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眉大侠》转载请注明来源:吉内斯小说(www.genessiscs.com)
远的,乡亲们疼我,给我送个绰号展翅腾空臂摩天,我姓纪叫纪华成。”“啊?”大和尚吃了一惊,纪老剑客的名望可不小啊,昆仑僧远在甘肃都听过。“哦,他就是塞北三绝的头一位,没想到在这儿遇上了,我可要多加谨慎。”想罢老和尚一乐:“老先生,久闻大名,如雷贯耳,今日得见,三生有幸,看来贫僧不虚此行啊。老剑客,怎么,你也喜欢练练硬功?”“不错。我从小就喜欢砸砖击石,没少练,但是比起老罗汉来差远了,咱们今儿个试试,我也挑块石头按您那个方法练一练。”“请!”大和尚往旁边一退。纪华成心说:你挑的是二尺见方的,分量在六七百斤,我得挑个大的。老人家把长大的衣襟一提,插在腰带上,把两个袖子卷了卷,然后迈步来到石头堆前,看那大块的,三尺见方,有八九百斤,老头儿一哈腰抱起一块来像抱孩子似的。“昆仑僧,我练这块你看怎么样?”“行啊,比我那块大得多。”“好啦。我可能练不好,你可别见笑啊!众位,大家赏脸。”说话间,就见纪华成两臂一抖,“起”,把这块巨石就抖向空中一丈六七尺高,这石头翻着个儿就落下来了。纪华成先练了个苏秦背剑,用后背接,“啪”的一落上,老头儿的后背纹丝不动,一拱,这石头又飞起来了,老头儿用膝盖接,用肩膀接,用胳膊肘接,“唰唰唰”,就见石头一起一落,老头儿身子乱转,从容飘摆,那个轻松劲儿就别说了。在场的人无不热烈鼓掌,“好啊,果然是绝艺,力大绝伦,练得好!”最后这块石头落下来,就见纪华成把双手往后一背,脖子一挺,秃脑袋往上一接,“开!”,“咔嚓”裂成四瓣,滚落着尘埃,把地砸了好几个坑。纪华成把秃脑袋上面的粉未擦去,扭头冲着昆仑僧一笑:“大师父,我献丑了。”阿弥陀佛,昆仑僧一看,行啊,这老头儿的功夫比我强啊!嘿嘿,你别高兴的太早。昆仑僧想到这里,点点头,“老剑客,名不虚传,佩服佩服,不过,练这几块石头不过是活动活动筋骨,不是正题,这第五阵赌输赢呀,我还没往外拿呢。”老剑客一听,“大师父,此话怎讲?”“方才您也看见了,一招一式也好,动刀枪棍棒也好,已经打过了,咱们俩再那么打就不新鲜了,因此贫僧建议咱来个文打,您看怎么佯?方才我练的是达摩老祖易筋经,你也是这么练的,可见咱们这项硬功都比较出众,咱们二人比一比看谁的功夫硬,你照我的脑袋拍三下,我照您的脑袋也拍三下,谁把谁打趴下,谁就算输,不知老剑客肯赏脸否?”“哦,这么回事。”纪华成点点头,“高!你不愧是出家人,出这主意果然稳妥,老朽愿意奉陪,但不知道谁先动手?”“老人家,您说呢!”纪华成心想:我要先打他,我的人格就显得低了,不如让他先打我三下,这才显出我有容人之量啊。老剑客想完了,把自己的意思一说,昆仑僧乐了,“阿弥陀佛,善哉善哉,您不愧是塞北三绝,高,真有容人之量。各位,大家听见没有!老剑客愿意让我先打他三下,打完之后,他再打我,谁先趴下谁算输,我现在可要动手了,老人家请你做好准备。”老头儿围着梅花圈转了三圈,开始运气发于丹田,丹田贯于胸膛,胸膛又贯于头顶。老人家骑马蹲裆站好了,两手一扶膝盖,把眼珠一瞪,“请!”就见昆仑僧倒退了几步,把薄扇似的大巴掌伸出来,他的手心全是茧子,是练硬功练的。像他这个身份的人,什么掌法不会?金沙掌、银沙掌、铁沙掌、鹰爪力,讲究的是马前一锭金,马后一掌银哪,莲花观当铁尺排肋十三太保的横链,样样精通,这掌要发出去能有千斤重力。就见这大和尚动手之前,把两臂一摇“呼呼”做响。只见左胳膊变细,右胳膊越来越粗,气全贯到右掌上了,然后抢步起身,奔到老剑客面前,把巴掌一立,掌心朝下,照纪华成的泥丸宫就打下来了。泥丸宫就是小时候脑袋顶上发软的那个地方,是最不禁揍了。昆仑僧大喊一声,用尽全力,“啪”的就是一掌。昆仑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全书共有一百二十回,可分三部分。前二十回以“狸猫换太子”故事为引子,叙述包拯成长、入仕,断案折狱,平反宫冤,迎归“国母”,最后以惩治李保作结。第二十八回至第六十八回,以南侠、“御猫”展昭同“五义”之一的锦毛鼠白玉堂之间“猫鼠”争雄为线索,写“五义”归附包拯,以及包拯同众侠客义士保护范仲禹
其他 54万字 1个月前
《》作者(清)石玉昆,是古典长篇侠义公案小说经典之作;是中国第一部具有真正意义的武侠小说,堪称中国武侠小说的开山鼻祖;是侠义派小说的代表之作。由于版本众多,流传极广,脍炙人口的故事对中国近代评书曲艺、武侠小说乃至文学艺术影响深远。一般“三侠”是指北侠欧阳春、南侠展昭、丁氏双侠丁兆兰、丁兆蕙(二人为一侠);“五义”是指钻天鼠卢方、彻地鼠韩彰、穿山鼠徐庆,翻江鼠蒋平、锦毛鼠白玉堂,这五鼠弟兄。
其他 52万字 1个月前
《》以记述所经山川道里及沿途所见风俗人情为主,兼及丘处机生平,是研究13世纪漠北、西域史地及全真道历史的重要资料。该书过去知道的人很少,乾隆年间钱大昕从《道藏》中抄出,加以表彰,得到学术界重视。现在流行较广的是王国维1926年校注本。
其他 4万字 1个月前
《》,亦作《幽明录》、《幽冥记》,南朝宋宗室刘义庆集门客所撰志怪小说集,30卷,原书已散佚。鲁迅《古小说钩沉》中辑得二百六十五则。《周易·系辞》“是故知幽明之故。”注称“幽明,有形无形之象 。”书中所记鬼神灵怪之事,变幻无常,合于此意,故取此名。书中有不少故事与《列异传》、《》、《》相同。
其他 2万字 1个月前
《》及《续眉庐丛话》,清末民初况周颐(1859~1926)撰。况氏为晚清词学大家,兼治野史掌故,该书即其野史掌故方面的名作。全书内容广泛,以清代宫廷轶闻、朝野逸话、典章制度为主,稍及前代历史。原连载于《东方杂志》,后有单行本行世。
其他 11万字 1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