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眉大侠》转载请注明来源:吉内斯小说(www.genessiscs.com)
玉面小达摩白芸瑞和王猿、房书安来到碧霞宫,拜见了武圣人于和。于和见到他们三个人,就有点生气,质问他们为什么来打小蓬莱。夏遂良等人一听,知道武圣人还是向着自己,心中暗暗高兴,站在一旁,洋洋得意,等着看白芸瑞等人的笑话。白芸瑞虽然脾气不好,但分什么场合,看在什么地方。这儿是碧霞宫,他敢发脾气吗?明知道武圣人心存偏见,也不敢有半点越礼。听武圣人向他问话,赶忙躬身答道:“师爷容禀。我们并不是要打小蓬莱,慢说是开封府,就是皇上也没这个意思。我们此次到东海来,只是要捉拿几名国家的要犯,您要问是怎么回事,徒孙还得从头向您说明。”白芸瑞到了这会儿,寸步不让,把双方的分歧,一五一十,讲述了一遍。这些往事都明白了,是非曲直,便不说自明啊。白芸瑞知道武圣人于和之所以信了夏遂良的,就因为误信潘秉臣是被开封府所伤,所以他重点讲了潘秉臣的事,还说出了几个证人:潘秉臣在三仙岛的事,有茅山二圣洪飞、哈昆作证;金石寺被昆仑僧一伙人致残,可问该寺的长老横宽和尚。就因为这些人作奸犯科,目无王法,犯下不赦之罪,我们才到这儿捉拿他们归案。末了他还非常客气地说道:“我们到这儿办案,惊动了师爷,实在于心不忍。不过,孙儿所讲,完全是实情,望求师爷明察,并希望您大义灭亲,帮助我们把罪犯拿下,这样才无愧于武圣人的称号。”白芸瑞说完了,退立一边。夏遂良、昆仑僧、江洪烈听他说得那么具体,三个人头上的汗珠子都渗出来了。他们偷眼观瞧,见武圣人的脸色非常难看,吓得不知如何是好。
武圣人于和最关心的就是他的大护法究竟是何人所害。从他的直观判断,开封府的人不会伤害潘秉臣,因为潘秉臣在三仙岛宣读的法牒,于开封府和上三门明显有利,他们怎么能与我做对呢!所以对昆仑僧的话一直存有怀疑。现在听白芸瑞把来龙去脉讲得这样清楚,又合情合理,老圣人心中已经明白,上了夏遂良和昆仑僧的当了!怎么办,我是按白芸瑞说的,大义灭亲,把这些人抓起来,还是支持他们走到底?老圣人心里非常矛盾。他往身边看了看,这一看心头凉了半截,八大护法仅剩下多臂昆仑何清雅一个人了,武圣人心中的火气一下子又上来了:即便潘秉臣不是你们所伤,修善、丁朗可都是栽在你们手中啊!对我的护法这样无情,就是瞧不起我武圣人哪!想到这儿心中不禁大怒,恶狠狠瞪了白芸瑞一眼,转过脸对夏遂良道:“徒儿,芸瑞说的是真的吗?”夏遂良心慌意乱,忙道:“师父,昆仑僧对这些事最清楚,让他给您说吧。”“高僧,你讲句公道话,芸瑞说的是真的吗?”“老圣人,他讲的全是谎言,没一句是真的。既然老圣人垂问,听贫僧给您详细说明。”昆仑僧已经猜出了于和的心事,明知白芸瑞的话是真,也不愿相信,因此便颠倒黑白,信口雌黄,把所有的事情都翻了个个儿。虽然他的话漏洞百出,驴唇不对马嘴,武圣人还是频频点头。
房书安实在沉不住气了,开口说道:“武圣人,您是武林的泰斗,被大家尊为圣人,不但说武功高,心术还得正,处理任何问题,都得公平才行啊。”房书安这几句话明明是指责于和,于和那脸色当时就沉下来了。房书安把话题一转说道:“我知道您对什么事都会秉公处理,不负众望。好了,我说说潘秉臣老剑客的事。武圣人,常言道会说的不如会听的,潘老剑客办的事,明明对我们有利,我们能加害于他吗?只有损阴缺德、丧尽天良的人才这样干,然后嫁祸于人哪!昆仑僧,谁要干那伤天害理的事,就不是人生父母养的,就是禽兽、豺狼,死后被打入十八层地狱,让他永世不得翻身!”武圣人于和觉得房书安太不像话了,竟敢在碧霞宫暴跳着骂人。他把手一摆,喝道:“放肆!房书安,你也太不像话了,睁眼看看这是什么地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全书共有一百二十回,可分三部分。前二十回以“狸猫换太子”故事为引子,叙述包拯成长、入仕,断案折狱,平反宫冤,迎归“国母”,最后以惩治李保作结。第二十八回至第六十八回,以南侠、“御猫”展昭同“五义”之一的锦毛鼠白玉堂之间“猫鼠”争雄为线索,写“五义”归附包拯,以及包拯同众侠客义士保护范仲禹
其他 54万字 1个月前
《》作者(清)石玉昆,是古典长篇侠义公案小说经典之作;是中国第一部具有真正意义的武侠小说,堪称中国武侠小说的开山鼻祖;是侠义派小说的代表之作。由于版本众多,流传极广,脍炙人口的故事对中国近代评书曲艺、武侠小说乃至文学艺术影响深远。一般“三侠”是指北侠欧阳春、南侠展昭、丁氏双侠丁兆兰、丁兆蕙(二人为一侠);“五义”是指钻天鼠卢方、彻地鼠韩彰、穿山鼠徐庆,翻江鼠蒋平、锦毛鼠白玉堂,这五鼠弟兄。
其他 52万字 1个月前
《》以记述所经山川道里及沿途所见风俗人情为主,兼及丘处机生平,是研究13世纪漠北、西域史地及全真道历史的重要资料。该书过去知道的人很少,乾隆年间钱大昕从《道藏》中抄出,加以表彰,得到学术界重视。现在流行较广的是王国维1926年校注本。
其他 4万字 1个月前
《》,亦作《幽明录》、《幽冥记》,南朝宋宗室刘义庆集门客所撰志怪小说集,30卷,原书已散佚。鲁迅《古小说钩沉》中辑得二百六十五则。《周易·系辞》“是故知幽明之故。”注称“幽明,有形无形之象 。”书中所记鬼神灵怪之事,变幻无常,合于此意,故取此名。书中有不少故事与《列异传》、《》、《》相同。
其他 2万字 1个月前
《》及《续眉庐丛话》,清末民初况周颐(1859~1926)撰。况氏为晚清词学大家,兼治野史掌故,该书即其野史掌故方面的名作。全书内容广泛,以清代宫廷轶闻、朝野逸话、典章制度为主,稍及前代历史。原连载于《东方杂志》,后有单行本行世。
其他 11万字 1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