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侠剑》转载请注明来源:吉内斯小说(www.genessiscs.com)
“贾七爷!你看看他打哪儿走的?桌底下俱都是方砖。”贾七爷用剑一撬方砖地,原来是四块假方砖,倒下十三层阶脚石。闵士琼最后的计划,孤注一掷,下地道点地雷,八十余位保镖的,都得成了肉泥。蒋五爷顺地道要追,聋哑仙师道:“五弟别追,他方才向东廊下看,神色不正,察言观色,他不是毒计,便是要跑。我暗派了二位在前山口,欧阳天佐乃日行千里,柔软工夫,黑夜白天均看一般远,已经把住山口要路,他又有闭穴法。后寨有我大师兄夏侯兄长,把住后寨,伸手不见掌他还能写楷字,还能跑得了闵士琼吗?”道爷叫道:“贾七施主,闵士琼走时,直向燃灯古佛看了几眼,不知是何意思?”贾七爷赞成道:“道兄果有先见之明,叫三太、香五将佛龛抬开。”前文书表过,这就是五方飞蛇楼的佛龛,楠木雕刻,油漆彩画,堆花过梗,东西两面俱有立柱。三太、香五、茂龙、李煜四人搭之不动。黄三太等正在壮年,各都有三百来斤的力量,无论如何用力,佛龛纹丝儿不动。贾七爷叫金龙、李永泰动手,这才搭起。向东面搭出有两丈远,香五向龛底一看:下有十字花石头两块,在龛底上绷着呢。贾七爷用秋风落叶扫剑把一点方砖地,四块方砖当当直响,木头声音。贾七爷用剑向木砖内一刺,四块木砖相连,贾七爷遂叫小弟兄过来,用力撬方砖缝儿。将假砖撬起,用刀将三合土扫开,露白碴砖木板;四外的方砖又撬开,撤开净土,现露出一个白碴箱子,此箱有现在八仙桌大小,盖儿用钉子管着。撬开箱子盖,北面上有一个圆孔,通着一铁筒,有饭碗粗细,铁筒口露着五七根鸡卵粗的药线,药线挨着硫磺焰硝。箱内南面,有好似小锅两口,一仰一合扣着。贾七爷说道:“这是地雷。”老年地雷最笨,用火点不着,非用焰硝燃点不可,地雷一响,聚义厅炸为齑粉。贾七爷叫众人将箱子搬出来,人多好做活,不大工夫,刨出铁筒子,直达聚义厅内,贾七爷亮剑斩断铁筒三尺有余,捣出五七根药线,用方砖立着,由斩断的铁筒当中,众英雄一看,全都惊魂失色。有人说道:“老贼逃走奈何?”道爷说道:“他走不了。绝不能发生效力,也不必惊惧。”
就在此时,忽听地道内有人喊道:“胜三弟!我将老贼捉来啦。”大众向地道口观看,就听噗咚一声,由地道里扔出闵士琼。众英雄一看,寒鸭凫水捆着,苍白头发蓬松,狼狈之极。剑客随后由地道纵出。胜三爷问道:“大师兄怎样擒拿此贼?”剑客说道:“我在后花园子里溜达,见后花园内有一座凉亭,凉亭之中有一人,鬼头鬼脑,在亭子里面一会蹲下,一会站起来,我遂将那人擒住,问他为何站起蹲下,先前他不说,后来我在他脑门子上一磨刀,他遂说了实话,我才知那亭子乃是地道之户。我将他捆绑起来。”剑客一见那人时,先用闭穴法将那人闭住,然后捆上他,又解了闭穴法,遂问那人:“在此处何为?”那人答道:“我师傅最后的一计,顺着聚义厅八仙桌地道下来。铃铛响一声,是我师傅下地道;响两声,我们便预备火种;三声响点着地雷,将镖行之人一网打尽,我师徒父子等,由此逃走。”剑客遂问道:“他由哪道儿下去?”那人说道:“亭子角上有一个钢环子,一提钢环子,掀起假方砖,便可下去。”剑客遂掀假方砖一看,倒下十三层阶脚石,剑客看明白,复又上来说道:“我有心杀你,我实在不忍。你叫什么名字?你说实话,我就放你。”那人遂答道:“我叫飞云燕子李树林。”剑客说道:“先屈尊点吧,你张开口,我将你嘴堵上。”此贼闻听,不敢不张口,遂张开嘴,剑客撕他一块衣裳,将嘴给他堵好,捆在亭子明柱之上。剑客遂进了地道,一看地道三尺宽,夏侯老剑客遂由北向南走去,走了有半里之遥,忽听钟音,一连响了两声,原来地道中有五尺来高一个大钟,闵士琼拿起大木槌头,当当敲了两声。剑客赶奔近前,叫道:“闵士琼,老猴崽子!你又闹鬼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以南宋秦桧擅权为背景,述仙侠下凡除奸消暴的故事。奸臣秦桧网罗党羽,迫害忠良,扰乱民众。仙侠公孙大娘炼就五花宝剑,由虬髯公、聂隐娘、红线女、黄衫客、空空儿各带一口,下山授徒。仙侠分别授剑术与民女、书生、义士、妓女,大破危害百姓的秦府卧虎营官兵,斩杀秦氏党羽,行刺秦桧,解救受害平民。唯空空儿将芙蓉剑错授贼人燕子飞。燕子飞与强徒勾结,杀人越货,无恶不作。公孙大娘亲自下凡除之,诸侠遂云游四海而去。
其他 14万字 2个月前
该书系由明代民间流传故事改编而成,叙元朝末年顺帝失政,朱元璋率兵起义最终推翻元朝统治、建立明政权。其中一些小故事至今仍在民间流传。如贩乌梅、取襄阳、战滁州等。至于那些英雄似的人物如常遇春、胡大海、花云、徐达、李文忠、沐英、朱文正、邓愈、汤和、郭英、朱亮祖 等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今天流行的评书《明》、《朱元璋演义》等曲艺作品就是据此而加工所成。
其他 20万字 2个月前
小说描写明朝天启年间,太师云定、御史钟珮、都统雁翎、翰林文正等忠臣与奸臣国舅刁发斗争的故事。其中穿插他们的子女雁羽、钟山玉、云素晖、文翠琼等人之间的爱情纠葛及西、羌北番入侵。作者将忠奸斗争同爱情婚姻的善恶斗争结合起来,将主人公个人的经历、命运和结局置于国家兴衰、朝政大权存亡的背景之下,既赋予忠奸斗争以较为浓郁的人情味,又给青年男女的婚姻爱情注入忠义的内容。
其他 19万字 2个月前
道光廿八(1848)戊申年经纶堂刊本。六卷四十二回。不题撰人。叙述汉武帝时代柳絮、郝联、鲍刚、马俊四位好汉除奸报国的故事。本书情节与《》类似,人物亦有同名者。
其他 10万字 2个月前