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眉大侠》转载请注明来源:吉内斯小说(www.genessiscs.com)
白荟瑞回到练功房掉眼泪,长吁短叹。白福问怎么了?“我舍不得师父……”“早晚他得离开,你学完了也得自己闯江湖,早晚你爷俩得分开呀。从明儿起我陪你练。”等芸瑞一练,白福乐坏了:“少爷比当年的白五爷胜多少倍,有出息!”芸瑞自然高兴。但师父走后一个月,人没回也没信,四十天一过急得白芸瑞吃不好饭,睡不好觉。他没事儿就到庄外张望,有时一等两三个时辰把眼都看花了。到五十天头上凌空没回来,白芸瑞心里可没底了。这一天他又到庄外隙望,仍然不见师父影子,回来一头栽到床上胡思乱想:师父真不回来了,明天同娘商量商量带点路费找到嵩山少林寺去。白芸瑞迷迷糊糊睡了一宿,天没亮白福跑进来:“少爷快到门口去看看,谁来了?”他以为师父回来了,边穿衣服边往外跑,到门前一看傻眼了,来人乃是个年迈苍苍的老者,他头戴草纶巾,紫绸子挂里两很大飘带绣着五福捧寿;一身土黄布裤褂,腰里系着带子,半截白布高筒袜子,千层底儿鞋,手里拄着一根乌木拐杖。老者个儿不高,有点驼背,面如重枣,两道花白眉毛,一对阔目,狮子鼻、大盆口,颏下飘着银髯,斜背个小包。别看他偌大年纪,精力很充沛。芸瑞不认识老者,回头瞪了一眼白福,心说你怎么不说清楚?他赶紧整整衣服冲老人一抱拳:“老人家找谁?”“如果我没认错的话,您就是白芸瑞少爷了?”“是的,您是……”“老朽从河南来,我绰号威震西方老鸳鸯姓公冶名寿长。”白福一听用手捅了一下白芸瑞,抢步上前赶紧施礼:“老剑客,久闻大名未曾得见尊颜,五爷在日常提到您,您大驾金身光临敝府这是从哪儿来,里边请!”“正要进府讨扰。”说话间把老剑客拉进客厅。白福抓这机会在芸瑞耳边告诉:“这位是长乐岭的老剑客,中州四大剑客首位,善使鸳鸯掌,打遍天下没对手。这是难得的高人,别叫他走,好好跟他学。”芸瑞高兴极了,热情款待。他问:“老剑客到舍下有什么事吗?”“无事不登三宝殿。我在河南听说你拜了个老师叫疯僧醉菩提凌空?”“是呀。”“少爷错了。他没啥能耐,你为什么拜他为师?他是少林寺总院发配到屏风岭的,他又能教你什么呢?我本打算到少林分院找他辩理,别人劝我:白大将军在世为大宋尽忠,他的后人大家不能袖手不管,所以老朽‘毛遂自荐’来教你武艺,你看如何?”白芸瑞一想:我老师凌空是被驱逐的?可他从未谈过。即使真的这样,和我有什么关系?他老人家把我救了传我武艺,我怎能弃旧迎新?想到这儿他一抱拳:“老人家刚才这些话我听不懂。我不承认我老师误人子弟,任何时候他都是我的师父,您的美意我恕难从命。”“哈哈哈,好孩子,有出息的大丈夫!我说的话你别不爱听,为什么他走了至今不回来?他回不来了,他有些见不得人的事情!当朋不言友,我不揭他的老底儿,你就不必老盼他回来了。如果他真不回来,难道你不学武艺了?再说,他已误你二年,并未传授你真正本领,你可千万别自误。你就上一回当把我收留府里,我的武艺比他强,咱俩切磋切磋,在这儿等三个月他要不回来,你就知道我说得真假了。”白芸瑞脑袋嗡嗡直响,一琢磨:不可不信,不可全信。我和这老头儿无冤无恨,他造这个谣干什么?他是中州四大剑客头一位,岂能信口开河?想到这儿他一施礼:“您这么高身份的人,请都请不来,愿住下,我求之不得。我这就给您准备下榻的地方。”“用不着,那和尚住在哪儿我就住在哪儿。把他的行李搬出去,给我换一套就可以了。”都安排好了,白芸瑞抽空儿把这件事和娘说了,五夫人也是一惊。夫人又一想:江湖上的事错综复杂,你还不能不信。这个老人还真有点热心肠,千里迢迢从河南来到这儿,跟我儿交了细底,不能说人家不是一片好心。究竟这是怎么回事,到现在是难猜难信。五奶奶告诉儿子:对待这位老人要格外尊重,不准小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全书共有一百二十回,可分三部分。前二十回以“狸猫换太子”故事为引子,叙述包拯成长、入仕,断案折狱,平反宫冤,迎归“国母”,最后以惩治李保作结。第二十八回至第六十八回,以南侠、“御猫”展昭同“五义”之一的锦毛鼠白玉堂之间“猫鼠”争雄为线索,写“五义”归附包拯,以及包拯同众侠客义士保护范仲禹
其他 54万字 1个月前
《》作者(清)石玉昆,是古典长篇侠义公案小说经典之作;是中国第一部具有真正意义的武侠小说,堪称中国武侠小说的开山鼻祖;是侠义派小说的代表之作。由于版本众多,流传极广,脍炙人口的故事对中国近代评书曲艺、武侠小说乃至文学艺术影响深远。一般“三侠”是指北侠欧阳春、南侠展昭、丁氏双侠丁兆兰、丁兆蕙(二人为一侠);“五义”是指钻天鼠卢方、彻地鼠韩彰、穿山鼠徐庆,翻江鼠蒋平、锦毛鼠白玉堂,这五鼠弟兄。
其他 52万字 1个月前
《》以记述所经山川道里及沿途所见风俗人情为主,兼及丘处机生平,是研究13世纪漠北、西域史地及全真道历史的重要资料。该书过去知道的人很少,乾隆年间钱大昕从《道藏》中抄出,加以表彰,得到学术界重视。现在流行较广的是王国维1926年校注本。
其他 4万字 1个月前
《》,亦作《幽明录》、《幽冥记》,南朝宋宗室刘义庆集门客所撰志怪小说集,30卷,原书已散佚。鲁迅《古小说钩沉》中辑得二百六十五则。《周易·系辞》“是故知幽明之故。”注称“幽明,有形无形之象 。”书中所记鬼神灵怪之事,变幻无常,合于此意,故取此名。书中有不少故事与《列异传》、《》、《》相同。
其他 2万字 1个月前
《》及《续眉庐丛话》,清末民初况周颐(1859~1926)撰。况氏为晚清词学大家,兼治野史掌故,该书即其野史掌故方面的名作。全书内容广泛,以清代宫廷轶闻、朝野逸话、典章制度为主,稍及前代历史。原连载于《东方杂志》,后有单行本行世。
其他 11万字 1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