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广记》转载请注明来源:吉内斯小说(www.genessiscs.com)
个说法是比喻坏事滋长,连带伤害了好人。
通川河
通川界内多獭,各有主养之,并在河侧岸间。獭若入穴,插雉尾于獭孔前,獭即不敢出去。却尾即出,取得鱼,必须上岸,人便夺之。取得多,然后自吃。吃饱,即鸣板以驱之,还插雉尾,更不敢出。(出《朝野佥载》)
通川河里有很多水獭,都各有主人饲养他们,都居住在河边。水獭如果进入洞穴中去,就在洞口前面插一根雉鸡的尾毛,水獭就不敢出洞。拿开雉鸡毛就跑出去,捉了鱼,必须上岸去,主人就夺下来,捉得多了才能自己吃,吃饱了,主人就敲木板驱赶着水獭进洞,又插上雉鸡毛,就不敢出来了。
行海人
昔有人行海得洲,木甚茂,乃维舟登岸。爨于水傍,半炊而林没于水,遽断其揽,乃得去。详视之,大蟹也。(出《异物志》)
从前有个人坐船在海上行走,遇上一块陆地,树木长得很茂盛,于是拴好船登上岸,在靠水边的地方点火做饭,饭做到一半,树林就沉没到水里,赶快砍断了揽绳,才能离开。仔细地看,陆地原来是只大螃蟹。
阴 火
海中所生鱼蜄,置阴处有光。初见之,以为怪异。土人常推其义,盖咸水所生,海中水遇阴晦,(“晦”原作物,据明抄本改。)波如然火满海,以物击之,迸散如星火,有月即不复见。木玄虚《海赋》云:“阴火退然。”岂谓此乎?(出《岭南异物志》)
海中生长的鱼类和蛤类,放在阴暗处就发光,刚看见的时候,认为是奇怪的事,海边的人常常推究其中的道理,大概因为是咸水中生长的。海水遇上阴晦天气,满海的水波象着火一样,用东西击打海水,海水飞溅散开象火星,有月亮的时候就看不见这样的情景。木玄虚的《海赋》上说:“阴火的光亮是柔和的。”难道就是说的这件事吗?
裴 伷
唐裴伷,开元七年,都督广州。仲秋,夜漏未艾,忽然天晓,星月皆没,而禽鸟飞鸣矣。举郡惊异之,未能谕。然已昼矣,裴公于是衣冠而出,军州将吏,则已集门矣。遽召参佐洎宾客至,则皆异之,但谓众惑,固非中夜而晓。即询挈壶氏,乃曰:“常夜三更尚未也。”裴公罔测其倪,因留宾客于厅事,共须日之升。良久,天色昏暗,夜景如初,官吏则执烛而归矣。诘旦,裴公大集军府,询访其说,而无能辨者。裴因命使四访,阖界皆然。即令北访湘岭,湘岭之北,则无斯事。数月之后,有商舶自远南至,因谓郡人云:“我八月十一日夜,舟行,忽遇巨鳌出海,举首北向,而双目若日,照燿千里,毫末皆见,久之复没,夜色依然。”征其时,则裴公集宾寮之夕也。(出《集异记》)
唐代的裴伷,在唐玄宗开元七年时,总管广州。仲秋这天,正在夜间时,忽然天明亮了,星星和月亮都看不见了,飞鸟也又飞又叫。全郡的人对此都很惊奇,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可是已经是大白天了。裴公因此穿上衣服,戴上帽子出来了。这时,广州军队的将官们却已经集中在门前了。他立即找来部下和宾客们,都感到此事很奇异,大家都迷惑不解,以为不是半夜而是天快亮了。于是去询问挚壶氏,却说,平时的夜间三更天还不到。裴公不明白此事的根由,于是把宾客留在厅堂,共同等待太阳升起来。很久以后,天色变得昏暗,夜里的景色又象原来一样了,官吏们就拿着蜡烛回家去了。第二天早晨,裴公把将帅们全召集起来,询问他们的看法,却没有能说清楚的人。裴公于是派人四出访问,全广州的人都一样,就派人往北走去湘岭一带,湘岭的北部,就没有那种事。几个月之后,有个商人坐船从遥远的南方来到这里,对广州郡的人说,八月十一日的夜里,船正在行走,我忽然遇上一只大鳌露出海面,抬起头向着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书主要描述清康熙年间,钦差年羹尧查办四川剑山蓬莱岛的故事,包括身受浊目香、弩打石金声、宝鞭对宝鞭、九罪证慧斌、铁球戏三寇、火烧段家庄、广庆楼救驾、金锁换玉莲、夜走十三险、无形剑行刺、三打蓬莱岛等精彩章回。
其他 120万字 1个月前
讲述北宋仁宗时期南侠展昭被封做御猫,江湖上陷空岛五鼠兄弟(又叫五义)因此绰号有踩五鼠之嫌,锦毛鼠白玉堂一怒闯开封夜斗御猫、皇宫苑题诗杀命、太师府奏折夹章,三鼠(彻地鼠、穿山鼠、翻江鼠)同柳青盗金、三鼠闹开封,钻天鼠卢方花神庙救弱女、锦毛鼠开封盗三宝困御猫,最后五鼠被包大人感化同归开封府为国尽力的故事。此故事脍炙人口被后人竞相传颂。
其他 3万字 1个月前
《》主要讲述叙述京都名门侠女何玉凤因父为权贵纪献唐所害,避居山林,更名十三妹,结交豪杰,往来市井,伺机报仇。一日偶遇为救父而奔走的公子安骥蒙难,十三妹毅然仗义救安脱险,并说合同时被救的弱女子张金凤与安骥成婚。后安父遇救,纪献唐亦为朝廷诛杀,十三妹何玉凤 即嫁与安骥。张金凤、何玉凤同嫁安骥,和睦相处,亲同姐妹,故此书亦名《金玉缘》 。
其他 73万字 1个月前
《》,又名《说呼》、《呼家将》、《呼家后代全传》、《金鞭记》,是一部中国古典通俗小说,全书共四十回。作者名已佚。目前保存版本为清代乾隆年间的金阊书业堂刊本。《说呼》以描写北宋名将呼延赞后人呼延得模一门英杰,于宋仁宗时代与国戚庞氏家族之间的抗争为故事主线。
其他 12万字 1个月前
《》的情节十分曲折,整体构架是一个,它先写澹然的德行,意在强调佛家的精神修炼,其后专叙杜伏威诸人之事,也是借以展示澹然的事业和高风。我国古代小说中,没有哪一部作品如此鲜明地打上这种宗教思想密切交融的印记,这就为它在思想文化史和小说史上取得了一席之地。
其他 40万字 1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