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广记》转载请注明来源:吉内斯小说(www.genessiscs.com)
卷第三百九十六 雨(风虹附)
房玄龄 不空三藏 一行 无畏三藏 玉龙子 狄惟谦 子朗
风
秦始皇 王莽 贾谧 张华 刘曜 刘裔 徐羡之 柳世隆
崔惠景 许世宗 徐妃 李密
虹
夏世隆 陈济妻 薛愿 刘义庆 首阳山 韦皋
雨
房玄龄
唐贞观末,房玄龄避位归第。时天旱,太宗将幸芙蓉园,观风俗。玄龄闻之,戒其子曰:“銮舆必当见幸,亟使洒扫,兼备馔具。”有顷,太宗果先幸其第,便载入宫。其夕大雨,咸以为优贤之应。(出《大唐新语》)
唐太宗贞观末年,房玄龄辞官回家。时值大旱,太宗皇帝要去芙蓉园,借机观察当地的民俗。玄龄听到这件事后,告诫他的儿子道:“銮驾一定会来我家,赶紧让人打扫卫生,并且备齐餐具。”时间不大,太宗果然首先到了他的府第,并顺便用车载着他进入皇宫。当天夜里下了大雨,人们都以为这是对天子优待贤人的报应。
不空三藏
唐梵僧不空,得总持门,能役百神,玄宗礼之。岁旱,命祈雨。不空言可过某日,今祈之必暴。上乃命金刚三藏,设坛请雨。果连淋注不止,坊市有漂溺者,遽召不空止之。遂於寺庭,建泥龙五六。乃溜水,胡言詈之。良久,复置之大笑。有顷雨霁。玄宗又尝诏术士罗公远与不空祈雨,互陈其效。俱召问之,不空曰:“臣昨焚白檀香龙。”上命左右掬庭水嗅之,果有檀香气。每祈雨,无他轨则,但设数绣座,手旋数寸木神,念咒掷之,自立于座上。伺木神口角牙出,目瞚,雨辄至。(出《酉阳杂俎》)
唐代有个佛门僧人叫不空,得任总持门,能够役使百神,玄宗皇帝对他以礼相待。有一年天旱,玄宗命他祈雨,不空说要过了这一天才行,现在祈雨必然下得又猛又急。皇帝便命金刚三藏设坛请雨,果然连降大雨不止,大街上有被水漂流和淹死的。于是急忙召唤不空要他把雨止住。不空就在寺庙的院子里,用泥土建造了五六条龙,往龙身上泼水,并胡言乱语地骂它,过了许久,又对着它们大笑,不一会儿雨停天晴。玄宗还曾诏命术士罗公远与不空祈雨,他俩互相陈述自己求雨的效果。玄宗把他俩叫来询问,不空说:“昨天求雨时,烧的是白檀香龙。”玄家让近侍用手捧起院子里的雨水嗅了嗅,果然有檀香气味。不空每次祈雨时,没有其他规则,只是摆几个漂亮的座位,用手旋转数寸长的木制神像,念着咒语把神像抛起来,它就会自行站立在座位上。等到神像口角间冒出牙齿,眼睛直眨巴,雨就降临了。
一 行
僧一行,开元中尝旱,玄宗令祈雨。曰:“当得一器,上有龙状者,方可致之。”命如内府遍视,皆言不类。后指一镜鼻盘龙,喜曰:“此真龙矣。”持入道场,一夕而雨。或云,是扬州新进。初范模时,有异人至,请闭户入室。数日开户,模成,其人已失。有图并传,见行于世。此镜。五月五日于杨子江心铸之。(出《酉阳杂俎》)
有个僧人叫一行,唐玄宗开元年间曾经大旱,玄宗命他祈雨,他说:“需要弄一件器物,器物上有龙的形象,才可以求来雨。”皇帝让他在宫内四处察看,各样东西他都说不象。后来指着一面镜子的盘龙镜鼻高兴地说:“这是真龙啊!”便把这件东西拿着进了祈雨的道场,时间不大就下起雨来。有人说:“此物是扬州进献的。当初制作铸造模子时,有个异人来到跟前,要求进入内室关闭门户。几天之后打开房门,模子便做成了,而那个人却不见了。现有图纸与文字说明,流传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书主要描述清康熙年间,钦差年羹尧查办四川剑山蓬莱岛的故事,包括身受浊目香、弩打石金声、宝鞭对宝鞭、九罪证慧斌、铁球戏三寇、火烧段家庄、广庆楼救驾、金锁换玉莲、夜走十三险、无形剑行刺、三打蓬莱岛等精彩章回。
其他 120万字 1个月前
讲述北宋仁宗时期南侠展昭被封做御猫,江湖上陷空岛五鼠兄弟(又叫五义)因此绰号有踩五鼠之嫌,锦毛鼠白玉堂一怒闯开封夜斗御猫、皇宫苑题诗杀命、太师府奏折夹章,三鼠(彻地鼠、穿山鼠、翻江鼠)同柳青盗金、三鼠闹开封,钻天鼠卢方花神庙救弱女、锦毛鼠开封盗三宝困御猫,最后五鼠被包大人感化同归开封府为国尽力的故事。此故事脍炙人口被后人竞相传颂。
其他 3万字 1个月前
《》主要讲述叙述京都名门侠女何玉凤因父为权贵纪献唐所害,避居山林,更名十三妹,结交豪杰,往来市井,伺机报仇。一日偶遇为救父而奔走的公子安骥蒙难,十三妹毅然仗义救安脱险,并说合同时被救的弱女子张金凤与安骥成婚。后安父遇救,纪献唐亦为朝廷诛杀,十三妹何玉凤 即嫁与安骥。张金凤、何玉凤同嫁安骥,和睦相处,亲同姐妹,故此书亦名《金玉缘》 。
其他 73万字 1个月前
《》,又名《说呼》、《呼家将》、《呼家后代全传》、《金鞭记》,是一部中国古典通俗小说,全书共四十回。作者名已佚。目前保存版本为清代乾隆年间的金阊书业堂刊本。《说呼》以描写北宋名将呼延赞后人呼延得模一门英杰,于宋仁宗时代与国戚庞氏家族之间的抗争为故事主线。
其他 12万字 1个月前
《》的情节十分曲折,整体构架是一个,它先写澹然的德行,意在强调佛家的精神修炼,其后专叙杜伏威诸人之事,也是借以展示澹然的事业和高风。我国古代小说中,没有哪一部作品如此鲜明地打上这种宗教思想密切交融的印记,这就为它在思想文化史和小说史上取得了一席之地。
其他 40万字 1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