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烈传》转载请注明来源:吉内斯小说(www.genessiscs.com)
那康茂才领了太祖军令,即到本帐修起一封书来,付与康玉,叫他小心前去,不题。却说李善长见太祖如此传令,便问说:“太祖方以寇来为忧,今反诱其早至,却是为何?”太祖说:“大凡御敌,促则变小,久则患深。倘二贼合并来攻,吾决难支。今如此计诱他,友谅必贪得,连夜前来,我自有计破之;士诚闻风胆落矣。”善长极口称妙。
再说康玉赍了书,径到友谅营前,见了营士卒,备细说有密事奏汉王。守卒报知友谅,友谅认得是康玉,便惊问说:“你随尔主在金陵,今竟到来,欲报何事?”康玉不说,假为左右顾盼之状。友谅知他意思,即令诸人退出帐外,止留张定边、陈英杰二人在旁。康玉见人已退,遂在怀中取书,递与友谅。友谅拆开,读道:
负罪康茂才顿首,奉启汉王殿下:尝思昔日之恩,难忘顷刻。今闻师取金陵,虽金陵有兵三十万,然诸将分兵各处镇守,已去十分之八。城中所存仅万,半属老赢,人人震恐。今主公令臣据守东北门,江东大桥,乞殿下乘此虚空,即晚亲来攻取,当献门以报先年恩德。倘迟多日,常遇春、胡大海等兵回,势难得手。特此奉闻,千万台照。
友谅见书大喜,便问:“江东桥是木是石?”康玉说:“是木的。”友谅说:“你可即回报与主人,吾今夜领兵到桥边,以呼‘老康’为号,万勿有误。事成之日,富贵同之。”因赏康五金银各一大锭。康玉叩首而归。张定边奏道:“此书莫非有诈么?”友谅说:“茂才与我道义至交,必无有诈。今夜止留陈英杰守营,卿等当随孤领兵二十五万潜取金陵。”吩咐已定,只待晚来行事。
且说康玉回见太祖,具言前事。太祖拍手,说:“他已入吾掌中矣。”李善长进奏道:“此事尚未万全。若友谅引三十万精锐,径过江东桥来攻清德门,亦是危事!据臣愚见,不若即刻将桥砌换铁石,使友谅到此,顿时起疑心,不敢前进。又于桥西设一空寨,他望见营寨,必然来劫。及至寨中,一无所有,令彼惊疑奔溃。然后四围用火攻击,可得全胜。”太祖大喜,即令李善长如法布置,仍听军师刘基调遣。刘基便登将台,把五方旗号,按方运动,发了三声号炮,击了三通鼓,诸将都到台下听令。刘基传下钧旨,说:“今夜厮杀,不比等闲,助主公混一中原,廓清妖秽,踏平山海,俱是今日打这脚桩;你等显亲扬名,封妻荫子,带砺山河,也俱在今日。施展手段,稍不小心,有违军令,决当斩首不饶。”诸将一跪说:“愿领钧旨。”刘基便令冯胜、冯国用、丁德兴、赵德胜四将,领兵三千,埋伏江东桥,据虎口城诸处险隘,只等待友谅阵中马乱,便用神枪、硬弩、火炮等物,一齐击杀,任他奔走,不得阻拦,都只在后边追赶;再令华高、赵良臣、茅成、孙兴祖、顾时、陆仲亭、王志、郑遇春、薛显、周德兴、吴复、金朝兴十二员将佐,领兵二万,在正东深处埋伏,西对龙江,汉兵若败,他必沿江北走,便可率兵从东攻杀;又令邓愈领兵三万,待友谅兵来,便去劫他老营,截他归路;又令李文忠领兵二万,即刻抄龙江竟入大洋,将汉兵所有船只,尽行拘掠,止留破船三百只于江南边,待他败兵奔渡。太祖听令,便在台下称说:“此举宜令片甲不存,军师何以留船与渡?”刘基说:“兵法上说:‘陷之死地,必有生路。’昔者项羽渡河,破釜沉舟,以破章邯;韩信背水列阵,以破赵军,俱是此法。倘汉军三十万逃奔采石,无船可渡,彼必还兵死战,胜败又未可知。惟留此破船,待他争先逃渡,若至江心,我军奋力追赶,破船十无一存,始为全胜。”分拨已定,诸将各自听令行事,不题。
却说陈友谅亲督元帅张定边,及精锐二十万,待到酉牌时候,都向金陵进发。偃旗息鼓,倍道而行,将及半夜,方到江东桥。友谅便问:“桥是如何?”只听前哨报说:“是铁石造成的。”友谅惊说:“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小说描写明朝天启年间,太师云定、御史钟珮、都统雁翎、翰林文正等忠臣与奸臣国舅刁发斗争的故事。其中穿插他们的子女雁羽、钟山玉、云素晖、文翠琼等人之间的爱情纠葛及西、羌北番入侵。作者将忠奸斗争同爱情婚姻的善恶斗争结合起来,将主人公个人的经历、命运和结局置于国家兴衰、朝政大权存亡的背景之下,既赋予忠奸斗争以较为浓郁的人情味,又给青年男女的婚姻爱情注入忠义的内容。
其他 19万字 1个月前
道光廿八(1848)戊申年经纶堂刊本。六卷四十二回。不题撰人。叙述汉武帝时代柳絮、郝联、鲍刚、马俊四位好汉除奸报国的故事。本书情节与《》类似,人物亦有同名者。
其他 10万字 1个月前
《》,中国清代长篇小说名,作者俞万春(1794—1849),此书草创于道光六年(1826),写成于道光二十七年(1847),中间凡“三易其稿”,首尾历22年;本书中,作者仇视以宋江为首的梁山泊起义的思想与金圣叹相一致,所以他紧接金圣叹“腰斩”过的七十回本《》,从七十一回写起,杜撰出一大篇宋江等如何“被张叔夜擒拿正法”的故事,自名其书为《荡寇志》,此书的初刻本却又署书名为《结水浒传》;是中国小说史
其他 68万字 1个月前
《》是宋代人编的一部大书。全书500卷,目录10卷,取材于汉代至宋初的野史小说及道经﹑释藏等和以小说家为主的杂著,属于类书。宋代李昉﹑扈蒙﹑李穆、徐铉、赵邻几、王克贞、宋白、吕文仲等12人奉宋太宗之命编纂。开始于太平兴国二年(977年),次年(978年)完成。因成书于宋太平兴国年间,和《太平
其他 492万字 1个月前
本书主要描述清康熙年间,钦差年羹尧查办四川剑山蓬莱岛的故事,包括身受浊目香、弩打石金声、宝鞭对宝鞭、九罪证慧斌、铁球戏三寇、火烧段家庄、广庆楼救驾、金锁换玉莲、夜走十三险、无形剑行刺、三打蓬莱岛等精彩章回。
其他 120万字 1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