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英烈传》转载请注明来源:吉内斯小说(www.genessiscs.com)
当时盛庸既战败燕王,遂与铁铉飞表奏捷。此时正是建文三年正月元日,正在设朝,而东昌捷至,建文帝亲览捷文,龙颜大悦,群臣称贺,遂降诏褒赏将士,一面入太庙告东昌大捷,一面诏回齐泰、黄子澄,仍预军国之事。又闻得燕王被围,几乎不免,因降诏谕众将道:“燕王虽然叛逆,然是朕叔父也,只可生擒,不可暗伤,使朕有杀叔父之名。”诏书下去不题。
且说燕王败回北平,因召道衍问道:“我前日去兵,你言无不得意,为何今日败还?”道衍道:“臣前已言之矣,特大王不察耳。”燕王道:“卿何曾言东昌之败?”道衍道:“臣言‘多费两日’,‘两日’非昌字而何?非但臣言之,昔年金忠为大王卜数,他说‘靖难师出,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但逢大木穿日,小不利耳。’‘大木穿日’,非东字而何?胜败皆已前定,大王再统众出师,万万勿疑。”燕王听了,回想前言,方大悟道:“原来东昌一败,也有定数。卿能知祸福,不啻蓍龟矣,敢不敬从。”复下令检阅将士,以备南下。
临行之日,亲祭东昌阵亡将士张玉等。一面莫酒焚帛,一面大恸道:“胜败兵家常事,不足深计,所恨者艰难之际,丧吾一良辅,令吾至今寝不贴席,食不完咽。”说罢,涕零如雨,又自褫所服衣袍,命左右焚之,以衣亡者。诸将看见,尽皆感激,情愿效力。燕王祭毕,又烹宰牛羊,以享将士。因谕诸将道:“凡为将惧死者必死,捐生者必生。前白沟河之战,南军怯懦,见敌即走,吾兵故得而杀之,所谓惧死必死也。尔等不畏刀枪,不顾首领,故能出百死而全一生,所谓捐生必生也。今贼势鸱张,渐渐见逼,与其坐而受制,莫若先击之。诸君若体予言,自能一战而成功。”诸将皆顿首道:“谨遵令旨。”
燕王遂出师,行至保定,打探得盛庸已离德州,而进兵于夹河;平安之兵,驻于单家桥。因命兵将,由陈家渡过河,与盛庸之军相逆。盛庸探知,也列阵以待。到了次日,两阵对圆。燕王闻知朝廷因东昌之捷,有“只须破敌,无使朕有杀叔父之名”之诏,心胆愈大。因先帅三骑,掠阵而过,以观南营之虚实。盛庸恐其有诈,又受帝戒,不敢轻动。燕王掠阵归营,遂挥兵攻其左腋。看见南军拥盾自蔽,矢刀皆不能入,因制下铁钻,长六七尺,钻上皆横贯铁钉,钉末又有利钩,令勇士奋勇掷于盾上。若被钉钩钩住,遂牵连难动,不可轻举以为蔽。再以矢石攻之,南军无以蔽,遂弃盾而走。燕兵乘其走,驰骑蹂躏之,南军遂哄然奔溃。燕将谭渊看见南军败走,遂率部下指挥董中峰等,从旁转出而迎击之。不知南军奔溃,只因拥盾为铁钻钩牢,一时矢石骤至,无以为蔽,实非战败。今忽见谭渊阻其归路,南将庄得遂率众上前死战。南兵人人要归,则人人死战。谭渊虽勇,如何抵敌得住,遂同董中峰,皆被南军杀死。燕兵欲去救援,因天色近晚,遂各鸣金收兵。
到了次早,燕王谓诸将道:“为将事敌,贵乎审机识变。昨南军虽少挫,然其锋尚锐,谭渊竟去逆击,欲绝其生路,彼安得不死战耶?皆致丧身!今日若败走,须顺势击之,自大破之。”众皆从计,因麾众进战。盛庸亦遣将来迎。先还是将对将,杀了半晌,不见胜负。这边添将,那边加兵。渐渐两家兵将,一齐拥出。遂战作一团,杀做一块。但见旌旗蔽日,金鼓震天,枪刀乱舞,人马纷驰,箭下如雨,炮响若雷。阵面上,杀气腾腾,不分南北;沙场中,征云冉冉,莫辨东西。虽不分胜败,早血流满地;尚未定高低,已尸积如山。自辰时战起,直到未时。真是棋逢对手,犹龙争虎斗不已。此时盛庸军在西南,燕王军在东北。燕王战急了,因又挥剑,仰天大叫:“鬼神助我!”叫声未绝,忽东北风大起,卷得尘埃障天,沙砾满面。吹得南军眼目昏迷,咫尺看不见人。燕兵知是天助,乘风大呼纵击。南兵乱慌慌,只觉风声皆兵,哪里还敢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小说描写明朝天启年间,太师云定、御史钟珮、都统雁翎、翰林文正等忠臣与奸臣国舅刁发斗争的故事。其中穿插他们的子女雁羽、钟山玉、云素晖、文翠琼等人之间的爱情纠葛及西、羌北番入侵。作者将忠奸斗争同爱情婚姻的善恶斗争结合起来,将主人公个人的经历、命运和结局置于国家兴衰、朝政大权存亡的背景之下,既赋予忠奸斗争以较为浓郁的人情味,又给青年男女的婚姻爱情注入忠义的内容。
其他 19万字 1个月前
道光廿八(1848)戊申年经纶堂刊本。六卷四十二回。不题撰人。叙述汉武帝时代柳絮、郝联、鲍刚、马俊四位好汉除奸报国的故事。本书情节与《》类似,人物亦有同名者。
其他 10万字 1个月前
《》,中国清代长篇小说名,作者俞万春(1794—1849),此书草创于道光六年(1826),写成于道光二十七年(1847),中间凡“三易其稿”,首尾历22年;本书中,作者仇视以宋江为首的梁山泊起义的思想与金圣叹相一致,所以他紧接金圣叹“腰斩”过的七十回本《》,从七十一回写起,杜撰出一大篇宋江等如何“被张叔夜擒拿正法”的故事,自名其书为《荡寇志》,此书的初刻本却又署书名为《结水浒传》;是中国小说史
其他 68万字 1个月前
《》是宋代人编的一部大书。全书500卷,目录10卷,取材于汉代至宋初的野史小说及道经﹑释藏等和以小说家为主的杂著,属于类书。宋代李昉﹑扈蒙﹑李穆、徐铉、赵邻几、王克贞、宋白、吕文仲等12人奉宋太宗之命编纂。开始于太平兴国二年(977年),次年(978年)完成。因成书于宋太平兴国年间,和《太平
其他 492万字 1个月前
本书主要描述清康熙年间,钦差年羹尧查办四川剑山蓬莱岛的故事,包括身受浊目香、弩打石金声、宝鞭对宝鞭、九罪证慧斌、铁球戏三寇、火烧段家庄、广庆楼救驾、金锁换玉莲、夜走十三险、无形剑行刺、三打蓬莱岛等精彩章回。
其他 120万字 1个月前
讲述北宋仁宗时期南侠展昭被封做御猫,江湖上陷空岛五鼠兄弟(又叫五义)因此绰号有踩五鼠之嫌,锦毛鼠白玉堂一怒闯开封夜斗御猫、皇宫苑题诗杀命、太师府奏折夹章,三鼠(彻地鼠、穿山鼠、翻江鼠)同柳青盗金、三鼠闹开封,钻天鼠卢方花神庙救弱女、锦毛鼠开封盗三宝困御猫,最后五鼠被包大人感化同归开封府为国尽力的故事。此故事脍炙人口被后人竞相传颂。
其他 3万字 1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