“小人赵国盛,原与杨氏是亲家。他有两个女儿,大的丑陋,小的俊俏。小人与儿子定的是他小女儿,娶来一看,却是他大女儿。因此急急赶到他家与他分争,为何抵换?不料杨氏他倒不依,说小人把他两个女儿都娶去了,欺负他孀居寡妇了。因此到老爷台前,求老爷剖断剖断。”包公问道:“赵国盛,你可认明是他大女儿么?”赵国盛道:“怎么认得不明呢?当初有我们亲家在日,未作亲时,他两个女儿小人俱是见过的。大的极丑,小的甚俊。因小人爱他小女,才与小人儿子定了亲事。那个丑的,小人断不要的。”包公听罢,点了点头,便叫:“你二人且自回去听候传讯。”
老爷退堂,来至书房,将此事揣度。包兴倒过茶来,恭恭敬敬送至包公面前。只见包公坐在椅上,身体乱晃,两眼发直,也不言语,也不接茶。包兴见此光景,连忙放下茶杯,悄悄问道:“老爷怎么了?”包公忽然将身子一挺,说道:“好血腥气吓!”往后便倒,昏迷不醒。包兴急急扶着,口中乱叫:“老爷,老爷!”外面李才等一齐进来,彼此搀扶,抬至床榻之上。一时传到里面,李氏诰命闻听,吓得惊疑不止,连忙赶至书房看视。李才等急回避。只见包公躺在床上,双眉紧皱,二目难睁,四肢全然不动,一语也不发。夫人看毕,不知是何缘故。正在纳闷,包兴在窗外道:“启上夫人,公孙主簿前来与老爷诊脉。”夫人闻听,只得带领丫环回避。包兴同着公孙先生来至书房榻前,公孙策细细搜求病源。诊了左脉,连说:“无妨。”又诊右脉,便道:“怪事。”包兴在旁问道:“先生看相爷是何病症?”公孙策道:“据我看来,相爷六脉平和,并无病症。”又摸了摸头上并心上,再听气息亦顺,仿佛睡着的一般。包兴将方才的形景述说一遍。公孙策闻听,更觉纳闷,并断不出病从何处起的,只得先叫包兴进内安慰夫人一番,并禀明,须要启奏。自己便写了告病折子,来日五鼓上朝呈递。天子闻奏,钦派御医到开封府诊脉,也断不出是何病症。一时,太后也知道了,又派老伴伴陈林前来看视。此时开封府内外上下人等,也有求神问卜的,也有说偏方的。无奈包公昏迷不醒,人事不知,饮食不进,止于酣睡而已。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以记述所经山川道里及沿途所见风俗人情为主,兼及丘处机生平,是研究13世纪漠北、西域史地及全真道历史的重要资料。该书过去知道的人很少,乾隆年间钱大昕从《道藏》中抄出,加以表彰,得到学术界重视。现在流行较广的是王国维1926年校注本。
其他 4万字 1个月前
《》,亦作《幽明录》、《幽冥记》,南朝宋宗室刘义庆集门客所撰志怪小说集,30卷,原书已散佚。鲁迅《古小说钩沉》中辑得二百六十五则。《周易·系辞》“是故知幽明之故。”注称“幽明,有形无形之象 。”书中所记鬼神灵怪之事,变幻无常,合于此意,故取此名。书中有不少故事与《列异传》、《》、《》相同。
其他 2万字 1个月前
《》及《续眉庐丛话》,清末民初况周颐(1859~1926)撰。况氏为晚清词学大家,兼治野史掌故,该书即其野史掌故方面的名作。全书内容广泛,以清代宫廷轶闻、朝野逸话、典章制度为主,稍及前代历史。原连载于《东方杂志》,后有单行本行世。
其他 11万字 1个月前
《》,唐五代笔记小说集,尔雨堂丛书本。宋代孙光宪撰,原帙三十卷,今本仅存二十卷。《北梦琐言》记载唐武宗迄五代十国的史事,包含诸多文人士大夫言行与政治史实,为研究晚唐五代史提供了可贵材料。前16卷记唐,后4卷记五代,可补正史之不足。《》多摘录此书,引文达247条,《旧五代史》援引33条,彭元瑞《五代史注》援引137条。《》亦多次引用此书,如皮日休之事。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有校点本。
其他 8万字 1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